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
“每天開一下蓋子就行了?”
“主播你確定不是在開玩笑?這樣搞出來的不是一壇醋嗎?”
“我感覺主播又在吹牛了,坐等翻車。”
“已經截圖了,兩個月後我來看主播喝泔水。”
麵對新一輪的質疑,周暢隻是神秘地笑了笑。
他沒有再多做解釋。
有些事情,說再多遍,也不如最後用事實說話。
他看了看天色,時間還早。
“行了,釀酒的事急不來。”
“趁著還有時間,我先把釀白酒的原料處理一下。”
說完,他轉身走向院子的另一頭。
那裡堆放著幾袋糧食。
周暢解開一個麻袋,露出了裡麵紅色高粱米。
他又解開另一個,裡麵是玉米粒。
他沒有用盆,而是直接拎著兩個半滿的麻袋,走到了後山引來的泉水池邊。
嘩啦一聲。
高粱米和玉米粒被他全部倒進了水池裡。
周暢脫掉鞋襪,卷起褲腿,赤腳踩了進去。
他開始用腳在水池裡攪動、搓洗那些糧食。
直播間的觀眾們都看傻了。
“主播這是乾嘛?用腳洗米?”
“好家夥,這才是真正的古法釀造嗎?”
“主播家的雞鴨不僅過得比我好,現在連釀酒的糧食都比我乾淨。”
周暢一邊搓洗,一邊說道。
“釀白酒的糧食,清洗起來可比桑葚費勁多了。”
“必須把上麵的灰塵和雜質全都洗掉,不然會影響酒的口感。”
“大家彆誤會,我這可不是為了偷懶。”
“在古法釀酒的行話裡,我這個步驟,叫做‘打汾’。”
“打汾?”
“這是什麼意思?新名詞get。”
周暢踩著水,緩緩道來。
“用腳踩洗,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人體的重量和腳底的摩擦力。”
“這樣不僅能把糧食表麵的灰塵和雜質搓洗乾淨,還能讓糧食的表皮產生一些細微的破損。”
“這些微小的破損,在後續摻混酒曲的時候,能讓酵母菌更好地滲透進去,發酵也會更充分、更徹底。”
“最終釀出來的酒液,口感才會更加醇厚、純粹。”
周暢的這一番解釋,條理清晰,有理有據。
直播間的觀眾們聽得一愣一愣的。
彈幕的風向瞬間變了。
“臥槽,原來是這樣!學到了學到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原來古人釀酒有這麼多講究。”
“主播牛逼!這種老手藝都懂,簡直是行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算是看明白了,主播這是真有本事,不是在故弄玄虛。”
一些真正愛好杯中之物的觀眾,更是激動得不行。
“大佬!絕對是大佬!這種不傳之秘都願意分享出來。”
“主播,等你的白酒釀出來,我第一個買!多少錢都行!”
“是啊是啊,光是聽著這個‘打汾’的步驟,我就已經開始期待成品了。”
“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主播毫無保留的樣子,太帥了!”
周暢看著彈幕裡的誇讚,隻是淡然一笑。
對他來說,這些都隻是釀酒過程中最基礎的步驟而已。
他沒有再說話,而是專心於腳下的活計。
搓洗,換水,再搓洗。
如此反複了四五遍。
半個多小時後,水池裡的水終於變得清澈見底。
周暢長舒一口氣,從水池裡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