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的局勢在日軍不斷的挑釁下愈發緊繃,如同一個不斷充氣的氣球,隨時可能炸裂。
淆城與鞏鎮,這兩個因中原大戰而傷痕累累的堡壘,在池越和秦曄的經營下,剛剛恢複些許元氣,便不得不直麵這山雨欲來的巨大危機。
但與許多地方軍閥的惶恐或觀望不同,經曆過血火淬煉的他們,在收到遠方不斷傳回的消息後,產生了一個更加大膽且一致的念頭:
不能坐等日本人打上門!必須做點什麼!
這個念頭在他們通過秘密渠道共享了彼此對局勢的判斷後,變得愈發清晰和強烈。
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兩位指揮官的戰略眼光都投向了北方。
他們開始瘋狂地搜集一切關於東北的情報——關於淪陷區的狀況、關於仍在抵抗的武裝、關於地理山川、關於日軍的部署……
東北軍雖已大部撤入關內,且群龍無首,但仍有大量散兵遊勇、愛國軍官和潛伏力量留在東北,是可爭取的對象。
馬占山將軍本人雖然已退入蘇境,但他的部隊被打散後,仍有大量餘部在黑龍江等地堅持鬥爭。
若是打出“支援馬主席抗日”的旗號,能迅速獲得這些部隊的認同和響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大膽的、跨越千裡的支援計劃,開始在池越和秦曄心中醞釀成形。
鞏鎮,團部。
秦曄收到池越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召集了部下。
“日軍戰略意圖已明,華北恐難幸免。我軍困守於此,終是被動。”
他對幾位核心軍官分析道,“若能在外線,尤其是敵之後方牽製其兵力,或可為一盤活棋。隻是……此行艱險異常。”
他們清楚,以自己的兵力,大規模出關作戰是不可能的。
但他們擁有彆人沒有的優勢:一個相對穩固的後方基地淆城鞏鎮)、一個小型兵工廠、藥廠,控製著一段鐵路線,以及兩顆堅決抗日的心。
他們的計劃核心是:精兵滲透,建立通道,輸血支援。
1.組建先遣隊:從各自部隊中挑選最精銳、最可靠、最熟悉山地作戰且具有高度愛國熱情的官兵,組成一支聯合先遣支隊約一至兩個連的規模)。
主力部隊絕不能走津鎮線或平漢線等鐵路主乾線,那會成為日軍飛機和裝甲部隊的活靶子。
2.西進太行:先遣隊的第一個目標不是直接北上,而是向西秘密跳躍,進入河北省西部的太行山脈。
池越和秦曄都判斷,那裡山高林密,日軍控製力相對薄弱,且日後必將成為敵後遊擊戰場。
他們需要在太行山深處建立一個秘密的前進基地和兵站代號“山堡”),
選擇一個或幾個偏僻、易守難攻的縣城或村鎮,如遼縣、武鄉等地,作為秘密後勤基地和北上通道的中轉站。
在這裡整頓部隊,囤積物資,建立小型野戰醫院和更隱蔽的兵工作坊。
3.北迂熱河:以“山堡”為跳板,先遣隊繼續向北迂回,滲透進入熱河省的燕山山脈,建立第二個、更靠近東北的前進據點代號“熱河哨”)。
4.潛入東北:最後,以“熱河哨”為出發地,先遣隊將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分成若乾個小隊。
像一把把尖刀,利用山林掩護,秘密潛入遼寧西部、吉林南部的抗日遊擊區。
5.使命:他們的任務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聯絡和練兵。
找到並聯絡那些仍在堅持鬥爭的抗日力量,如抗聯、各路義勇軍、以及原東北軍中未撤走的愛國官兵。
將池越和秦曄提供的資金、藥品、情報如繪製的簡易地圖、電台密碼本)以及最重要的——
一條穩定的、來自關內的後勤補給線承諾,帶給他們。
池越負責提供大部分資金、藥品、武器彈藥,和山地作戰經驗豐富的教官。
秦曄則利用其情報網絡和鐵路優勢,負責提供更精確的地圖、電台、藥品,並籌劃秘密運輸路線。
這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計劃,先遣隊九死一生。
但當池越和秦曄在各自部隊中透露此意時,竟有大量官兵踴躍報名,人人皆以入選為榮。
“北望”,不再隻是一個方向,更成了一個行動代號。
池越和秦曄,這兩位從內戰中走出來的對手。
在民族危亡之際,超越地域和派係的局限,將他們的力量、智慧和勇氣,義無反顧地投向那片正在浴血燃燒的土地。
他們不再僅僅是守護一城一地的軍閥,而是試圖將抗日的烽火,逆向點燃到敵人的後方。
喜歡說好做任務怎麼變成談戀愛了?!請大家收藏:()說好做任務怎麼變成談戀愛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