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請便。”拉維淡然同意道。
得到拉維的首肯後,兩家媒體的記者立刻像是得到了莫大的許可,臉上洋溢著興奮,趕緊示意身後的攝影師。
攝影師們立刻舉起相機,找準角度,謹慎而尊敬地對著拉維“哢哢哢”地拍起照來。
鎂光燈閃爍,記錄下拉維身穿潔白祭司袍、麵容沉靜、眼神清朗的形象。
“拉維少爺,請問您最初是出於什麼樣的想法,決定開始救濟這些從中東遣返回來的難民的呢?”《孟買時報》的朱木拿小心而恭敬地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拉維笑了笑,目光似乎投向窗外那些忙碌的難民身影,語氣樸實無華:“一開始沒想那麼多,隻是覺得,我們夏爾馬家,世代居住於此,這座神廟,世代受著鎮上和周邊鄉鄰們的香火供奉與信任。如今他們遭了難,在外麵顛沛流離,甚至麵臨餓死的窘境,而神廟就在眼前。若此時我們隻閉門不見,隻顧自身,實在良心難安。毗濕奴神教導我們要守護眾生,這或許就是我們守護的方式之一。”
拉維沒有吹噓任何高大上的理念,隻是用最簡樸的語言道出了某種“屬地責任”和基本的悲憫心。
“說得太好了!”蘇赫尼一邊飛快地記錄,一邊在心裡暗暗讚歎。
這回答看似平淡,實則精妙無比。這恰恰是拉維與其他許多高高在上、對民生疾苦漠不關心的婆羅門祭司最根本性的區彆。
其他婆羅門為什麼對難民的苦難無動於衷?甚至可能借旱災和戰亂之機,兼並土地,壓榨低種姓?不就是因為他們缺乏這種將信徒的苦難放在心上的“良心”嗎?
而拉維不一樣,他把民眾的苦難真切地看在眼裡,心生不忍,不施以援手則內心無法安寧。
僅此而已。
所以他伸出了援手。
這正契合羅摩神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對眾生的“卡魯納”(憐憫)。
也符合近些年來,政府和社會開明人士試圖倡導的淡化種姓絕對隔閡、強調社會責任的理念——婆羅門不應隻是高高在上的祭祀者,更應該是道德典範和社會福祉的促進者。
“拉維少爺,那您後來為何會選擇與吠舍富商馬爾霍特拉先生聯姻,娶他的女兒阿努什卡小姐呢?這需要極大的勇氣。”薩赫尼接著問道。
拉維輕輕歎了口氣,語氣平和地解釋道:“因為持續的旱情確實嚴重。不瞞你們說,兩年前,我們家的神廟偏殿還不幸發生了一次火災,為了修複神殿,維護家族的職責和體麵,家裡的積蓄消耗很大,還欠下了一些債務。”
他簡單描述了家族麵臨的現實困境,沒有過分渲染,但足以讓人理解。
“我嘗試了各種辦法,求助於親戚,甚至去縣政府申請救濟,但都無法再支撐龐大的施粥開銷。眼看著糧倉將空,難民們又要陷入絕境,我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與馬爾霍特拉先生聯姻,以獲得繼續救助大家的資源。”
“原來如此。”薩赫尼和朱木拿都理解地點點頭。
其實這些情況,他們下午已經從難民、鎮民乃至糧店老板兒子阿明那裡多角度了解清楚了。
現在當麵詢問,更多的是為了得到拉維本人的確認,並記錄下他當時的真實心境。
“聽說您在當時,還拒絕了一個刹帝利家族更為優厚的聯姻提議?”朱木拿敏銳地抓住了這個關鍵點。
“是的。”拉維肯定地點點頭,理由清晰而務實,“因為當時糧食價格飛漲,粥棚的存糧已經幾乎見底,第二天就可能無米下鍋。而馬爾霍特拉先生當時展現出了最大的誠意,他直接將一百袋糧食運到了神廟門口,解了燃眉之急。在我看來,及時的行動遠比許諾的數字更重要,所以我選擇了他。”
“拉維少爺高義!”蘇赫尼此時也不禁由衷讚歎道。
弗爾拉姆·辛格是高等刹帝利種姓,出的嫁妝現金和土地遠比馬爾霍特拉要多,而拉維卻似乎完全不看重這些虛名和長遠財富,隻因為馬爾霍特拉帶來了立即就能救人的糧食,就選擇了與這名吠舍富商聯姻。這樣的選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顯得格外純粹和震撼人心。
這樣的品質和抉擇,哪怕是他們這些見慣了世間百態、人情冷暖的記者,也感到肅然起敬,仿佛真的在拉維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超越世俗計算的“神性”。
這正是外麵那些難民為何對他如此擁戴的原因。拉維,與其他他們見過的婆羅門,都完全不同。這種不同,他們無法用語言完全精準地形容,最後很自然地歸結為——源自內心信仰和道德勇氣的“神性”。
蘇赫尼和朱木拿又采訪了拉維很多問題,關於難民的狀況、未來的工坊計劃、對種姓製度的看法,甚至連他和阿努什卡婚禮上的細節都小心翼翼地求證和記錄了一番。
拉維始終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語氣平和真誠,用詞務實而精準,沒有誇大其詞,也沒有刻意低調,隻是客觀地陳述事實和自己的感受。
而恰恰是這種真誠、樸實的回答,反而讓兩位資深記者的眼眸越來越亮,仿佛看到了一個理想人物的現實模板。
他們不禁聯想到羅摩這位神明為什麼會在印度教浩如煙海的神祇中,近些年來影響力急劇上升,幾乎成為印度最受愛戴和推崇的神明之?
是因為羅摩的神通最為廣大嗎?是因為羅摩的賜福最靈驗嗎?
不,恰恰是因為,羅摩這位神身上體現出的人性光輝、道德完美及其所遭遇的考驗!
羅摩是“完美的人格神”,是恪守正道、勇於犧牲、保護弱者的理想君王和兒子、丈夫的化身。
經過八十年代史詩劇《羅摩衍那》的轟動性播放,羅摩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得到了幾乎印度各個階層、各種姓的一致認同和愛戴。
而拉維,這位年輕的婆羅門身上的悲憫、務實、勇於打破陳規犧牲小我、以及此刻表現出的沉穩與真誠,恰恰和羅摩王子的某些核心特質高度契合。
拉維的此次事跡,若從敘事角度和象征意義來講,簡直就像是發生在這個時代的、微縮版的現代“羅摩衍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