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昂在眾人麵前承擔解決稅款之事,儼然已經沒了退路。
他心裡很清楚,若沿用強征暴斂的老路,即便勉強完成任務,也必會民怨沸騰,正中某些人下懷。
想到這一層,他決定另辟蹊徑。
回到縣衙,他閉門一日,仔細研究了永盛錢莊所能調動的資金流,結合青山縣實際情況,草擬了一份詳儘的方案。
次日,他求見吳通判。
吳通判仔細翻閱陳昂呈上的文書,時而點頭,時而沉吟。
陳昂靜立一旁,心中並不完全踏實。
畢竟自己的方案過於大膽,打破了常規。
“以工代賑,低息借款於府衙,清丈田畝,分等課稅……”吳通判緩緩念出幾個關鍵詞,抬起眼看著陳昂,“陳昂,你可知,借款給官府,風險幾何?清丈田畝,觸動的是多少鄉紳胥吏的利益?分等課稅,更是聞所未聞,極易被攻訐!”
陳昂已經想好了如何作答,他緩緩道:“回大人,風險小子深知。然強征如竭澤而漁,雖解一時之急,卻傷民心根本,非長久之計。”
“如今水渠淤塞,田地乾旱,正是興修水利之時。以工代賑,可使饑民得食,水利得修,一舉兩得。”
“借款之事,永盛錢莊願以最低息率,助官府渡過難關,亦是錢莊回報鄉梓之本分。”
他頓了頓,繼續道:“至於清丈田畝、分等課稅,確會觸動利益。然賬冊混亂、賦稅不公,正是青山縣積弊之源。”
“唯有厘清田畝,使富者不能匿產,貧者不致超負,方能顯朝廷公平之意。小子願親自督導,公開程序,請各村推舉代表參與核查,以杜胥吏舞弊之口實。”
他這是把現代社會治理的辦法移植到了大夏,也隻有這樣,才能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
吳通判凝視陳昂良久,他久曆官場,深知積弊難除,陳昂此舉雖險,卻直指要害,且考慮周詳,更難能可貴的是那份責任心。
他最終點了點頭:“罷了。既然你已有成算,本官便支持你。府衙會出具文書,準你以特使身份,全權督辦此事。”
“但切記,分寸拿捏至關重要,若有差池,本官也難保你。”
“謝大人!”陳昂長舒一口氣,這第一步總算過關了。
拿到授權後,陳昂雷厲風行。
他首先以府衙名義張貼告示,宣布兩項政令:一、招募民夫修複主水渠,每日管兩餐,並付給一定工錢,以代部分稅賦;二、重新清丈全縣田畝,歡迎百姓監督。
告示一出,全縣嘩然。
久受饑饉之苦的農戶將信將疑,但看到縣衙真的開始組織人手,測量河道,發放糧食,漸漸有人嘗試報名。
陳昂讓阿吉帶著幾個機靈的錢莊夥計,在現場負責登記、發放物資,確保公平。
周靈則協助整理名冊,管理賬目,細致入微。
馮曼青主動請纓,帶著幾個原本在馮府當差、如今無所依傍的護院,負責維持工地秩序。
她雖沉默寡言,但處事公正,身手不凡,很快鎮住了一些想趁機搗亂或冒領物資的地痞。
她親眼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百姓,因有了活路和口糧而露出的感激神情,心中對陳昂的作法,從最初的疑慮,漸漸轉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