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分等課稅”極大減輕了底層負擔,贏得了廣泛民心,而永盛錢莊便捷的繳納方式也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損耗和怨氣,稅糧征收工作進展得出乎意料的順利。
到了規定的期限,不僅全額完成了任務,更因為清丈出了大量以往瞞報的田產,稅收總額竟然比預期還超出了一大截。
吳通判親自查看了庫房裡的糧銀,感慨地拍了拍陳昂的肩膀:“陳昂啊陳昂,本官果然沒有看錯你!化腐朽為神奇,莫過於此!”
“你不僅解決了稅賦難題,更安定了民心,此乃大功一件!”他對這個年輕人的賞識,已經毫不掩飾。
知府趙明誠接到吳通判的詳實稟報,尤其是看到那超額完成的稅銀數字時,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
當時朝廷正因北方邊境戰事吃緊,為糧餉問題焦頭爛額,江寧府此舉,無異於雪中送炭,是一份實打實的政績。
趙明誠在給朝廷的奏報中,極力渲染青山縣稅改的卓著成效,並特意突出了陳昂的才乾,將其譽為“難得一見的少年英才”。
不久,朝廷嘉獎的旨意下達,褒獎江寧府上下政績卓著,知府趙明誠和通判吳大人都得到了嘉獎。
趙明誠春風得意,自然不忘投桃報李。
他私下召見陳昂,親切地暗示:“陳昂啊,你此番立下大功,雖無官身,卻展現了大才。按製,或有‘捐官’一途,本官或可為你謀劃一二,讓你有個正經出身,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這是直接向陳昂拋出了進入仕途的橄欖枝。
陳昂早就看得清楚,要想在大夏有一番作為,必須要進入官場,掌握權力。
“既然趙知府有心,那陳昂先在此謝過了。日後若能飛黃騰達,必不忘大人提攜之恩。”陳昂拱手道。
在陳昂解決稅款問題之後,馮世榮一案,也到了最終判決的時刻。
得益於陳昂的極力求情,加之馮家田產已被罰沒充公,彌補了一部分稅款虧空,趙明誠和吳通判最終網開一麵,留了馮世榮一條命,但判了長期監禁,馮世榮餘生恐怕都要在牢獄中度過了。
馮曼青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情極為複雜,感慨不已。
義父性命得保,她對陳昂的感激之情更深了一層。但想到馮世榮如今的結局,以及父女決裂的慘痛,她又不免黯然神傷。
馮曼青如今孑然一身,無家可歸,陳昂正式向她發出邀請,請她加入永盛錢莊,負責護衛以及一些需要特殊手段處理的棘手事務。
馮曼青沉默片刻,想起陳昂的為人,她點了點頭:“好。”
一個字,包含了太多的情緒,有對陳昂的感激,有事情了結的釋然,這些都被她埋在了心裡。
然而,青山縣的風波涉及到了孫有才。青山縣所發生的一切,如果不是孫有才的默許,根本不至於到今天這個地步。
在此次事件中,雖然因為鎮國公李國忠的暗中乾預,孫有才未被徹底革職查辦,但知府趙明誠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尋了個“督導不力、有失察之責”的由頭,將孫有才調離了青山縣,明升暗降,安排了一個閒職。
趙明誠心裡雪亮,孫有才與馮世榮勾結甚深,其背後定然有鎮國公府的影子。
否則,一個七品知縣,豈有如此膽量?
但這潭水太深了,牽扯到朝中頂級勳貴,趙明誠自知分量,不敢輕易深究,隻能暫時隱忍,將孫有才調離了事,也算是給鎮國公府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