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時,林悅走過來坐下。
“你昨天是不是去機房了?”
“嗯。”他低頭扒飯。
“我看見你在那兒試軟盤。”她聲音不高,“王浩說你丟了U盤,現在靠這個存數據?”
他點頭。“暫時的辦法。”
“這種盤我小學用過。”她說,“我們班以前交作業都用軟盤,後來有次全班的盤放一個盒子裡,搬教室的時候摔了一下,一半都不能讀了。”
陳帆筷子停了一下。
“我知道它不結實。”他說,“但現在沒彆的選擇。”
“你就不能抄一份紙質的?”
“太多了。”他放下碗,“兩百多條數據,每條六個字段。手抄一遍就得兩天,而且沒法跑程序。”
林悅看著他。“那你打算一直這麼提心吊膽?”
“先撐到有新設備。”他說,“至少得有個Zip驅動器,或者……等學校裝刻錄光驅。”
“那得什麼時候?”
“不知道。”他站起身,把飯盒收進書包,“但至少現在,不是隻有一條路了。”
下午第一節課是物理。他坐在後排,手一直搭在書包上。課間有人撞過來收作業,肩膀重重磕在桌角,他第一時間護住的是側袋位置。
放學前,他又去了一趟機房。
這次選了另一台電腦測試第三張盤。插入後,軟驅燈亮起,但十幾秒後仍未彈出文件夾圖標。他輕推了一下盤體,感覺有一點點卡澀。
等了將近一分鐘,數據才加載出來。
他取出軟盤對著光看了看。表麵沒什麼劃痕,但在左下角金屬滑塊邊緣,似乎有一道極細的裂紋。
他沒聲張,把這張放進備用位,換上原來的雜牌盤做日常調用。
晚上在家,他翻出工具箱裡的小鑷子和棉簽,想清理一下滑塊。剛碰上去,一小片碎屑掉了下來。
他捏起那點殘渣,看了很久。
第二天早上,他把五張軟盤重新分類:兩張主力輪換使用,兩張作為冷備份封存,最後一張徹底廢棄。
進入機房前,他特意繞遠路避開擁擠的樓梯。進門前拍了拍書包,確認保護套還在原位。
插入第一張輪換盤,電腦很快識彆。
打開Excel,數據列整齊展開。他往下拉到第十五行,核對3月18日的收盤價——7.9元,沒錯。
再往下,第23行,3月26日,8.1元。
光標停在這行不動。
他忽然想起什麼,打開文件屬性,查看創建時間。顯示是昨天22:48。
可他記得很清楚,昨晚最後一次保存是在23:03。
他點開“修改時間”,卻發現這一欄是空的。
鼠標懸停在文件名上,他沒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