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被人完全看透,並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感覺,有些彆扭,但內心深處,卻又有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他不得不承認,符老的能量和安排,解決了他所有燃眉之急。
單打獨鬥,確實太難了。
第三天,陳曉克接到一個新的地址,也在昌南三店工業園,按照地址找到那個車間。
這是一個路邊樹叢後麵不起眼的建築,要不是陳曉克按照門牌號找過來,都不能發現這裡。
門衛室坐著一個50多歲看手機的保安,陳曉克就上前打了招呼。
“叔,這裡是朱橋東路42號吧?”
“是的,你找誰?”保安隨口問道。
“有人讓我使用這裡的設備。”陳曉克說起來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他臉皮還是太薄。
“哦,是陳先生吧?”
聽著先生二字,陳曉克都有些不自然,不叫同誌,也確實隻能叫先生了。
“是我。”
“那請進來吧!”
保安把自動大門打開,陳曉克走進大門,大門隨即關閉。
保安也從保安室裡走出來。
“我帶你去裡麵看看,李經理還在車間裡麵等你。”
陳曉克聽了也就點點頭,他不知道這裡是什麼情況。
推開沉重的鐵門,映入眼簾的景象讓他呼吸為之一窒。
工廠整體並不大,經過一個不長的走廊,在進入一間車間。
陳曉克看到一個內部寬敞明亮,與他想象中堆滿廢鐵的景象完全不同。
這裡更像一個精心規劃過的、略顯複古的生產車間。
幾台保養得極好的老式機床靜靜地矗立在各自區域:C620車床、X62W萬能銑、B665牛頭刨、Z35搖臂鑽…甚至還有一台小型的萬能外圓磨床和一台老式的滾齒機!
這些設備顯然都經過精心調試和維護,雖然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痕跡,但依然透著沉甸甸的精度和力量。
靠牆是一排整齊的工具櫃,玻璃櫃門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量具:從普通的卡尺、千分尺到精密的塊規、水平儀、光學平直儀,一應俱全。
工作台上,鉗工工具擺放得井井有條。
這要是他自己安置出來這樣一間工作室,不說金錢,光是時間就得幾個月。
而符老隻用了3兩天。
這是多大的能量呀!
陳曉克在裡麵轉悠一下,一個穿著工裝、氣質乾練的中年人微笑著迎上來:“是陳先生吧?符董已經吩咐過了。我姓李,是這裡的負責人,也是您的技術協調員。以後您需要什麼,無論是設備操作指導,還是特殊材料、外協加工,都可以直接告訴我。”
陳曉克看著眼前的一切,終於徹底明白,符老為他準備的不僅僅是一個場地,而是一個完整的、強大的後方技術支持體係。
他不再需要為資源發愁,可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磨練自己。
他深吸一口氣,對李負責人點了點頭:“李經理,麻煩你了。那我們…就開始吧。”既然已經到了,那就開始乾吧!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台等待被拆解又重裝的滾齒機,眼中燃起了專注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