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是童貫的黨羽,現任樞密院副使。
趙楷和武鬆交好,趙桓感覺到了威脅,和童貫勾結。
所以,趙桓舉薦王厚。
“王厚敗軍之將,不可去。”
宿元景反對。
王厚曾經是西北名將,曾在童貫麾下效力,也曾經打勝仗。
但後來戰敗了,跟著童貫回京師,又做了樞密副使。
蔡京說道:
“王厚雖然戰敗,但經營西北多年,知曉西夏底細。”
“派王厚前去,正是妥當。”
蔡京發話,宿元景不好再爭執,隻得同意。
蔡攸聽著,很想反對,可是他膽小,不敢自己去,隻能作罷。
徽宗點頭,說道:
“蔡絛為左副使、王厚為右副使,同去西夏。”
徽宗同意了,定了出使的事情。
徽宗正想散朝,香都突然說道:
“既然要和談,請皇帝下旨,命武鬆停戰,不得進攻我大夏。”
蔡京立即說道:
“請聖上派人接替武鬆,暫且停戰。”
宿元景馬上說道:
“西夏尚未答應,豈能就奪了武鬆兵權?”
蔡京眯著眼睛,慢條斯理地說道:
“武鬆那廝好戰,既然要和談,就該先奪了武鬆兵權。”
“若是西夏反複,又當如何?”
“既已說好,豈會反複?”
“太師忘了神宗朝麼?那時西夏也說稱臣,後來如何?”
蔡京沉默片刻,說道:
“不奪武鬆兵權亦可,須給武鬆一道聖旨,命他停戰。”
禮部尚書張叔夜不滿道:
“太師為何處處向著西夏?”
“張尚書這是何意?老夫自然是為了大宋!”
“條件尚未答應,就要停戰,若是西夏積蓄兵力反撲,到那時候,還有和談麼?”
“西夏誠心和談,斷無可能。”
香都馬上說道:
“我大夏素來講信義,豈會如此。”
張叔夜嘲諷道:
“你西夏反複無常,不是一回兩回。”
徽宗抬手道:
“好了,使團走渭州,命武鬆停戰。”
太尉宿元景心中暗暗歎息。
計議已定,徽宗退朝,回禁中踢球去。
香都出了垂拱殿,心中暗暗慶幸,蔡京的東西沒有白給。
如果不是蔡京領頭,停戰很難,停戰的條件也會變得非常苛刻。
現在說割讓夏州、銀州,西夏可以接受。
而且,等和談後,蔡京奪走武鬆兵權,再讓蔡京調一些無能的將領接替。
等緩過來,就可以出兵奪回銀州、夏州。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暫且忍耐。
回到驛館,其他人聽到消息,都很高興。
蔡京回到家裡,蔡絛、秦檜正在等消息。
進門後,蔡京說了朝堂的計議,蔡絛聽完大喜。
被武鬆害得丟掉功名,蔡絛賦閒很久了。
終於找到出山的機會。
等以後掌權,必定要對付武鬆。
秦檜在一旁聽著,說道:
“太師,小的願意跟隨三公子同往。”
“此去西夏,隻怕要耽誤時日,過了年就是科舉,你好生準備省試。”
“科舉雖然是大事,但三公子身邊須體己人,小的願意跟隨。”
“難得你願意放下舉業,那你便去。”
“謝恩相提點,小的一定照顧好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