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麼說?!”
薛坤才剛放下電話,旁邊就傳來了嚴厲的斥問。
正是《數理方法》的老師姚利勤。
姚利勤已是近六十的年紀,頭發稀疏著隨意搭在頭頂,挑起的眉把額頭擰成了褶。
他是數學學院的老教授,僅是《數理方法》課程就教了二十幾年,年紀、資曆、教學能力都能當的上一聲‘老前輩’。
姚利勤也不等薛坤說話,就忍不住數落一番,“薛教授,我必須再說一下。”
“你這個學生,第一天就曠課,讀書怎麼能這個態度呢!”
“都博士生了,讀博了,還和本科生一樣還曠課?還不知道學習嗎?彆的學生都爭著上課!”
這也是姚利勤生氣的原因。
《數理方法》,全稱是數學物理方法,是物理學與數學交叉的重要學科,也是物理博士生的核心課程。
數學物理方法是將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並進行求解,課程內容涉及複變函數、積分變換、數學物理方程,等等。
如此多的內容交疊在一起,難度自然是很高的。
其他物理博士生,都提前預習、提前就去教室,生怕跟不上進度。
這個學生第一天就曠課!
薛坤被‘訓斥’也感覺很鬱悶,但考慮到對方的年紀,再加上確定不占理,也隻能憋悶的說道,“我替他向您道歉。”
隨後也解釋道,“不上課確實不對,但姚教授,這個學生很特殊啊。”
“特殊?”姚利勤聽得一愣。
“他讀過一年博,在東港大學,而且成績非常優異。”
薛坤說著還挑了挑眉。
他被斥責一番也很鬱悶,即便不好直接回懟,說學生在東港大學讀過博,也算是一種回擊了。
東港大學讀過一年博,博士生基礎課程都學過,而且成績非常好,少上了一節課還能說什麼?
姚利勤頓時問道,“讀過一年,怎麼不繼續讀了?”
薛坤也不做解釋。
姚利勤想了想,繼續道,“如果真像是你說的,一會兒我考考他,真能行,以後也彆上課了,我就直接給他過!”
說完房間變得沉默了。
薛坤和姚利勤不熟悉,年齡存在代溝也沒什麼共同話題。
另外,他們的對話也談不上友好。
姚利勤也覺得很彆扭,想剛才的電話就開口說了句,“你剛才打電話,好像聽到說‘什麼研究’?是你們的項目?”
“不是。”
薛坤搖頭道,“他是自己做了個小研究。好像是說……”
說著話音頓了一下,仔細梳理了下邏輯才說出來,“半導體襯底材料原子排列、電子活躍性以及器件特性之間的數學關聯模型,對了,是模糊關聯。”
姚利勤仔細聽著,大腦也跟著不斷運轉,愣了好一陣才明白過來。
他露出驚奇的眼神,大聲道,“襯底微觀特性和半導體特性關聯的數學模型……你管這個叫小研究?”
“是他說的。”
薛坤聳了聳肩,表情木然,“我也在想這個問題。”
襯底和半導體器件特性關聯的數學模型……
這是什麼概念?
如果能研究透徹,就會成為半導體研發的基石,成為新的理論基礎,而且是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
半導體領域發展迅猛,但研發上,實際和材料研究也差不多,就是通過不斷的實驗來積累數據和經驗。
當找到了某種‘規律’,就可以通過計算知道製造某種特性的半導體器件該用到什麼樣的材料做襯底。
當然,也要看研究到什麼程度。
但哪怕隻是‘擦著邊’做一些簡單的描述,也足以投上一篇高級彆論文了。
兩人耐心的等著。
沒等多久,就見張明浩出現在門口,身後還背著個電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