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與此同時,長信侯府。
為迎接流落在外多年的小娘子歸來,打從收到返程的家書時,侯府上下就準備了起來。
暫代管家的長媳李氏和三媳錢氏,皆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收拾著小姑子的院落——
無論是桌椅櫥櫃的材質風格,還是窗紗帷幔的顏色樣式,無一不是幾番裁奪,細細挑選。
今夜的家宴也是,設在花園旁的鏡花水榭,輕紗環繞,花燈明亮,不但環境宜人,黃花梨木圓桌上的三十六道冷熱菜肴,也按照府中眾人的口味,麵麵俱到。
饒是白日已經見過一麵,待到雲冉換過一身簇新衣裙,在丫鬟的陪伴下出現在水榭之中,仍是引得長信侯府眾人無比稀罕的側目。
再度成為焦點的雲冉:“……”
她掃過桌邊那一張張或俊秀或漂亮的麵孔,一邊想著自己家裡人怎麼都長得這麼好看,一邊將求救的眼神投向鄭氏:「阿娘,咱們不吃飯嗎?」
鄭氏十分理解家裡人這種看“國寶”的心情,剛尋回女兒那幾天,她一雙眼睛也恨不得黏在女兒身上,怎麼看怎麼喜歡。
不過這會兒嘛——
“時辰不早了,都快些入座,用飯吧。”
鄭氏發了話,又招呼著雲冉:“來,冉冉挨著阿娘坐。”
“好。”在眾人的視線跟隨裡,雲冉走到鄭氏身側坐下。
她右手邊坐著的高個男人,是她的長兄,雲儀。
“大哥。”雲冉客氣地喚了一聲。
長兄今年二十七,比她大了足足一輪,又在國子監擔任司業多年,自有一派威嚴夫子的氣勢,遠不像四哥雲商那般叫人親近。
雲儀自然也看出小妹妹的拘謹,心底怪不是滋味。
當年妹妹出生,兄弟間他最是高興。每次散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來後院抱妹妹,可以說雲冉是他一手抱大的。
幼時的妹妹最愛黏他,學會說話後,整日像個小尾巴跟在他身後喊“大哥哥”“大哥哥”……
那糯米團子般可愛的小妹,一晃眼,成了個亭亭玉立的清麗少女。
眉眼還是記憶中那般靈動可愛,但兄妹之間的疏離,實在叫他心酸。
“我記得妹妹從前最愛吃藤蘿糕,今日廚房也做了。”
雲儀拿起一碟蓮花形狀的糕餅,端到雲冉麵前:“妹妹嘗嘗看,還是不是從前那個味。”
雲冉沒想到看起來最高冷的大哥竟然會主動給她添菜,一時還有些不知所措,“多、多謝大哥。”
說著,拿起一塊粉白糕餅,很是捧場的咬了一大口。
這一吃,眼睛就亮了。
看似平平無奇的糕餅,內餡竟無比綿密豐富。牙齒咬下的第一口,藤蘿花的清香伴隨著甜而不膩的蜜糖在舌尖彌漫,回味除了淡淡的甜,還有一絲清新的酸。
“是山楂?”雲冉驚訝。
雲儀嗯了聲,清正眉宇間一片溫和:“你幼時愛吃糕餅,祖父祖母怕你吃多了積食,就命廚房在糕餅裡摻點山楂碎。既中和了甜味,又能健胃益氣。”
提到祖父祖母,雲儀臉上閃過一抹黯然。
當年妹妹走丟,祖父祖母深受打擊,十二年間,先後離世。
臨走前,二老都曾拉著長信侯夫婦的手含淚囑托:“一定要找回珠珠。”
雲寶珠,乃是雲冉的本名,其中寓意,一目了然。
不過雲冉已經習慣了現在的名字,鄭氏也欣賞“冉”字所蘊含的漸進之意,便沒提改名之事。
且說當下,滿桌人想到逝去的二老,皆覺遺憾,尤其是前年才去世的祖母……
若能堅持到今日,也不用抱憾而終。
“好了好了,這一桌子好菜還沒動呢,冉冉少吃點糕餅,多嘗嘗菜。”
鄭氏及時拉回話題,又瞪了下雲儀:“大郎你也是的,教書教傻了,哪有開席就給人吃糕餅的?”
雲儀抿抿唇。
一旁的妻子李氏輕笑:“母親說的是,他這人一向呆的。”
說著,挽袖給雲冉碗中夾菜:“這道蟹粉獅子頭是咱們府上新招的淮揚廚子做的,妹妹嘗嘗,與你在揚州吃的可一樣?”
雲冉忙端起碗:“多謝大嫂。”
李氏莞爾:“自家人不必客氣,快嘗嘗。”
長嫂李婉容,出自趙郡李氏,容色姣美,氣質典雅,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儘顯高門風範。
和大哥雲儀坐在一起,夫妻倆簡直是“門當戶對”的典型模板。
而在這對典型模板身旁坐著的三哥三嫂,就是長安城裡公認的“門不當戶不對”——
二十歲的三郎雲澤,俊美如玉,才華斐然,乃是下一屆科舉三甲進士的熱門選手,長安城中無數閨秀的夢中檀郎。
卻因一次意外,在眾目睽睽之下與商戶女錢氏有了肌膚之親,不得已娶了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