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蒼生_諸天大醫:從大明太醫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十三章·蒼生(2 / 2)

……

與此同時。

雨珠穿林打葉,吳桐身披素色道袍,手扶竹杖,在峰間徐徐而行。

當腳下嶙峋的亂石變成平整的石板階梯,他就知道,自己來對地方了。

檀香嫋嫋,隔著茂密的紫竹林,依稀看到一座佛寺隱匿其中。

寺院的青瓦白牆在雨霧中若隱若現,廟門半掩,塔簷上掛著的風鈴在雨中泠然作響。山門前的韋陀高舉降魔杵,倒像是給這尊護法神添了柄斬浪刀。

待走近山門,隻見大門的匾額上,高寫【感通寺】三個大字。

這時,有幾個小沙彌從門內走了出來,他們一見吳桐,立馬揚起手裡的掃帚,大聲喊道:“哪裡來的夷人!佛門淨地,快快離去!”

就在吳桐剛要答話之際,突聽門內傳來一陣老邁的洪聲:“佛道真元本不二,一樹豈放兩般花,你等不得無禮,迎道長進來。”

踩著石階上的青苔轉出竹林,吳桐邁步走進寺院,剛一進門,就看見一名身披華麗袈裟的老僧,在僧眾的簇擁下笑看著自己。

“無量天尊,小道起手了。”吳桐深鞠一躬:“請問大師上下?”

“老衲本寺主持,法號慧覺。”老僧笑著說道:“眼下風大雨急,道長進殿一敘。”

隨慧覺大師走進大殿,吳桐先是燃起清香,畢恭畢敬地給堂上寶相莊嚴的佛祖敬獻。

“阿彌陀佛。”慧覺大師一邊招呼小僧上茶,一邊問道:“兵災未平,道長何處來?”

“明軍中來。”吳桐俱實答道。

聽聞這話,慧覺大師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了,他轉而問道:“那道長為何來?”

“來借慧覺大師這方清靜寶地。”

吳桐抖落竹杖上的水珠,抬眼便發現老和尚的頸下,懸著大片皺皮——那是二十年前,元軍火燒感通寺時留下的燙疤。

禪房裡的地龍燒得正旺,卻暖不開慧覺眼底的霜。

“至正二十一年冬,元軍借宿本寺三日。”老僧摩挲著手中的佛珠,語氣清淡,卻擲地有聲:“結果,佛前的燈油裡摻了葷腥,藏經閣柱上至今還留有刀痕。”

“所以大師要讓明軍將士與魚鱉同穴?”吳桐反問。

慧覺手中佛珠驟停,聲音提高了半分:“道長可知軍中惡蛟?”

“貧道隻知,蛟若得雲雨,便可化龍。”吳桐說著,一把推開窗戶,隻見在山下洪水裡,一隊明軍沐浴在暴雨中,正奮力往一座激流裡的危樓上爬,在那樓頂,有被困的一家老小。

“當年山東青州,孫古樸聚眾造反,叛軍襲殺莒州,三千軍士被黃頭兵圍困絕穀。”吳桐關上窗戶,徐徐說道:“是方圓百裡的僧侶道士,抬著佛祖金身,老君丹爐,充當盾牌,才搶出七百傷兵。“

說到這,吳桐的聲音已有些發顫,他懇切地說:“今日大師若閉山門,明日蒼山十九峰間,怕是要多七百座墳塚啊!”

銅壺滴漏聲突然變得震耳欲聾,慧覺大師盯著案上的《楞嚴經》,忽見經卷無風自動,露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八字。

沉吟許久,慧覺大師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沉重的決絕。

“老衲要三約。”他直視著吳桐:“一不攜兵刃,二不食葷腥,三……”他瞥見吳桐眼裡的真摯:“三需有道長作保。”

“再加一條。”吳桐抬頭,朗聲說道:“實不相瞞,小道略通醫理,凡痊愈者,需為貴寺刻經三日——就用龍首關撈出的箭杆當刻刀如何?”

慧覺瞳孔微縮,二十年前元軍作孽,焚毀七萬片貝葉經的慘痛回憶,突然在腦海裡翻湧。

他起身推開南窗,山洪轟鳴中竟夾雜著馬嘶——遠處大隊舟筏正破浪而來,船上滿載百姓,高立船頭的士兵們個個渾身泥水,古銅色脊梁在雨幕裡連成一道血肉長城。

其中為首的,正是藍朔樓和他的小隊。

“取筆墨來。”老僧擺手鋪案:“凡入寺者,皆錄名造冊,老衲要看著這些名字,從閻王帖變成功德簿。”

吳桐走到窗前,從懷裡掏出一本軍籍冊。泛黃的紙頁間,藍朔樓的名字下赫然勾著朱批。

“大師可知,那名軍官是因何發跡的嗎?”吳桐為慧覺大師指著為首的藍朔樓,念起冊上朱批:“庚戌年臘月廿三,莒州叛亂中,斷後救民,擢升百戶。”

暮鼓恰在此時穿透雨幕,幾片泡發的紙頁粘在菩薩足畔,恰似綻開的優曇婆羅。

吳桐躬身退出禪房時,慧覺大師依然被吳桐的話,震驚得愣怔在原地。

山道上已有士兵抬著門板做的擔架冒雨攀爬,最後的天光裡,藍朔樓光著膀子,正順著山路,小跑上來……


最新小说: 說好的魔門臥底,怎麼成道門聖子了? 穿成惡毒雌性,攻略獸夫成修羅場 風來 我爹是至尊 直播修仙:打造萬古最強宗! 師尊覺醒:我虐我自己三生三世 萬千功法錄 七零,我的老婆是資本家大小姐 三國之銀狐 三國之謀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