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想了想,說道:“我今夜挑選八百勇士,明日待孫權來時,便打開城門,出城與孫權殊死一搏。”
“八百?”
薛悌大驚道:“這點人手可夠?”
“足矣!”
張遼擲地有聲地道。
“好。”
薛悌應道:“就依張將軍。”
當下,三人各自分工。
薛悌派人準備牛肉酒水,李典上城巡查,張遼挑選死士。
夜晚八百死士到位,張遼給他們飲酒吃肉,準備第二天與孫權交戰。
與此同時,孫權也抵達了合肥。
合肥並不在巢湖岸邊,而是在巢湖北麵施水河右岸,逍遙津就在施水南岸,北麵就是城池。
施水的河口很小,水也比較淺,大型船隻不能過,所以他隻能在巢湖與施水的河口,也就是施口停船登陸。
按照孫權設想,軍隊下船攻破合肥之後,他就能利用施水走小船運輸糧草進入肥水,再水路並舉直逼壽春,然後威震淮南。
等到劉備見他已經出兵,把荊州兵力抽調至關中後,他就可以退兵準備偷襲荊州了。
隻是萬事開頭難,合肥就是他萬裡長城的第一步。
是日。
孫權大軍停駐施口,然後下船走陸路北上至合肥城外,距離合肥不足十裡,軍隊左側便是施水逍遙津渡口,正北方向則是合肥城池。
在城外駐紮一夜之後,第二日清晨,天色才剛剛亮的時候,孫權就下達了大軍北上,包圍合肥的命令。
十萬大軍由各級將領統率,開始有秩序地整頓兵馬,排列陣型,一路向北。
孫權騎在馬背上,他的身邊隻有三千近衛軍,由陳武統領,號稱“廬江上甲”,是江東最精銳的部隊。
在孫權身後是前軍,由宋謙、徐盛、潘章、賀齊、呂蒙和淩統等人率領,跟在他身後。
江東軍前軍就有三萬餘人,中軍有五萬,後軍鎮守營寨還有兩萬,從軍營處至合肥城下,一眼望去數不儘的人頭攢動,旌旗遮天蔽日,連綿無窮。
孫權誌得意滿地眺望遠處的合肥城池,到了近前,他更是翻身下馬,在衛隊的保護下,大搖大擺地走到了合肥城下。
身邊禁衛統領陳武連忙勸說道:“吳侯尊貴之軀,豈能以身犯險,還請退至前軍。”
孫權擺擺手道:“無妨,孤後方大軍十萬,諒城中也不敢出來交戰,孤在此觀望一下敵人形勢,待後方大軍趕至,便攻打城池。”
陳武左右看看,見城外距離城池二裡的地方有個小高坡,於是說道:“吳侯可去那處高坡觀察敵勢。”
孫權瞥了眼那處小高坡,二裡就是八百米,有些遠,再扭過頭,看到距離城外不足半裡,也就是二百米的地方也有一處小高坡,不僅離得近,地勢也更高,於是說道:“去那裡。”
“這.....”
陳武一時犯難,但孫權的命令也不能不聽,隻好帶著江東軍前哨往那邊去。
他們此時的位置離合肥城已經不足一裡,後方前軍跟他們還有一段距離,但孫權自忖城裡的人就算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出來,於是非常猖狂,大搖大擺地來到城下。
合肥城裡,張遼帶著八百勇士已經在城門口等待,上方薛悌和李典正在觀望,李典見孫權已經不足一裡,於是說道:“護軍,可以出戰了嗎?”
薛悌看到孫權居然隻帶著三千護衛靠近城池,而且竟然還在往這裡走,目標似乎是城外那處小高坡,便說道:“孫權似是要去那處高地觀望我們的形勢,這廝真是膽大,等他再靠近一些。”
李典目不轉睛地盯著孫權軍隊,望著那代表孫權的旗幟慢慢向城外的那處小高坡靠攏,頓時驚訝道:“他還真敢來啊。”
“孫權向來都是如此,丞相去歲攻打淮南,孫權就親自駕舟去東興提丞相軍營外查看,丞相當時疑其有詐,沒有出兵,隻是令大軍射箭,孫權卻隻是下令船隻調頭,以至“箭均船平”,從容而去。”
薛悌說道:“丞相還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此事你也是知道的。”
李典嘖嘖稱奇道:“孫權之父號稱江東猛虎,兄長孫策為江東小霸王,據聞孫權也喜歡射虎擒狼,莫非他武藝高超,這才有如此奇膽?”
“他武藝不知道如何,正好讓張將軍去試試。”
薛悌見孫權已經靠近那小高坡,距離城池已經不足二百米,於是果斷回頭道:“下令,打開城門,出城迎戰。”
“都都都都。”
尖銳的哨聲響起。
緊接著嘎吱嘎吱的城門被打開。
遠處的孫權正準備登上那小高坡,“廬江上甲”的禁衛軍們還在列陣打算把小高坡圍起來。
結果他們就看到遠處城門忽然開了,納悶間,一穿甲胃持短戟的漢子,就如野狼般嗷嗷叫著,向著他們的方向衝去。
孫權自己都愣了,站在原地好幾秒都沒有反應過來,他身邊的禁衛軍們同樣如此,呆呆地看著敵人。
結果短短數秒鐘之後,陳武大喊了一聲,將士們才如夢初醒,開始進行整隊排列。
但此時已經晚了。
首先是臨時列隊讓來不及整隊的士兵們無比混亂。
其次是他們靠近城池太近了,雖然在弓箭射程之外,但二百米距離,人家二十來秒鐘就跑到了,根本來不及反應。
衝在隊伍最前麵的正是張遼。
就看到張遼一馬當先,嘴裡怒吼著:“雁門張文遠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說話間他一個猛撲衝進了孫權的衛士陣中,持戟左右揮砍,頃刻間殺死幾人,周圍孫權衛士被他氣勢所攝,竟然紛紛敗退。
此時他後方八百勇士殺至,形成破甲錐子陣,張遼就如同錐頭般狠狠刺入了江東軍的陣型裡,以至於江東軍原本即將要集結起來的陣型再次被打亂,士兵亂作一團。
“殺啊!”
“隨張將軍死戰!”
“都給我死!”
八百勇士們呐喊著口號,奮力拚殺。
張遼更是勇猛難擋,左右揮圍,斬殺了數十人,又斬一將,亂戰中瞥見不遠處孫權帥旗,怒喝道:“將士們,孫權在那裡,隨吾衝殺過去,生擒孫權小兒!”
不遠處孫權當時就慌了,左右看看,慌不擇路地往身後的那處小山坡跑去。周圍近侍也連忙跟著他跑到了山坡上,用長戟護衛。
“孫權往那處小山上跑了。”
“生擒孫權小兒!”
“殺啊!”
曹軍氣勢恢宏,繼續跟著張遼猛衝至小山坡下。
此時由於孫權的護衛用長戟將他攔住,一時間張遼衝殺不過去,便在山下大喊道:“孫權小兒,我x你母的,你給我下來。”
這個時候要是孫策還在,那肯定是單槍匹馬下去和張遼決一死戰了,奈何在山坡上的是孫權。
孫權臉色鐵青,看著山下情況,一言不發,後背滿是汗液。
估計心裡在想,“爺就不下去!”
周圍江東軍兵敗如山倒,到處都是亂跑的吳軍。
“孫權小兒,你就是根莖子,無膽鼠類,有種下來與我決戰。”
張遼依舊在挑釁。
孫權依舊默不作聲,心裡還是那句,“爺就不下去。”
張遼見孫權不下來,於是怒吼道:“將士們,隨我衝殺上去,生擒了孫權,丞相重重有賞。”
“謔謔謔謔謔謔!”
八百勇士氣勢就更加壯闊,跟著張遼開始猛衝。
孫權那精銳的“廬江上甲”已經亂成一團,在孫權身後不遠處就是宋謙和徐盛部,二人連忙率領本部人馬前來救援。
結果戰場形勢一片混亂,以至於他們的軍隊才剛剛靠近,反倒是被自己人給衝散。
張遼繼續帶著將士們在山下一片砍殺,宋謙和徐盛在亂軍中負傷敗走,護衛在孫權身側的陳武見張遼勢不可擋,馬上就要衝上山,於是連忙親自率領衛隊下山阻攔。
雙方交戰,死鬥數十合,最終張遼斬陳武,以至於曹軍氣勢更盛,不斷在山下挑釁,打得四周江東軍和“廬江上甲”狼狽逃竄,亂成一團。
由於宋謙和徐盛部的支援,此時前方的江東軍數量其實有了近萬人,奈何近衛軍被打散,導致後方被倒卷衝垮,才讓張遼那八百人自始至終都處於進攻狀態,他們人多反而被壓著打。
後方隨即而來的是潘章與賀齊部,潘章見前方大亂,大量吳軍在潰逃,連忙衝過去斬殺了一些敗退的逃兵,喝止剩餘人馬,重新整頓隊伍,向著戰場方向靠攏。
此時雙方從清晨已經打了一個多時辰,接近晌午,戰場上兵荒馬亂,到處是抱頭鼠竄,四散逃跑的江東軍。
吳軍不是打不過張遼那八百,而是他們被衝散陣型之後,人擠人、人衝人、人壓人,導致前麵的往後麵跑,後麵的過不來,遠不如張遼有陣型。
不過好消息是吳軍人實在是太多了,張遼都砍不過來,一直沒機會衝到那小山坡上.
他衝殺不上去,隻好不斷地在山下怒吼著,希望孫權自己下來送死。可惜就連x你母這種話說出來,孫權都不下來,徒增奈何。
過了片刻,潘章與賀齊漸漸收攏了外圍吳軍,然後慢慢調整隊形,要將張遼包圍起來。
遠在合肥城上的薛悌李典看到這一幕,立即下令鳴金收兵。
張遼在人群當中不斷來回衝殺,周圍都是湧動的人頭,密密麻麻不計其數,自然不知道外麵是什麼情況。
但聽到叮叮當當的聲音,他立即知道吳軍應該是要把他包圍起來了,於是忙不迭帶著身邊數十人,回過頭亂砍一陣,殺出一條血路,衝出了包圍圈。
“將軍棄我而去乎?”
就在此時,身後吳軍包圍圈裡傳出八百勇士們的呐喊。
由於江東軍人越來越多,導致張遼一開始的陣型也被分割,他身邊隻有數十人,當時還以為其他人都已經戰死了。
沒有想到在包圍圈裡還有數百人沒殺出來,張遼沒有絲毫猶豫,又喝道:“豈能棄手足乎。”
隨即率領著數十人,再次衝入陣中,救出了數百曹軍,跑回了合肥城。
直到此時,呂蒙淩統等前軍才終於趕到。
三萬江東前軍花了很長時間才重新整頓好隊伍,然後保護著孫權如潮水般退去。
而城池上的曹軍,則陡然間爆發出劇烈的歡呼聲,仿佛是在嘲笑著孫權的狼狽,曹軍的氣勢,也因此而暴漲,聲勢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