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_學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學三國 > 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

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1 / 2)

一、逆天而行

譙周官居太史,頗明天文,見諸葛亮又欲出師,乃奏後主言:周今職掌司天台,近有群鳥數萬,自南飛來,投於漢水而死,此不祥之兆;周又觀天象,見奎星躔於太白之分,盛氣在北,不利伐魏;又成都人民,皆聞柏樹夜哭:有此數般災異,亮隻宜謹守,不可妄動。

諸葛亮言:亮受備托孤之重,當竭力討賊,豈可以虛妄之災氛,而廢國家大事耶!(將戰爭帶進生活中,不廢國家大事?)

遂命有司設太牢祭於昭烈之廟,涕泣拜告言:臣亮五出祁山,未得寸土,負罪非輕!今亮複統全師,再出祁山,誓竭力儘心,剿滅漢賊,恢複中原,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祭畢,拜辭後主,星夜至漢中,聚集諸將,商議出師。

報關興病亡(如失關羽乎?),諸葛亮放聲大哭,昏倒於地,半晌方蘇(哭死能得天下否?)。

諸葛亮引蜀兵三十四萬,分五路而進,令薑維、魏延為先鋒,皆出祁山取齊,令李恢先運糧草於斜穀道口伺候。

二、初戰不利

魏國因舊歲有青龍自摩坡井內而出,改為青龍元年,此時乃青龍二年春二月也。

近臣奏言:邊官飛報蜀兵三十餘萬,分五路複出祁山。

魏主曹睿大驚,急召司馬懿至,謂言:今諸葛亮又出祁山,如之奈何?

懿奏言:夜觀天象,中原旺氣正盛,奎星犯太白,不利於西川。懿托睿洪福,當往破之,但願保四人同去。

睿問:懿保何人?懿言:夏侯淵有四子:長名霸,字仲權;次名威,字季權;三名惠,字稚權;四名和,字義權。霸、威二人,弓馬熟嫻;惠、和二人,諳知韜略:此四人常欲為淵報仇。懿今保夏侯霸、夏侯威為左右先鋒,夏侯惠;夏侯和為行軍司馬,共讚軍機,以退蜀兵。

睿言:向者夏侯楙駙馬違誤軍機,至今羞慚不回,今此四人,亦與楙同否?懿言:此四人非夏侯楙所可比也。(一龍生九子,子子各不同!)

睿乃從懿請,即命司馬懿為大都督,凡將士悉聽量才委用,各處兵馬皆聽調遣。

懿受命,辭朝出城。

睿又以手詔賜懿言:懿到渭濱,宜堅壁固守,勿與交鋒。待蜀糧儘,必將自走,然後乘虛攻之,則取勝不難,亦免軍馬疲勞之苦:計莫善於此也。(總結到位!)

司馬懿頓首受詔,即日到長安,聚集各處軍馬共四十萬,皆來渭濱下寨;又撥五萬軍,於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橋,令先鋒夏侯霸、夏侯威過渭水安營;又於大營之後東原,築起一城,以防不虞。

郭淮、孫禮來見,懿迎入,禮畢,淮言:今蜀兵現在祁山,倘跨渭登原,接連北山,阻絕隴道,大可虞也。

懿言:所言甚善,淮可就總督隴西軍馬,據北原下寨,按兵休動;隻待蜀兵糧儘,方可攻之。

郭淮、孫禮領命,引兵下寨去了。

諸葛亮複出祁山,下五個大寨,按左、右、中、前、後;自斜穀直至劍閣,一連又下十四個大寨,分屯軍馬,以為久計。

每日令人巡哨,報郭淮、孫禮領隴西之兵,於北原下寨。

諸葛亮謂諸將言:魏兵於北原安營者,阻絕隴道也;亮今虛攻北原,暗取渭濱。令人紮木筏百餘隻,上載草把,選慣熟水手五千人駕之。亮夤夜隻攻北原,司馬懿必引兵來救,懿若少敗,亮把後軍先渡過岸去,然後把前軍下於筏中。休要上岸,順水取浮橋放火燒斷,以攻懿後。亮自引一軍去取前營之門,若得渭水之南,則進兵不難矣。

諸將遵令而行。

早有巡哨軍飛報司馬懿,懿喚諸將議言:諸葛亮如此設施,亮以取北原為名,順水來燒浮橋,亂懿後,卻攻懿前也。

傳令與夏侯霸、夏侯威言:若聽得北原發喊,便提兵於渭水南山之中,待蜀兵至擊之。

又令張虎、樂綝,引二千弓弩手伏於渭水浮橋北岸:若蜀兵乘木筏順水而來,可一齊射之,休令近橋。

又傳令郭淮、孫禮言:諸葛亮來北原暗渡渭水,淮新立之營,人馬不多,可儘伏於半路。若蜀兵於午後渡水,黃昏時分,必來攻淮。淮詐敗而走,蜀兵必追,淮等皆以弓弩射之。懿水陸並進,若蜀兵大至,隻看懿指揮而擊之。

各處下令已畢,又令二子司馬師、司馬昭,引兵救應前營,懿自引一軍救北原。

諸葛亮令魏延、馬岱引兵渡渭水攻北原;令吳班、吳懿引木筏兵去燒浮橋;令王平、張嶷為前隊,薑維、馬忠為中隊,廖化、張翼為後隊:兵分三路,去攻渭水旱營。

是日午時,人馬離大寨,儘渡渭水,列成陣勢,緩緩而行,魏延、馬岱將近北原,天色已昏。

孫禮哨見,便棄營而走,魏延知有準備,急退軍時,四下喊聲大震:左有司馬懿,右有郭淮,兩路兵殺來。

魏延、馬岱奮力殺出,蜀兵多半落於水中,餘眾奔逃無路,幸得吳懿兵殺來,救了敗兵過岸拒住。

吳班分一半兵撐筏順水來燒浮橋,卻被張虎、樂綝在岸上亂箭射住,吳班中箭,落水而死,餘軍跳水逃命,木筏儘被魏兵奪去。

此時王平、張嶷,不知北原兵敗,直奔到魏營,已有二更天氣,隻聽得喊聲四起。

王平謂張嶷言:軍馬攻打北原,未知勝負。渭南之寨,現在麵前,如何不見一個魏兵?平等且看浮橋火起,方可進兵。(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

二人勒住軍馬,背後一騎馬來報:亮教軍馬急回,北原兵、浮橋兵俱失了。

王平、張嶷大驚,急退軍時,被魏兵抄在背後,一齊殺來,火光衝天,王平、張嶷引兵相迎,兩軍混戰一場。

平、嶷二人奮力殺出,蜀兵折傷大半。

諸葛亮回到祁山大寨,收聚敗兵,約折了萬餘人,心中憂悶。

三、求助盟友

費禕自成都來見丞相,諸葛亮請入,費禕禮畢,諸葛亮言:亮有一書,正欲煩禕去東吳投遞,不知肯去否?

禕言:亮之命,豈敢推辭?諸葛亮即修書付費禕去了,禕持書徑到建業,入見吳主孫權,呈上諸葛亮之書。

權拆視之,書略:漢室不幸,王綱失紀,曹賊篡逆,蔓延及今。亮受昭烈皇帝寄托之重,敢不竭力儘忠:今大兵已會於祁山,狂寇將亡於渭水。伏望權念同盟之義,命將北征,共取中原,同分天下。書不儘言,萬希聖聽!

權覽畢,大喜,乃謂費禕言:權久欲興兵,未得會合諸葛亮。今既有書到,即日權自親征,入居巢門,取魏新城;再令陸遜、諸葛瑾等屯兵於江夏、沔口取襄陽;孫韶、張承等出兵廣陵取淮陽等處:三處一齊進軍,共三十萬,克日興師。

費禕拜謝言:誠如此,則中原不日自破矣!

權設宴款待費禕,飲宴間,權問:亮軍前,用誰當先破敵?禕言:魏延為首。(為何不是傳人薑維?)

權笑言:延勇有餘,而心不正,若一朝無諸葛亮,延必為禍。諸葛亮豈未知耶?(何以看出魏延心不正?離間計乎?)

禕言:權之言極當!禕今歸去,即當以此言告諸葛亮。遂拜辭孫權,回到祁山,見了諸葛亮,具言吳主起大兵三十萬,禦駕親征,兵分三路而進。

諸葛亮又問:權彆有所言否?費禕將論魏延之語告之。

諸葛亮歎言:真聰明之主也!亮非不知此人。為惜延勇,故用之耳。禕言:亮早宜區處。

諸葛亮言:亮自有法。禕辭彆諸葛亮,自回成都。

四、偷雞不成蝕把米

報有魏將來投降,諸葛亮喚入問之,答:其乃魏國偏將軍鄭文也,近與秦朗同領人馬,聽司馬懿調用,不料懿徇私偏向,加秦朗為前將軍,而視文如草芥,因此不平,特來投降亮。願賜收錄。言未已,人報秦朗引兵在寨外,單搦鄭文交戰。

諸葛亮問:朗武藝比文若何?鄭文言:文當立斬之。

諸葛亮言:文若先殺秦朗,亮方不疑。(殺敵證清白,簡單易行!)鄭文欣然上馬出營,與秦朗交鋒。

諸葛亮親自出營視之,隻見秦朗挺槍直取鄭文,文拍馬舞刀相迎,隻一合,斬秦朗於馬下,魏軍各自逃走。

鄭文提首級入營,諸葛亮回到帳中坐定,喚鄭文至,叱左右:推出斬之!

鄭文言:文無罪!諸葛亮言:亮向識秦朗,文今斬者,並非秦朗。安敢欺亮!

文拜告言:此實秦朗之弟秦明也。諸葛亮笑言:司馬懿令文來詐降,於中取事,卻如何瞞得亮過!若不實說,必然斬文!

鄭文隻得訴告其實是詐降,泣求免死。

諸葛亮言:文既求生,可修書一封,教司馬懿自來劫營,亮便饒文性命。若捉住司馬懿,便是文之功,還當重用。

鄭文隻得寫了一書,呈與諸葛亮,諸葛亮令將鄭文監下。

樊建問言:亮何以知文詐降?諸葛亮言:司馬懿不輕用人,若加秦朗為前將軍,必武藝高強;今與鄭文交馬隻一合,便為文所殺,必不是秦朗也,以故知文詐。(兵不厭詐!)


最新小说: 想吃絕戶?重生千金直接掀桌 魔寢血咒之我的前世是伏羲 末世商店:賺夠一百億就複活 我靠擺攤賣美食,成了罪犯克星 狂龍戰梟 末日下的白毛醫生 禪宗故事 我是MVP,塔科夫商人是躺贏狗 掀桌!嗩呐一吹,瘋批閃亮登場 盲盒開掛驚豔八零,霍團長晝思夜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