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竟然在會上提問了!”
“真牛!”
陳蘭君剛回工作間,就帶著驚訝說道,“這種會,感覺和我們就沒有關係,而且談的都很專業,很深入。”
“我們一般隻是聽聽,都不說話,也根本說不出什麼……”
廖書言從外麵進來,也朝張明浩豎起了大拇指,“厲害!”
他們隻是博士生。
博士生說是參與項目,實則隻是跟著導師學習而已,是個‘打雜的學徒工’。
項目本身和他們也沒關係。
他們參與項目,唯一的目標就是做研究、寫論文,要先過了‘畢業’這一關。
博士生的項目參與度很低,基本都是導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
來參加會議也導師安排,隻是走個過場,了解一下研究方向。
張明浩卻在會上發言了,提問還是項目主要研究方向,甚至還表示自己看好Stanene的研究方向。
陳蘭君、廖書言都感覺很厲害。
拋開發言內容不談,敢在會上開口說話就很了不起了。
張明浩解釋道,“我隻是覺得Stanene的方向挺好的。”
“據我所知,Stanene方向進行了一年吧?哪怕後半年方向是錯的,也積累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停下來太可惜了。”
其實不止是‘覺得’,《正確感知》能對研究大方向進行判斷。
Stanene方向,走得通。
這就是結論。
在工作間待了一小會兒,就見薛坤站在門口喊了他的名字。
兩人一起去了大辦公室。
辦公室裡沒有其他人,薛坤說起了會上的事情,“你在會上的提問說Stanene方向,其實我們早就討論過了。”
張明浩頓時問道,“為什麼不繼續呢?Stanene方向是有前景的吧?”
“很難。”
薛坤抿了抿嘴,“有沒有前景不知道,但我們失敗了,白白耗費了半年時間,再繼續研究,就像是朱教授說的,成本太高,收益可能性太低了。”
他耐心解釋道,“國內乃至國際,Stanene方向都是有成果的,比如,有團隊製造出了高質量的Stanene。”
“雖然條件特殊,也遠不具應用價值,甚至連進行常規測定都非常困難,但總歸是製造出來了。”
“我們要拿出成果,不能說隻是‘理論的造’,必須要有實際發現,最低要求是采用新方法進行製造,研究成果也要發表在T1或者SCI一區的期刊上。”
“推倒重來,再到這一步太難了。”
薛坤說完停了一下,繼續道,“熱電材料就不一樣了,可以做很多的基礎實驗。”
“有些熱電材料是應用了的,圍繞其進行超材料研究方向的拓展,再差也能貢獻幾篇論文……”
他說完搖了搖頭,“彆想這些了。”
“研究方向是我們考慮的,下周就入學了,博一的課程還要重修,對你來說,應該不算問題。你也趁著空閒多學點東西。”
“過一陣子忙起來,你可要幫著我做實驗了。”
薛坤說的東西都很實在。
張明浩也覺得有道理,關心項目方向沒多大意義,掌握更多的知識才是根本。
不是因為博士生的身份,或者項目參與度的問題,而是即便知道Stanene方向走的通,又能做點什麼呢?
除非是給出Stanene具體研究方法,或者是明確的理論支持,否則項目組還是要從基礎實驗研究做起。
方向走的通,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也沒有絲毫意義。
還有,東港大學的實驗。
超材料特性檢測實驗發現了空氣分子運動被影響。
後來就複刻不了了。
現在也知道實驗是對的,但具體要怎麼去複刻實驗?
即便還沒有著手去做實驗,也能預想會碰到的問題,按照原來的設計一步步的去做,最後也隻會複刻失敗。
因為,中間肯定缺了什麼!
……
下一周,張明浩辦理了入學手續。
三月份也隻有少量博士生會入學,辦手續的時候,連一個同學都沒見到。
辦了手續,和薛坤說上一聲。
他就像是個‘老生’一樣,提著背包一頭紮進了圖書館。
在圖書館找了個空位,就例行的拿出一大疊資料,都是國外的研究論文,他還找了幾本專業類的書籍。
《拓撲學》、《電磁物理分析》、《半導體特性與製造》,等等。
他是要研究與電磁超材料相關的理論和數學基礎。
其中有兩個主方向,一個是極為複雜的電磁拓撲。
Stanene方向的理論基礎牽扯到了數學中的拓撲學,有些相關理論,甚至牽扯到了高維拓撲到三維空間的表態。
想要理解Stanene的原理,就必須能進行一定的電磁拓撲分析。
另一個是半導體理論基礎。
Stanene方向,和半導體研究具有很大的關聯。
Stanene,也就是錫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半導體材料,但也具備某些半導體特性,而製備方法和半導體極為類似。
半導體,也是依托襯底來製造。
半導體應用廣泛,相關資料也是很完善的。
半導體襯底是半導體材料加工而成的基板,是器件製造的基礎平台,需具備高純度、晶體質量優良、熱導率適宜等特性,其材料特性直接影響器件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