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會言:不然,古之用兵者,全國為上,戮其元惡而已。若儘坑之,是不仁也。不如放歸江南,以顯中國之寬大。(收買人心,攻心之法也!)
昭言:此妙論也。遂將吳兵儘皆放歸本國。
唐谘因懼孫綝,不敢回國,亦來降魏。
昭皆重用,令分布三河之地,淮南已平。
二、一意孤行
正欲退兵,忽報西蜀薑維引兵來取長城,邀截糧草,昭大驚,慌與多官計議退兵之策。
時蜀漢延熙二十年,改為景耀元年。
薑維在漢中,選川將兩員,每日操練人馬:一是蔣舒,一是傅僉,二人頗有膽勇,維甚愛之。
忽報淮南諸葛誕起兵討司馬昭,東吳孫綝助之,昭大起兩都之兵,將魏太後並魏主一同出征去了。
維大喜言:維今番大事濟矣!遂表奏後主,願興兵伐魏。
中散大夫譙周聽知,歎言:近來朝廷溺於酒色,信任中貴黃皓,不理國事,隻圖歡樂;伯約累欲征伐,不恤軍士:國將危矣!(不作為乎?)
乃作《仇國論》一篇,寄與薑維,維拆封視之。
論言:或問:古往能以弱勝強者,其術何如?曰:處大國無患者,恒多慢;處小國有憂者,恒思善。多慢則生亂,思善則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養民,以少取多;勾踐恤眾,以弱斃強。此其術也。或曰:曩者楚強漢弱,約分鴻溝,張良以為民誌既定則難動也,率兵追羽,終斃項氏;豈必由文王、勾踐之事乎?曰:商、周之際,王侯世尊,君臣久固。當此之時,雖有漢祖,安能仗劍取天下乎?及秦罷侯置守之後,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於是豪傑並爭。今我與彼,皆傳國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時,實有六國並據之勢,故可為文王,難為漢祖。時可而後動,數合而後舉,故湯、武之師,不再戰而克,誠重民勞而度時審也。如遂極武黷征,不幸遇難,雖有智者,不能謀之矣。
薑維看畢,大怒言:此腐儒之論也!擲之於地,遂提川兵來取中原(窮兵黷武乎?)。
三、全勝無望
乃問傅僉言:以僉度之,可出何地?
僉言:魏屯糧草,皆在長城,今可徑取駱穀,度沈嶺,直到長城,先燒糧草,然後直取秦川,則中原指日可得矣。
維言:僉之見與維計暗合也。即提兵徑取駱穀,度沈嶺,望長城而來。
長城鎮守將軍司馬望,乃司馬昭之族兄也,城內糧草甚多,人馬卻少。
望聽知蜀兵到,急與王真、李朋將,引兵離城二十裡下寨,次日,蜀兵來到,望引二將出陣。
薑維出馬,指望而言:今司馬昭遷主於軍中,必有李傕、郭汜之意也,維今奉朝廷明命,前來問罪,望當早降。
望大聲而答:維等無禮,數犯上國,如不早退,令維片甲不歸!言未畢,望背後王真挺槍出馬,蜀陣中傅僉出迎。
戰不十合,僉賣個破綻,王真便挺槍來刺,傅僉閃過,活捉真於馬上,便回本陣。
李朋大怒,縱馬輪刀來救。
僉故意放慢,等李朋將近,努力擲真於地,暗掣四楞鐵簡在手,鵬趕上舉刀待砍,傅僉偷身回顧,向李朋麵門隻一簡,打得眼珠迸出,死於馬下(又一個孫策!)。
王真被蜀軍亂槍刺死,薑維驅兵大進。
司馬望棄寨入城,閉門不出,維下令:軍士今夜且歇一宿,以養銳氣,來日須要入城。
次日平明,蜀兵爭先大進,一擁至城下,用火箭火炮打入城中,城上草屋一派燒著,魏兵自亂(自亂,加快敗亡的速度!)。
維又令人取乾柴堆滿城下,一齊放火,烈焰衝天,城已將陷,魏兵在城內嚎啕痛哭,聲聞四野。
正攻打之間,忽然背後喊聲大震,維勒馬回看,隻見魏兵鼓噪搖旗,浩浩而來。
維遂令後隊為前隊,自立於門旗下候之,見魏陣中一小將,挺槍縱馬而出,約年二十餘歲,厲聲大叫言:認得鄧將軍否!
維自思言:此必是鄧艾矣。(對敵軍主將一無所知,撞大運乎?)挺槍縱馬來迎。
二人抖擻精神,戰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
那小將軍槍法無半點放閒,維心中自思:不用此計,安得勝乎?便撥馬往左邊山路中而走,那小將驟馬追來,維掛住了鋼槍,暗取雕弓羽箭射之。
那小將眼乖,把身望前一倒,放過羽箭。
維回頭看時,小將已到,挺槍來刺,維一閃,那槍從肋傍邊過,被維挾住。
那小將棄槍,往本陣而走,維嗟歎言:可惜!可惜!
再撥馬趕來,追至陣門前,一將提刀而出言:薑維匹夫,勿趕艾兒!鄧艾在此!維大驚。
小將乃艾之子鄧忠也,維暗暗稱奇,欲戰鄧艾,又恐馬乏,乃虛指艾言:維今日識忠父子也,各且收兵,來日決戰。
艾見戰場不利,亦勒馬應言:既如此,各自收兵,暗算者非丈夫也。
於是兩軍皆退,鄧艾據渭水下寨,薑維跨兩山安營。
艾見了蜀兵地理,乃作書與司馬望言:艾等隻宜固守,待關中兵至時,蜀兵糧草皆儘,三麵攻之,無不勝也,今遣長子鄧忠相助守城,一麵差人於司馬昭處求救。
薑維令人於艾寨中下戰書,約來日大戰,艾佯應之,次日五更,維令三軍造飯,平明布陣等候。
艾營中偃旗息鼓,卻如無人之狀,維至晚方回,次日又令人下戰書,責以失期之罪。
艾以酒食待使,答:微軀小疾,有誤相持,明日會戰。
次日,維又引兵來,艾仍前不出,如此五六番。
傅僉謂維言:此必有謀也,宜防之。
維言:此必捱關中兵到,三麵擊維耳,維今令人持書與東吳孫綝,使並力攻之。
忽探馬報:司馬昭攻打壽春,殺了諸葛誕,吳兵皆降。昭班師回洛陽,便欲引兵來救長城。
維大驚言:今番伐魏,又成畫餅矣,不如且回。(薑維北伐,畫餅充饑也!)
未知如何退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