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後日就能到函穀。”
“後日?”
秦王政猛地站起身來。
他可是出了名的冷靜。
胸有驚雷,而麵如平湖。
泰山崩於前,麵不變色。
可現在卻是如此失態。
從函穀關至鹹陽,也要兩天。
“詔令群臣!”
“隨寡人即刻至函穀關親迎!”
“這……”
昌平君麵露詫異。
就連李斯都站出來勸阻。
“還請大王三思!”
“公孫劫雖有才能,卻不至如此。”
“大王何需親至函穀迎接?”
“不若由相邦代替。”
“大王可坐鎮鹹陽等候。”
“臣附議!”
“臣附議!”
群臣紛紛站出來附和。
主要是這禮節太大了!
公孫劫現在還未正式拜相封侯。
充其量隻是外邦名士。
秦王出宮迎接,已是天大的恩賜。
何需帶著群臣,親出函穀迎接?
從他們這去函穀,足足有三百多裡。
乘坐馬車,起碼得要兩天時間。
帶著群臣如此奔波,值得嗎?
“寡人心意已決,勿複再言!”
秦王政冷漠起身。
當即就帶著寺人離去。
獨留昌平君他們發愣。
他們對公孫劫也很了解。
知道這人很有才能。
相傳是能抵得上五萬魏武卒。
這些年來或多或少都打過些交道。
在李斯看來,公孫劫能力很強。
最主要的還是大局觀!
他好似能預知未來那般。
秦國大的行軍動向,他都能算到。
這些年來可謂是算無遺策。
多次逼的秦國隻能臨時改變。
此外,公孫劫擅長生產。
精通工農之術。
在趙國是大力推行改革。
讓趙國的國力倍增。
遠的不說,造紙術強不強?
現在邯鄲紙可是相當出名。
半斤邯鄲紙,能賣出百錢的天價。
可千萬彆嫌貴!
這還是有價無市!
去的晚些可就賣完了!
當然,能力還隻是一方麵。
秦王在邯鄲出生,備受欺淩。
可公孫劫的出現,卻如明媚的陽光。
照亮了他昏暗的人生。
自歸國後,還經常提及公孫劫。
隻要提到他,臉上都會浮現出笑容。
公孫劫對他很照顧。
還總會給他帶些好吃好喝的。
當時公孫劫還安慰過他。
他很快就能返回秦國。
畢竟他的父親已經成為秦王!
兩人有時還會談論天下大事。
探討縱橫之術,百家學說。
還有各國奉行製度的利弊。
秦王政也是受益匪淺。
要知道,當時公孫劫就隻有五歲!
兩人亦師亦友,相處的很融洽。
靠著公孫劫庇護。
讓秦王政最後半年過的很舒心。
臨走時,公孫劫親自帶人護送他。
他希望能帶上公孫劫回去。
可卻被果斷拒絕。
越是求之不得,他就越想得到!
現在,公孫劫終於來了!
試問秦王政如何能不激動?
況且,他本就相當重視人才。
為留下尉繚,衣食皆與他相同。
現在親出函穀迎接公孫劫,又有何不可呢?
“相邦,斯就先去準備了。”
“嗯。”
昌平君輕輕頷首。
他悠悠長歎。
心中卻是相當不甘心。
自秦王政繼位,他就兢兢業業。
秦王政能坐穩王位,他功不可沒。
平定嫪毐叛亂,廢黜呂不韋。
開鑿鄭國渠,蕩平韓國……
這些可都是他的功勞。
可現在……公孫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