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安一行人隱匿在窩棚後,將謝裡正那番極具煽動力的動員聽了個清清楚楚。
尤其是那句直白又深刻的“要想富,先修路”,讓齊安和身後的督郵、主簿、勸農使等屬官都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和欣賞。
這桃源村裡正,倒不像個尋常鄉野村夫,頗有些見識。
待謝裡正講完,底下的漢子們摩拳擦掌準備散去為開工做準備時,齊安才輕咳一聲,整理了一下官袍,從窩棚後緩步走了出來。
他身後的屬官們也換上了一副公事公辦的嚴肅麵孔,緊隨其後。
突然出現的官服隊伍,讓原本熱火朝天的場麵瞬間冷卻下來。
村民們臉上的興奮和乾勁迅速被驚疑、畏懼和不知所措所取代,紛紛停下腳步,目光聚焦在這群不速之客身上。
謝裡正看到帶頭的男人身上穿的是縣令下鄉特製的官服,心裡也是“咯噔”一下,暗道“該來的總算來了”,他自然是知道朝廷曆年的規矩,每年縣令都會隨機下鄉“打”裡正的,以前在謝家村的時候,每次縣令下來都隻是隨意走走、看看、問問話,呆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走了。
這一次,恐怕沒那麼簡單了,先不說他們這裡是新村,要問詢的村務必定是很多的,加上這裡可是京畿道,天子腳下的區域,怎麼可能是偏遠地區的謝家村可以比擬的。
他連忙從小操場上小跑下來,手裡的銅鑼塞給旁邊呆愣的謝大虎,快步迎上前,撩起衣袍就要下跪行禮:
“小老兒不知縣令大人及各位上官駕到,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齊安虛抬了一下手,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官威:
“老丈不必多禮。本官例行巡查,剛才見爾等聚集,所謂何事?”
他明知故問,這是標準的開場,意在占據主動問話權。
謝裡正趕緊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答:“回稟縣令大人,小老兒正在安排村裡壯勞力,準備進行挖渠和修路兩項村務。”
“哦?挖渠?修路?”
齊安目光掃過那些明顯是荒民出身、卻精神麵貌不錯的村民,淡淡道:
“看來貴村安置不久,便已頗具氣象。裡正倒是治理有方。”
這話聽著是誇獎,實則暗藏機鋒,督郵那雙銳利的眼睛已經開始上下打量謝裡正,主簿則已經打開了隨身攜帶的簿冊,準備記錄。
謝裡正額頭微微見汗,連忙躬身:“不敢不敢,全賴朝廷恩典安排我等安居在此。”
“閒話少敘。”
齊安步入正題,語氣稍稍加重:“本官此行,依製‘刷卷’。爾村丁口簿、田畝冊、賦稅記錄,可曾備齊?速速取來驗看。”
“是是是,都已備下,就在小老兒窩棚之中,請各位大人移步查驗。”
謝裡正連忙應道,同時背在身後的手不停地、幅度極小地朝著謝廣福和謝鋒的方向擺動,手指焦急地勾動著,那意思再明顯不過:彆光看著!快過來幫我!一起扛著!這“打”裡正的板子眼看就要落下來了!
謝廣福和謝鋒對視一眼,立刻會意,快步走上前來,站在了謝裡正身側稍後的位置,算是給他一些“挨打”的勇氣了。
一行人移步至謝裡正那間稍大的窩棚,裡麵簡陋卻收拾得乾淨,謝裡正從一口上了鎖的箱子裡拿出幾本冊子。
主簿上前,拿起丁口簿,開始逐一核對:“一百三十戶,總人數六百四十四,男丁三百五十八,女口二百八十六人……嗯?為何女口也與男丁一般,登記了田畝份額?”
他眉頭立刻皺了起來,看向謝裡正的目光帶上了審視和逼問,這是極不尋常的安排。
謝裡正心裡一驚,緊張之下不知如何開口解釋,旁邊的謝廣福微微上前半步,從容躬身接口道:
“回稟大人,此乃我村村民公議之果,桃源村初建,按照規定,男丁得良田五畝,但這田地測量出來之後,卻不足以讓每戶男丁分配五畝,若分配四畝,則田地尚有盈餘,村民感念朝廷安置之恩,亦體恤婦孺生存之艱,故一致同意,無論男女老幼,皆均分田畝,以求公平,共渡難關,待十年免稅期一到,能早日向朝廷繳納足額賦稅,所有決議皆有村民畫押為證。”
他的聲音平穩清晰,不卑不亢,既說明了情況,又抬出了“朝廷恩典”的大帽子,還強調了村民公議、畫押為證的要點。
主簿愣了一下,翻到丁口簿後麵果然看到夾著一張公文,公文上密密麻麻的紅手印,一時語塞,看向齊安。
齊安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微微頷首,主簿隻得暫時記下這一點,繼續往下核對。
接著是田畝冊,勸農使上前問道:“冊上登記濕地一千五百三十畝,旱地一百四十畝,共計一千六百七十畝。然據本官所知,之前隱龍坪登記在冊的田地是一千八百畝,為何少了百餘畝?可是丈量不清,或是有人隱匿田畝?”語氣已然嚴厲起來。
謝裡正的後背冷汗更多了,心裡發慌,謝廣福再次開口,語氣依舊沉穩:
“大人明鑒,田地均已仔細丈量,絕無隱匿,所缺畝數,實因山地、坡地尚未來得及開墾入冊,按朝廷法令,新立村寨,允許開墾荒地以補足額,桃源村已規劃周邊坡地百餘畝,待來年開春便動工開墾,定能補足數額,絕不敢短少朝廷分毫。”
謝廣福巧妙地將“缺口”解釋為“待開墾”,合情合理合法,心中卻再媽賣批!!!隱龍坪哪裡有一千八百畝了?他們量了快十天才量出來一千六百多畝,去哪裡給你憑空變出來上百畝田地,這群人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還好他之前早就有所規劃,不然現在他定然也是抓瞎懵逼。
謝裡正聽得一頭霧水,什麼時候桃源村規劃了周邊坡地百餘畝,待來年開春便動工開墾?這是謝廣福現編的?還是他早就心中規劃好的?算了算了,先把這一關過了再說吧。
勸農使追問:“既如此,為何急於挖渠?濕地排水,工程可不小,何不待田地齊備再行動?”
謝廣福從容應答:“大人,農時不等,濕地水深,若不及時排水翻曬,明年春耕便無法進行,將誤一季收成。挖渠控水,迫在眉睫,且此舉亦可為將來開墾之坡地提供灌溉便利,一舉兩得。本村水利規劃草圖在此,請大人禦覽。”
說完他竟從懷中取出了一張畫得相當專業的水利規劃草圖,上麵渠道路線、坡度、預計工程量一目了然。
平時謝廣福會隨身攜帶桃源村的地圖,今日之所以還帶了水利規劃圖,也是因為今天下午村裡開會點卯,說得正好是挖渠的事,這才剛好又讓他裝上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