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夏看向她。
“這次不叫桂婆婆嗎?”
趙玉珍已經出了廚房門,她擺了擺手,“你桂婆婆這兩天病了,在家養著呢,總不能讓她帶病乾活。”
至於桂嬸家的兒媳婦,周氏最近要照顧兒子和婆母,也不少事忙,再說她還年輕,考慮事情沒年紀長幾歲的劉氏周到,相比較而言,還是劉氏合適。
知夏看著她出門左拐去了來妮家,不到一刻鐘就笑著回來了。
“她答應了,明天開始,家裡做飯喂豬暫時有人幫忙了,我明天再跟你二舅母打聲招呼,讓你家禮表兄去鋪子裡接我的活,往後鎮上的鋪子先讓你爹和大哥看著,我跟你一起忙家裡的事。”
知夏聽後,興奮不已。
“這樣最好了。”
五福鬆了口氣,將摘好的菜清洗之後,挑上了放在屋簷下的一對箢箕。
“娘,我去後院幫爹收苞穀了。”
趙玉珍望向屋外。
“行,等會飯好了我讓知夏去喊你們。”
至於四海,得知林寄明要去屋後收苞穀,早就領著金寶和虎妞隨他去地裡撿苞穀去了。
……
林家新屋。
如今還未到交賦稅的時候,自從家裡幾畝田的稻子收了之後,家裡人終於能吃上了幾餐飽飯。
程氏在得知大兒子的態度之後,倒是消停了一段時間。
二兒媳產期將近,肚子越發的大了,最近是啥也乾不了,林水生、林春杏和林喜鳳忙著鎮上的事,喂雞掃灑洗衣服倒是有林小滿忙活,不過像做飯和摸菜園子這種事,林小滿都不裡手,就隻能她來了。
程氏以前乾活倒也利索,隻不過在床上躺了幾年,被趙氏伺候慣了,身子越發的憊懶,天天忙完家裡那點活,一到晚上累的話都說不出,隻想早早的洗了去床上癱著。
這樣一來,也根本沒精力去大房找不自在。
鎮上的人最近雖然多起來,可二房鋪子裡的生意一直都是不溫不火,除去各項開支,一天也就能賺個百十來文,差的時候甚至才三四十文,還得耗三個工在那裡,跟大房的生意相比,簡直天差地彆。
天天天沒亮就起床,忙到書院散學才收拾東西回家。
家裡可沒有大房那樣舒適氣派的騾車,甚至為了省幾個錢,連牛車都不怎麼坐,來去全靠一雙腿,林春杏覺得自己快要累劈叉了。
這樣下去可不行。
如果在娘家必須要過這樣的生活,倒不如嫁出去算了,哪怕對方家貧,至少能過幾日輕鬆日子。
不過最好還是能嫁個有點家底的,這樣一來,就不必擔心生計的事情了。
林喜鳳跟她的想法幾乎一樣!
要不是她才滿十三,她都迫不及待要給自己找下家了。
吃飯的時候,林春杏望向程氏,“娘,媒人那邊還是沒信嗎?”
她都滿十七了。
今年要是沒說成,跨過年等她滿了十八,官府就得上門收稅了。
一年六百文,可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