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島地下城的宏偉與先進毋庸置疑,
它如同火星荒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展示著人類科技的巔峰。
然而,在這片人造奇跡的光環之下,
潛藏著許多初創星際殖民地所無法避免的、冰冷而現實的困難。
一、遙遠的歸途與情感的孤島
儘管“長江號”這樣的星際運輸艦已然是人類工程的奇跡,
但相對於地球與火星之間動輒數億公裡、旅行時間以月計算的遙遠距離,現有的運力依舊杯水車薪,且成本高昂得令人咋舌。
往返一次地球,不僅需要漫長的航行時間,
更意味著巨大的能源消耗。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在三仙島工作的普通員工而言。
“回家”成為一種極其奢侈的獎勵。
公司普遍規定,合同期內通常是5年),隻有一次帶薪返回地球的探親機會,通常安排在合同執行的第三年。
這意味著,一旦踏上火星,就要做好與地球上的親人、朋友分離長達三年甚至更久的心理準備。
超距通訊雖然可以實現,但巨大的信號延遲
單程延遲從十幾分鐘到三十多分鐘不等)使得實時視頻通話成為一種折磨,更像是在發送和接收語音郵件。
這種溝通上的隔閡,加劇了宇航員和工人們的孤獨感和思鄉情緒。
他們仿佛置身於一座繁華而先進的“孤島”,與故土的情感紐帶變得纖細而脆弱。
二、低重力的無形侵蝕
火星重力僅為地球的38。這種長期的低重力環境,對人類身體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深遠的。
1,肌肉萎縮與骨質流失:
即便每天強製要求在特製的健身區內進行數小時的抗阻訓練,
人體的肌肉質量和骨骼密度依然會不可逆轉地下降。
員工們需要服用特殊的藥物和營養劑來減緩這一過程,
但這依然帶來了長期的健康隱憂。
許多人看上去精壯,實則身體的“內在強度”大不如前。
2,感官失調與協調性下降:
長期在低重力環境下活動,內耳前庭係統會逐漸適應。
一旦有人突然返回地球重力環境,會感到極度不適,頭暈目眩,甚至無法正常站立行走,需要漫長的康複期。
即使在火星上,一些需要精細操作的工作,也偶爾會因對力量估算錯誤而出現失誤。
這種對身體失去掌控的潛在焦慮,彌漫在許多人心中。
三、失衡的社群與壓抑的欲望
目前三仙島的六萬常住人口中,超過90是年齡在20至45歲之間的青壯年。
他們懷揣夢想、充滿乾勁,是建設新世界的主力軍。
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極其尖銳的社會問題——嚴重的性彆比例失衡。
男性員工數量遠遠多於女性。
在這樣一個封閉、高壓、且遠離地球文明社會的環境中,
生理和情感需求無法得到正常滿足,導致了普遍的心理問題。
焦慮、易怒、情緒不穩定現象在基層員工中屢見不鮮,工作效率受到影響,小範圍的衝突摩擦時有發生。
性壓抑,成了一個管理層無法回避、卻難以啟齒的嚴重問題,如同一座隱藏在華麗外表下的火山。
四、高衍的“解決方案”與倫理衝突
仁人集團總裁高衍是務實的。
在注意到員工情緒問題嚴重影響生產安全和文化建設後,
他試圖用一個非常直接且在他看來的“高效”方式來緩解這一矛盾。
他動用集團的特彆經費,從地球訂購了一千台最新型號的“伴侶型”高端智能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外觀與人類無異,搭載了最先進的ai,能夠進行情感交流,並提供按摩、陪伴乃至性服務。
高衍甚至親自規劃,在一條次級隧道內,仿照地球昔日的“娛樂之都”,
開設了一家集夜店、卡拉ok、桑拿按摩於一體的綜合性娛樂中心,名為“廣寒宮”,
並準備將這些機器人安置於此,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向員工開放。
在他看來,這是釋放壓力、維持穩定的必要手段,是“人道主義”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