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煙一遞,話一說,宋大邦就動筆蓋章,給了江永華一張條子。
準確來說,應該叫做介紹信。
介紹信這個東西,還是跟蘇聯人學的,主要就是為了方便管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到處流竄作案的手段。
介紹信都不算大張,左邊是存根,右邊大部分是介紹信的正文內容,而且要注明姓名、性彆、年齡、出身、政治麵貌、日期,出行目的地,出行原因,還有介紹信號碼。
是的,介紹信有編碼。
而且,一式兩份。
存根和正文是一樣內容,兩聯上麵有兩個公章,其中一個章蓋在兩聯中央,當‘騎縫章’使,另外一個章則蓋在介紹信的下方。
這個時代的人,都特彆警惕。但凡看到眼生的,都要查問一番。
像江永華這種下放人員,要是沒有介紹信,那是真有可能被當成盲流或是特務的。
總之,沒有介紹信寸步難行。
而且,生產隊隻能開去公社的介紹信,公社隻能開去縣城的介紹信,你想去省城得去縣城開介紹信,想去京城得去省城開介紹信……
不過,寄封信、買點生活用品,甚至打酒割肉這種“小事兒”,一般都能在公社解決。
是以,江永華老爺子的箱子裡,一直都備著“黃果樹”,為的就是這一刻。
當然,江永華老爺子也有彆的選擇。
譬如,勞煩一下宋向文和宋南星爺倆。
畢竟,他們倆一個靠著工作證,省內暢通無阻;一個靠著那張臉和藥箱,公社內來去自由。
紅星公社逢三、六、九趕場,隻要這爺倆在公社,每場都能在集市上找到他們。
當然,一不小心遇到出急診,其他時候也可能在公社看到他們的身影。
宋家村的鄉親們缺個針頭線腦,又不想出門的時候,都會拜托他們倆或者宋老三。
隻是江老爺子臉皮薄,自覺欠宋向文的人情已經夠多了,不想再添一筆,才大費周章的批了個條子。
畢竟,下放人員,還是要有下放人員的自覺。
他自己都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城,這人情債還是悠著點欠,彆把那一點情分給消耗一空了。
可等江永華老爺子坐上牛車,才驚愕的發現,宋向文和宋南星爺孫倆也在。
當著八卦王宋老三,仨人隻是頷首示意了一番,並沒有多說什麼。
直到下了牛車,宋南星才體貼的說道:“江爺爺初來乍到,想來應該是不認識公社的路,我給你指指?”
江永華老爺子一聽這話,笑得那叫一個合不攏嘴。
“那敢情好,就麻煩咱們小先生了!”
宋老三一聽這話,默默的收回了拉長的耳朵,換了打聽是方向。
宋南星小朋友見狀,這才挨著介紹了起來。
因著大峰山上翠雲觀的緣故,紅星公社以前也叫做道場鎮,鎮子不大,攏共兩條路。
一條叫前街,一條叫後街。
前後街的分岔路口,也叫場口,公社衛生院和車站就分居兩端。
紅星公社委員會駐紮在前街,郵局和供銷社、合作社分居四周,仿佛在拱圍著這個“老大哥”。
大家辦事兒大都在前街,人流量自然也就大了些,鄉親們趕集換東西啥的,也都在前街。
喜歡穿到六零當團寵請大家收藏:()穿到六零當團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