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的輪椅碾過剛乾的水痕時,所有人都抬了頭。她攥著個繡著小太陽的布包,顫巍巍遞向林浩:“上周看你蹲泥裡擰支架,膝蓋準疼——這艾草墊,曬了三天,潮不著。”林浩接過時指尖碰著布包,還留著陽光的溫度,低頭才看見布包角落繡著“小林”,針腳歪歪扭扭,卻比任何圖案都亮。
老周的拍立得突然“哢”了一聲,鏡頭裡,之前卡在積木橋哭的小男孩,正踮著腳幫新到的小朋友遞積木。男孩聽見快門聲,舉著手裡的“小老板證書”轉頭笑,照片上還沾著點草莓汁——是剛才張叔塞給他的,說“搭橋厲害的小英雄,該吃最甜的”。
“周叔叔!”男孩跑過來,把一塊自己拚的小積木塞老周手裡,“下次我要當‘橋向導’,幫大家搭更穩的橋!”老周把積木擺在展示區最顯眼的地方,旁邊貼了張歪扭的紙條:“小幫手的橋,等你們來。”
張叔突然拍了拍林浩的肩,手裡拎著個折疊桌:“下次你那家電小課堂,彆總蹲地上講——我這桌子,早擦乾淨了,還能幫你支塊大黑板。”小雅湊過來,筆記本上記滿了新想法:“我聯係了手工老師,下次帶黏土來,咱們教孩子捏‘自己的小店’;對了,上次借跳繩的寶媽說,要帶烤箱來做小餅乾,給孩子當闖關獎勵!”
趙磊蹲在地上,正用粉筆在門口畫新的路線圖——這次多了條“兒童專用道”,旁邊畫著小草莓,還標了“張叔水果區方向”。剛才塞糖的孩子跑過來,蹲在他旁邊畫了個小太陽:“叔叔,下次要畫更大的太陽,這樣下雨也能看見光!”
夕陽把影子拉得很長,蘇晴把白板上的“下次計劃”越寫越滿:“親子手工課、舊物置換區、兒童雨衣備用箱”,最後加了行粗字:“咱們的街,缺誰都不行。”老周把新拍的照片往上貼,剛好貼在“聯盟”兩個字旁邊——照片裡,李奶奶正跟孩子一起看空調遙控器圖紙,林浩蹲在旁邊指按鈕,張叔遞過一杯熱茶水,蒸汽在陽光下飄成了小彩虹。
有人拿起塊草莓,咬下去的瞬間,甜香飄滿整個空間。趙磊突然舉起筆記本笑:“下次推送標題,就叫‘咱們的街,把星光湊成了太陽’!”所有人都跟著笑,笑聲撞在滿牆的照片上,又彈回來——那是孩子的歡呼、老人的點頭、商戶們互相遞東西的手,是暴雨裡湊出來的光,更是往後無數個日子裡,能暖到心裡的念想。
蘇晴看著白板上的太陽,突然想起淩晨孫哥發顫的語音。原來最亮的光從不是提前備好的燈,是有人淩晨送積木,有人蹲泥裡架雨棚,是孩子塞來的糖、老人繡的布包,是一群普通人說“我來幫你”時,眼裡閃的那點熱乎氣。
暮色漫進來時,展示區的小積木還亮著——那是男孩拚的橋,旁邊擺著李奶奶的艾草墊、張叔的折疊桌圖紙,還有滿牆的笑臉。蘇晴輕輕碰了碰那塊積木,好像觸到了整條街的溫度:“下次見啊,帶著更多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