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快速翻看了一下,臉色越來越沉:“果然!這裡麵記錄了他倒賣軍需物資、勾結外部人員的時間、數量、經手人!數目不小!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貪墨了!”
他猛地合上賬本:“這東西是燙手山芋,也是能徹底釘死薑維民的鐵證!”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賬本來源不正,是沈令寧“偷”拿的。
而且,薑維民調走前咬牙切齒說的“特務”二字,此刻也浮上兩人心頭。
如果他狗急跳牆反咬一口,誣陷賬本是沈令寧偽造的,或者給她扣上更可怕的帽子,後果不堪設想。
“不能輕易拿出來。”
周衛國沉聲道:“必須等到最合適的時機,一擊必中。而且,要讓它看起來是‘合法’發現的。”
夫妻倆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他們意識到,眼前的危機,或許不僅僅是茶山和包裹,更深的水下,還藏著更危險的暗礁。
而那位薑主任的到來,或許……並不僅僅是巧合?
周衛國的三等功嘉獎令像一陣暖風,吹散了籠罩在周家小院上方的部分陰霾。
營部特意組織了小型的表彰會,張政委親自給周衛國戴上了獎章,表揚了他英勇剿匪、保衛群眾安全和部隊財產的事跡。
這份榮譽,在家屬院裡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原本因調查和包裹事件而對沈令寧有些疏遠和觀望的人,態度悄然發生了變化。
立功軍官的家屬,天然地多了一層光環和信任度。
連帶著,大家對茶山項目的質疑也少了許多——周營長這樣正直英勇的人,他的愛人能是亂來的人嗎?
李紅梅再想散播閒言碎語,效果也大打折扣,往往剛開口就被旁人堵回去:“人家周營長剛立了功!你說這話啥意思?”
這無形的護身符,讓沈令寧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再說調查前茶山那十個乾活的人拿到錢,那是實打實的!
聽說到種茶、采茶的時間,要的人就更多了!
現在基地大多數軍屬都是靠津、供應吃飯,物資匱乏,誰不想多個吃飯的路子?
人家小沈願意擔起事來,帶著大家乾,何必給人一天找麻煩?
一時間,工作組的結果還沒給出來,家屬院的風向卻早都變了樣了!
但工作組的工作並未停止。
薑主任帶著人,真的去複查了茶山的招工考核記錄,甚至親自去看了當時考核劃定的地塊,還隨機找了幾位參與考核的家屬包括落選的)談話。
調查得越細,反而越印證了沈令寧程序的公開和結果的公平。
關於招工的指控,漸漸失去了立足之地。
然而,薑主任對那批特供物資的關注並未減少。
他雖然沒再直接找沈令寧,卻通過組織渠道,向長安方麵發函,核實王秀蘭的身份以及郵寄物資的性質是否合規。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等待中,沈令寧索性不再糾結,她將部分容易存放的乾貨如蝦米、紫菜)和一些罐頭,直接上交給了基地食堂,理由是“感謝組織關心,與同誌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