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百多個饅頭,將自家吃的和讓兩個舅舅帶去趙家莊的一留,也就不剩下什麼了。
林寄明到家的時候,看到村裡這麼多人從自家院子進進出出,麵上略有些詫異。
他將騾車交給劉石頭,自己進了院子。
梁氏看時間不早,便去廚房做飯了,院中,趙玉珍和知夏兩人稱的稱糧食,拿的拿饅頭,兩人身旁放著搖籃,平安正握著撥浪鼓躺在搖籃中,趙玉珍時不時朝著他笑笑,孩子倒是乖的很,不哭也不鬨。
杏花村的村民就那麼多,三三兩兩的來,又結伴離開,倒也不是太忙。
畢竟不是家家戶戶都需要買糧食,不少人家將今年種的新糧賣掉,換了陳糧回來,也能對付一些日子。
林寄明上前,從趙玉珍手中拿過秤杆。
“歇著去吧,這裡我來。”
趙玉珍將秤遞給他,自己坐到一旁,將孩子從搖籃裡抱起來,一邊逗著孩子,一邊看著父女二人忙活。
望著整齊的一家人,心境從未這般平和過。
除了林家族裡人,陳、沈兩個姓氏的人家,家裡缺糧食的,基本上都來過了,就算家裡暫時不缺糧,也或多或少買了一個兩個饅頭回去給孩子補身體。
眼下太陽已經下山,見家家戶戶屋頂都飄起了炊煙,尋思應該無人再來,林寄明便先將糧食搬回了堂屋,等會再有人來買,直接去堂屋稱就行了。
梁氏將做好的一大鍋魚湯用缽盛著端上了桌,今天晚上燉了兩條魚,足夠一家人吃了。
“開飯啦。”
忙活一下午,知夏肚子早就餓了,望著熬成乳白色的魚湯,饞的直咽口水。
她趕緊使喚弟弟。
“四海四海,快去後山喊大舅二舅來吃飯,之前都讓彩雲姐去喊了一次了,生怕乾少了活似的,也太實在了些。”
四海應了聲,拔腿就往後山跑。
趙玉珍睨了她一眼,“你大舅二舅乾活實在也是錯了?”
知夏嘿嘿一笑。
“我這不是擔心他們累壞了嘛,咱們家的事,往後還得兩個舅舅多費心呢。”
話音落下,趙鬆全和趙鬆祥已經從後院過來了。
兩人麵上都帶著笑意。
“就這麼點事兒,倒還累不到我們。”
趙玉珍望見兩個哥哥,忙吩咐五福。
“五福,快去給大舅二舅打盆水來洗手。”
五福應了一聲,麻溜的打水去了。
梁氏端著飯碗來到桌前,給每人盛了一碗魚湯,就著趙玉珍之前醃的酸中帶點鹹甜的泡菜和剛炒的韭菜雞蛋,爽口開胃,大家吃的連連點頭。
趙鬆全一邊吃,一邊望著桌上的飯菜感慨。
“咱們現在日子確實都好過起來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有這麼好的夥食,過年才能勉強將肚子填個七八分飽,往常能有個五分飽都算是不錯了,哪怕是農忙的時候,也就兩個窩頭一碗粥水,再餓就隻能灌水了。”
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家裡一窮二白,知夏當然知道餓肚子的滋味。
她眉眼彎彎。
“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咱們往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