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旭抓著自己的腦袋苦笑,眼底微紅。
為了給月蘭更好的生活,為了讓月蘭遠離山洪,更為了不讓更多的人體會到我們的童年。
那次的自己出奇的堅決。
當年的政委見左右說不通隻好折中,偷偷違反規定,將家鄉城市的支援地點,調換給自己。他說“既然你要去就去,不過彆的地方滿員了。你就去這吧!小子,你運氣不錯,抗洪結束之後,還可以順道回去看看。不過天災危險,你小子可要保重啊。”
可那一年,自己卻失去了更多。
天災難測,洪水無情。
所幸,眾誌成城,天佑自己活著完成了救災。
記得跟著災後防治宣傳隊伍,剛剛回到村子裡的時候,幾乎所有熟悉的“鄉親”都來。
比較彆的村子發大水,曾經經曆過的這裡,大家更小心,所以隻是一樓淹的水多些。就算那些還有沒來的,聽說也都隻是在忙著排水。
聽聞這裡災情不重,自己長舒了一口氣的,懸著的心也算放了下來。心想沒看見月蘭,也不一定是出事了。
但仍是一路小跑,朝月蘭山下的家趕去。
或許是當年自己近鄉情怯,都臨近門口了卻放緩了腳步。
就在月蘭家的門口,自己聽到劉柄的死訊。
據說是前幾日發大水的雨夜,在山坡上小解時,不慎滑倒,摔死在了田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己當時雖然麵露悲痛,卻暗自竊喜。
畢竟像他這樣,仗著自己老爹是村官,從小遊手好閒、欺壓良善的村霸,直到當年自己打他時,他雖然已有三十,卻除了更像黑彪子黑社會)外彆無長處。更何況還偷窺過月蘭,四十幾才死於意外,算便宜他了。
在聽了會兒閒話後,自己才發現月蘭家沒人。一打聽才知道,下大雨時,這家人就去了山腰上的瓦房裡待著了。
頓時心裡一樂,還是自己的月蘭聰明。便滿心歡喜得朝久違的家趕去,月蘭還在那等著自己呢!那個我們兩人的家。
回家……擁抱……提親!
但現在的九旭,卻有著與當年截然相反的心情。
拳心滴血。
為什麼!為什麼當年不時常回去看看。又不是說自己一直出任務。
為什麼!哪怕早一點!月蘭都有可能還活著!自己一定能救下的。
那是自己見她的最後一麵。
遍體鱗傷,渾身淤青的消瘦人兒,帶著不甘的神情,穿著那一夜的紅衣,安靜得掛在門口的桂花樹上。
那一刻,仿佛自己渾身的力氣都被抽沒了。
隻記得自己瘋了一樣四肢著地得跑過去,割斷繩子,把發涼的月蘭從樹上放下。
渾渾噩噩的,滿身泥濘得跑下山去。歇斯底裡得大喊著“救人!”然後,就是眼前一黑。
睜眼已經是第二天了,房間裡麵站著的,是得知消息趕來的戰友。
但是自己卻視而不見得衝出去,喊著“我要找阿蘭。”一邊逮住醫生就問,一邊瘋了一樣得去搶住院名冊和入院登記,然後一邊打退阻攔的戰友,一邊說著“月蘭還在家等我。”
自己就這樣,一發不可阻擋的,光著腳就衝出醫院。
直到被姍姍趕來的政委,在鎮醫院的大門口抓住,一個過肩摔撂倒在地。渾渾噩噩的自己,這才意識到心中那……
抑製不住的哀傷。
就這樣躺著,麵露扭曲,眼淚無聲決堤。
記得再次醒來時,自己變得異常容易暴怒。但凡誰和自己提“節哀”兩字,都會挨上自己兩拳。
但凡聽到“月蘭”的字音,都會瘋了一樣一樣問“她在哪!”
之後的幾天,就一個人窩在那自己熟悉的房子裡,一直到月蘭死後的第七天。
自己清晰得記得,那日政委帶著人來找自己。他們驚訝的看著門口橫著的兩棵樹,還有那夜不閉門,枯坐在明堂的自己。
九旭看著幻境裡,門口還好好的立著的柿子樹和桂花樹。
是的,當年回去後就全砍了。
那日,政委帶來的人,很不講道理,很沒有人性!
如果說當時自己隻是意識到人沒了,那他們來之後,自還知道了心死。
嗬嗬!回想到這裡,九旭失態得一拳捶裂床板。恨不得現在衝下山去,將這幻境中的劉柄親手虐殺。哪怕他之前的計劃都沒得逞。
隻因為,他們給帶來月蘭的屍檢報告。
月蘭在自殺前曾遭受過長達六年的虐待,痕跡最為嚴重的則在近期。並且在最近的兩年裡,還有多次墮胎的跡象。因為死相淒慘,就立即歸屬了惡性事件,所以屍檢就格外仔細。於是便發現死者當時衣物內襯,還殘留著某人的遺傳物質。
而他們今天就是來抓犯罪嫌疑人劉柄的。
可劉柄已經死了。
但他們仍從對方家中找到各種不堪入目的威脅視頻,從而定罪,罪犯已定,圓滿結案。
他們說那日來,就是讓自己這個所謂親屬簽字,有個眉目。
可這有什麼用?
結案又有什麼用!
自己是要這特麼的結果麼?!
特麼狗屁的結果!
當時毫不知情的政委,在短暫的愣神後突然暴起,自覺幫忙將人趕了出去。
可他們現在不走還是走了,又有什麼關係?
這時的自己一動不動地坐在那,滿心的隻是在重複得想著一個問題——
為什麼那夜在抗洪的自己,沒有幸運得和她同時死呢?
嗬!真羨慕那晚死的人渣!
……
……
災水寒心遇傷心,青梅竹馬相伴行;
竇婉青青惹人惜,卻見椿木勿終生。
天地總挑細枝折,變化執侉去殘花;
經年累罪何與說,隻寄君子曉她心。
原以相通赴前難,卻笑所交實稚童;
哀哀終又自複歎,戚戚未傳明台岸。
餘燼再為來日狂,醉求仙君賜春緣;
卻恨年少不知音,空負伊人滿腔情。
隨軍縱馬出故山,三載磨礪未忘卿;
受屈掣肘滾泥坡,半刻度年恐見君。
鴻雁飛渡回佳緣,愁水再催良顏命;
戰罷怒江提紅妝,舊居心恍掛白綾。
七沉七浮半癲狂,不認紅顏已香消;
八方八寂一淒涼,隻祈共葬踏黃泉。
……
喜歡半盞軼事請大家收藏:()半盞軼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