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賜正因方才的連番變故而心神緊繃,此刻感受到這股熟悉到刻骨銘心的氣息,他渾身猛地一顫,如遭雷擊!
他難以置信地望向石頭,不,是望向那雙此刻充滿了師父神韻的金色眼眸。
“師……師父?!”楊賜的聲音帶著劇烈的顫抖,那沉澱了七年的悲痛、思念與隱忍,在這一刻如同決堤的洪水,衝垮了他所有的防線。
他踉蹌上前,虎目之中,熱淚再也無法抑製,滾滾而下。
“石頭”或者說,暫時主導了這具軀殼的曲藝殘魂,緩緩轉過頭,那雙金色的眼眸落在楊賜身上,帶著一如既往的溫和,以及一絲曆經生死輪回後的通透與淡然。
“癡兒……”
“莫哭。”
曲藝之殘魂略略探出石頭之體,抬起手,指尖流淌著柔和的金光,輕輕點在楊賜的眉心。一股溫暖醇和的力量湧入,撫平他激動的心緒。
“為師這一縷殘念,得益於龍脈之氣與這孩子體內的微妙之力,方能短暫蘇醒。”
“然此非長久之計,吾魂殘缺,依托於他,終非正道。”
言罷,他(曲藝)緩緩閉上了眼睛,但當其再次睜開時,那金色的眼眸深處,仿佛有萬千梵文流轉,無數星辰生滅!一股超越時空、窺探輪回本質的玄奧意境彌漫開來——正是佛道至高神通之一的“輪回之眼”!
借助石頭體內那混沌初開般的特殊狀態,以及龍脈之氣所帶來的短暫“真實”,曲藝的這縷殘魂目光,跨越冥河,掠過望鄉台,無視了萬千渾噩遊魂,精準地捕捉到了散落於輪回邊緣、屬於他自身的、最為精純本源的靈魂碎片!
那些碎片,是他在九霄蕩魔中散逸的、未曾被完全磨滅的真靈。
“聚!”曲藝口吐真言,聲如道鐘,響徹虛空!
輪回之眼的力量牽引下,那些散落的靈魂碎片如同受到母親召喚的遊子,穿透冥界壁壘,跨越生死界限,化作點點璀璨奪目的金色光粒,從虛無中彙聚而來,融入石頭軀殼內那道蘇醒的殘魂之中!
每融入一點,殘魂便凝實一分,氣息便壯大一截!那過程並非簡單的疊加,而是一種本質的升華與重塑,仿佛破碎的瓷器被無形的大手以天地法則為粘合劑,重新塑造,煥發新生!
忘憂穀內,眾人屏息,見證著這近乎神跡的一幕。
點點金芒如同夏夜流螢,源源不斷地從虛空滲出,融入“石頭”體內。他周身散發出的金光越來越盛,越來越純粹,屬於曲藝的氣息也愈發清晰、完整,甚至漸漸壓過了石頭本身的存在感。
那光芒並不刺眼,反而充滿了溫暖與生機,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也驅散了連日來籠罩山穀的陰霾。璃玥捂著嘴,大眼睛裡滿是驚喜與淚水。阿瑩和墨石亦是麵露敬畏,他們能感受到這是一種涉及本源規則的偉大力量。
楊賜淚眼朦朧地看著,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激動與酸楚。他知道,這不是簡單的複活,而是師父以莫大毅力和機緣,於輪回邊緣,重塑真靈!
終於,當最後一點金芒融入,光芒漸漸內斂。
站在原地的,依舊是石頭的軀殼,但氣質已然大變。眉宇間那份屬於少年的稚嫩與掙紮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平靜與智慧。那雙眼睛,依舊是金色,卻不再有之前的虛幻感,而是如同沉澱了歲月精華的琥珀,深邃、溫和,仿佛能容納世間一切悲喜。
他緩緩抬起手,看著這具年輕的、不屬於自己的身體,輕輕歎了口氣,聲音已然是曲藝那獨有的、帶著一絲滄桑的清朗:
“魂雖暫聚,形非吾形。此身因果,甚為奇妙。”他看向楊賜,眼中帶著欣慰與一絲凝重,“賜兒,七年不見,你辛苦了。”
“師父!”楊賜再也忍不住,上前一步,重重跪倒在地,聲音哽咽,“弟子……弟子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
曲藝虛抬右手,一股柔和的力量將楊賜托起。
“緣起緣滅,自有定數。為師能暫歸,亦是暫借了此子之軀,以及……那北漠狂徒與上古妖王引發的天地劇變之機。”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北方,眼神變得銳利起來,“然,危機未解,反趨深重。兀朮瘋狂,妖王將醒,龍脈震蕩……此番歸來,恐亦不得清閒。”
“汝,為何物?為何被困於此?”
稍作一番運息,曲藝的神念便傳遞出平和而古老的意念,不帶敵意,隻有純粹的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