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蔡家準備前往西夏議和。
蔡攸回到府裡,越想越不對勁,又不知道怎麼破局。
沒法子,蔡攸寫了一封信,派人星夜送給武鬆。
戶部右侍郎王回從垂拱殿出來,回到家裡,說要去西夏做使者和談。
王回興致很高,嘲諷道:
“可笑那武鬆,在前線身經百戰,最後的功勞卻落在我等頭上。”
“身在朝堂,不僅要有才乾,還需有謀略。”
“你看那太師,未出分毫氣力,最後卻得了大功勞。”
兒子王祿聽聞後,說道:
“武鬆我與他也算相交,此人心機深沉,絕非有勇無謀。”
“太師如此算計他,武鬆必定有後手。”
王回哈哈笑道:
“有甚麼後手,不奪他兵權,便是好的了。”
“他終究閱曆淺了,不懂得朝堂的事情。”
王祿沉思許久,還是說道:
“父親此去,先過渭州,要見武鬆的。”
“到了那裡,先問問武鬆是何打算。”
王回搖頭道:
“無須,我是太師的人,武鬆和太師有過節,我再去見那武鬆,倒讓太師生出嫌隙來。”
王回已經決定,王祿無奈,隻得準備東西。
香都很著急,怕武鬆又破了靜塞軍司,真把西夏滅了。
第二天一早,香都便親自到太師府催促。
蔡絛準備好東西,帶著家丁和秦檜到了鴻臚寺。
樞密副使王厚、戶部右侍郎王回都在,他們也都帶了隨從。
鴻臚寺作為外交機構,自然也派了官員跟隨。
總共兩百多人,從鴻臚寺出發,拿著大宋的外交旗幟出發。
香都帶著人,跟著使團往西進發。
因為擔憂西夏,香都不斷催促快些趕路。
...
鎮西關。
蔡攸的信使匆匆跑進軍寨,信送到了武鬆手裡。
此時的武鬆正在校場練兵,楊誌帶著李吉、李二寶,白石子、劉二和李成龍三個也參與訓練。
五千騎兵練習騎射、刺擊、砍殺,還有翻越城牆障礙物。
扈三娘接了信,遞給武鬆。
“蔡攸送來的信。”
武鬆打開看了,信的內容顛三倒四,字也很醜,但是意思看明白了。
“京師有事麼?”
“嗯。”
武鬆把楊誌叫過來,又派人請趙楷、何運貞幾個人找來,到武鬆住處議事。
武鬆帶著扈三娘進了房間等候。
很快,趙楷、何運貞帶著歐陽雄進門。
“二郎,出了甚麼事情?”
“且等人齊了再說。”
過了會兒,盧俊義、魯智深、曹正、史進、朱武、戴宗、時遷一眾人進來。
扈三娘把門關上,武鬆把蔡攸的信遞給趙楷。
“蔡攸來信,說西夏悄悄派樞密使香都為使者,走太原府,到了京師。”
“蔡京那廝得了好處,同意停戰,還要奪我兵權。”
聽了這話,魯智深撓頭罵道:
“蔡京那鳥廝便是個奸臣,灑家一禪杖戳死他!”
朱武皺眉道:
“奸臣當道啊,我等屢戰屢勝,西夏舉國征兵,眼看不可持久,滅國可望。”
“此時卻答應議和停戰,何其不智也!”
歐陽雄冷笑道:
“恐怕還要搶功勞吧,我等拚死血戰,到頭來卻是蔡京議和停戰。”
“我等隻在此處乾看著,不許再出兵。”
趙楷臉色最難看,他已經看到了成為太子的希望。
如果議和停戰,他的功勞不足以壓過大皇子趙桓。
“二郎,你如何想的?”
趙楷看向武鬆,所有人都看向武鬆,等著武鬆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