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歸唐_燕雲十六州_线上阅读小说网 

此身歸唐(2 / 2)

“張節度使客氣了。”江寒拱手,“能親眼見到河西複唐,是江某的榮幸。”

張議潮笑了笑,拉著他坐在輿圖前:“這多虧了江大俠當年在長安遞的捷報。若不是陛下知道了河西的事,派來援兵,我們也不可能這麼快收複十一州。”

“是節度使和歸義軍將士浴血奮戰的結果。”江寒搖頭,目光落在輿圖上,“不知接下來,節度使打算如何經營河西?”

“先修渠,再屯糧,後練兵。”張議潮指著輿圖上的歸義渠,“河西多沙,無水則不活。我們要把歸義渠再挖長些,引疏勒河的水灌溉更多田地,讓百姓有飯吃。然後招募流民,開墾荒地,讓河西恢複往日的繁華。至於練兵……”他的目光變得堅定,“吐蕃人不會甘心失敗,我們必須時刻準備著,守住這來之不易的故土。”

正說著,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士兵衝進來說:“節度使,長安傳來消息,陛下要駕臨法門寺迎佛骨,讓您帶著歸義軍的代表去參加!”

張議潮的眼睛亮了起來:“好!這是陛下對歸義軍的認可,也是河西百姓的榮耀!江大俠,你隨我一起去長安,讓陛下看看,收複後的河西,是什麼模樣!”

江寒心中一動,點了點頭。他想起長安的紙月,想起趙烈的墓碑,想起漠北烽燧裡的枯骨——他們都盼著這一天,盼著河西的風能吹到長安,盼著大唐的月光能照遍河西。

三日後,張議潮帶著江寒和歸義軍的代表,踏上了前往長安的路。隊伍裡,有白發蒼蒼的老士兵,有剛參軍的少年,還有帶著孩子的婦人——她們要去長安,告訴長安的百姓,河西回來了,她們的家人,用命守住了大唐的土地。

隊伍走到涼州時,恰逢夜晚。涼州的城樓上,掛著無數紙燈,像一片燈海。百姓們站在街道兩旁,手裡捧著胡麻餅和葡萄酒,哭著喊著“張節度使”“江大俠”。張議潮勒住馬,對著百姓們拱手:“此身歸唐,不是我一人之功,是河西所有百姓的功勞!”

江寒坐在馬背上,望著眼前的燈海,忽然吹起了玉笛。《涼州曲》的旋律在涼州的夜空裡回蕩,和百姓們的歌聲交織在一起,飄向遠方。他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大唐的中興之路,才剛剛起步;河西的繁華,還需要他們用雙手去創造。

隊伍繼續向東,向著長安的方向走去。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像一層銀色的鎧甲。江寒望著前方的路,心中充滿了希望——他仿佛看到,法門寺的佛骨前,李忱皇帝握著張議潮的手,笑著說“曆代先帝未儘之事,今終成矣”;他仿佛看到,長安的朱雀大街上,歸義軍的士兵們騎著馬,百姓們圍著他們歡呼,紙鳶上的紅衣將軍,終於有了鮮活的模樣。

風從河西吹向長安,帶著沙棘花的香氣,帶著《涼州曲》的旋律,帶著“此身歸唐”的誓言。江寒知道,隻要大唐的旗幟還在,隻要歸義軍的精神還在,大唐的中興,定能延續,河西的繁華,定能重現。而他,會一直守護著這片土地,守護著這份來之不易的榮光,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法門寺的香火,比往年盛了十倍。

江寒跟著張議潮的隊伍抵達長安時,離佛骨迎奉大典還有三日。朱雀大街上,早已擠滿了從各地趕來的百姓,他們穿著新衣,手裡捧著香燭,臉上帶著期盼的笑容。有小販叫賣著“佛骨符”,有藝人在街頭表演著河西的歌舞,整個長安,都沉浸在一片喜慶的氛圍裡。

“江兄,你看那座新修的牌樓!”張議潮指著前方,臉上露出了笑容。

江寒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朱雀大街的儘頭,立著一座高大的牌樓,牌樓上刻著“河西安瀾”四個大字,字的下方,畫著歸義軍將士收複河西的場景:有張議潮立馬沙州城頭的英姿,有士兵們在沙海裡挖渠的身影,還有百姓們哭著迎接唐軍的畫麵。

“這是陛下特意下令修的。”一旁的宦官笑著解釋,“陛下說,要讓所有來長安的人都知道,河西已經回來了,歸義軍是大唐的英雄。”

江寒的心中湧起一股熱流。他想起三年前在長安,提起河西,人們要麼搖頭歎息,要麼諱莫如深;而如今,河西成了長安城裡最熱鬨的話題,歸義軍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這一切的變化,都離不開李忱皇帝的支持,離不開張議潮和歸義軍將士的浴血奮戰,更離不開河西百姓的堅守。

迎奉大典當日,江寒跟著張議潮,站在了隊伍的最前麵。

李忱皇帝穿著袞龍袍,戴著通天冠,從紫宸殿出發,沿著朱雀大街,向著法門寺走去。百姓們跪在街道兩旁,高呼“萬歲”,聲音震耳欲聾。江寒望著李忱的背影,忽然想起去年在宮門外見到的場景——那時的李忱,還隻是一個剛登基的皇帝,麵對朝堂上的質疑,他卻堅定地說“河西是大唐的土地,必須收複”。如今,他做到了,做到了曆代先帝都沒做到的事。

法門寺前的廣場上,早已搭建好了高大的佛帳。佛帳裡,供奉著從法門寺地宮迎出的佛骨舍利,舍利被裝在一個金棺銀槨裡,周圍擺滿了奇珍異寶。李忱走到佛帳前,焚香跪拜,然後轉過身,對著眾人說道:“朕今日迎奉佛骨,不僅是為了祈福蒼生,更是為了告慰曆代先帝——河西已複,安西已歸,大唐的版圖,終於完整了!”

“陛下萬歲!大唐萬歲!”廣場上的百姓齊聲呐喊,聲音傳遍了整個法門寺。

李忱抬手示意眾人安靜,然後看向張議潮,說道:“張議潮,你率歸義軍收複河西,功在社稷,朕賞你黃金千兩,綢緞萬匹,賜你‘檢校司空’之職,繼續鎮守河西!”

張議潮雙膝跪地,聲音哽咽:“臣張議潮,謝陛下隆恩!臣定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守護好河西故地,不負陛下重托!”

“起來吧。”李忱扶起張議潮,目光掃過歸義軍的代表,“歸義軍的將士們,你們都是大唐的勇士!朕已經下令,為所有在收複河西戰役中犧牲的將士立碑,將他們的名字刻在法門寺的牆壁上,讓後人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

歸義軍的代表們紛紛跪地,泣不成聲。江寒站在人群裡,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那些犧牲的將士們,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榮耀;那些在沙海裡堅守的百姓們,終於盼來了太平。

迎奉大典結束後,李忱在法門寺的偏殿召見了張議潮和江寒。

偏殿裡很簡陋,隻有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李忱穿著便服,親手給他們倒了杯茶,笑著說:“張節度使,江大俠,今日能收複河西,你們二人功不可沒。張節度使在河西浴血奮戰,江大俠在長安為河西奔走,都是大唐的功臣。”

“陛下過獎了。”張議潮和江寒同時拱手。

李忱擺了擺手,目光落在江寒身上:“江大俠,朕聽說你三年前在漠北烽燧裡見到了一具枯骨,還為了河西的事在宮門外跪了三日。這份忠義,實屬難得。不知江大俠今後有何打算?是留在長安,還是回河西?”

江寒沉吟了片刻,說道:“陛下,臣想回河西。河西剛收複,百廢待興,臣想留在那裡,幫助張節度使修渠屯糧,練兵守土,讓河西早日恢複往日的繁華。”

李忱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好!朕準了。朕賜你‘河西防禦使’之職,協助張節度使管理河西的軍事事務。希望你們二人同心協力,讓河西成為大唐最堅固的屏障。”

“臣遵旨!”江寒和張議潮齊聲應道。

離開法門寺時,夕陽已經西下。長安的街道上,百姓們還在歡呼,紙燈一盞盞亮起,像一片燈的海洋。江寒望著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了沙州的夜晚——沙州的夜晚,沒有長安這麼多紙燈,卻有歸義渠的水在流淌,有胡楊樹在風中搖曳,有歸義軍將士在營地裡操練。那裡雖然簡陋,卻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江兄,我們何時回河西?”張議潮問道。

“明日一早就走。”江寒笑著說,“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回到沙州,看看歸義渠的水,聽聽涼州的曲了。”

張議潮點了點頭,目光望向西方:“是啊,河西的百姓還在等著我們回去。我們要讓河西變得更繁華,讓絲綢之路重新暢通,讓大唐的榮光,傳遍天下。”

次日清晨,江寒和張議潮帶著歸義軍的代表,踏上了返回河西的路。長安的百姓們自發地來到朱雀大街上,為他們送行。有人捧著胡麻餅,有人提著葡萄酒,有人哭著說“一定要常回長安看看”。

江寒坐在馬背上,對著百姓們拱手:“請各位放心,我們一定會守護好河西,守護好大唐的土地。待河西繁華之日,我們再回長安,與各位共飲!”

隊伍漸漸遠去,長安的輪廓消失在視線裡。江寒回頭望了一眼,然後轉過頭,目光堅定地望向西方。他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困難等著他們去克服。但他相信,隻要他們同心協力,隻要大唐的旗幟還在,河西一定能恢複往日的繁華,大唐一定能重現往日的榮光。

風從長安吹向河西,帶著紙燈的暖意,帶著佛骨的香火,帶著“此身歸唐”的誓言。江寒的心中充滿了力量,他握緊腰間的鐵尺,仿佛看到了河西的未來——歸義渠的水灌溉著萬畝良田,涼州的曲響徹大街小巷,商隊在絲綢之路上往來穿梭,百姓們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而他和張議潮,還有無數的歸義軍將士,會一直守護著這片土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世人都說,唐帝李忱是“小太宗”,是中興之主。江寒知道,這份中興的榮光,不僅屬於李忱,屬於張議潮,屬於歸義軍的將士們,更屬於每一個為了“此身歸唐”而堅守的大唐子民。


最新小说: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