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趙教諭疑慮,文中現奇論_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寒門狀元:我的大腦通古今 > 第26章 趙教諭疑慮,文中現奇論

第26章 趙教諭疑慮,文中現奇論(1 / 2)

沭陽縣學衙署後院,夜闌人靜,隻餘蟲鳴。

一盞孤燈在書房窗紙上投下昏黃的光暈,

將伏案的身影拉得細長。

縣學教諭趙明遠揉了揉酸澀的眉心,

放下手中朱筆,長長籲了口氣。

連日批閱縣試卷宗,

即便是他這般與經卷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學究,也感到些精力不濟。

他端起早已涼透的濃茶呷了一口,

苦澀的滋味讓他精神稍振。

目光不經意間,

又落回了桌案一角那份已被歸入“中中”等級的試卷上。

試卷署名——張誠。

這個名字,他有點印象。

沭陽張員外家那個不學無術的獨子,

在縣學裡是掛了號的頑劣人物,

若非其父捐輸了不少修繕銀錢,

早就該被逐出縣學了。

此次縣試,他能吊尾上榜,

已是出乎許多人意料。

但讓趙明遠反複拿起這份試卷的原因,

並非其名次,而是其內容,

尤其是後半部分的策問作答。

整篇文章,初看之下,骨架端正,

辭藻也算規整,符合八股格式,

看得出是下過一番模擬背誦的功夫,

字跡也勉強算工整

——這正是它能混個“中中”的原因。

但細品之下,

那股子匠氣和刻意模仿的痕跡便遮掩不住,

尤其起承轉合處,透著一股力不從心的笨拙,

與張誠平日表現出來的學識水平…倒也匹配。

怪就怪在策問部分!

此次策問題目關乎“農桑與教化”,

本是老生常談。

絕大多數考生無不引經據典,

重複著“重農桑以足衣食,

興教化以明人倫”的陳詞濫調,

四平八穩,卻也乏善可陳。

而這份試卷,

在例行公事般鋪陳了一番聖賢道理後,

筆鋒陡然一轉,

竟提出一個頗為刁鑽的觀點:

教化非獨在詩書禮樂,

亦藏於深耕易耨之間!

農桑之事,非僅謀生之技,

實為安民之基、秩序之源。

百姓倉廩實而知禮節,此乃小成;

若能於田畝稼穡之中,

體悟天時、地利、人和之道,

遵循自然之法度,各安其分,

各儘其力,則秩序自成,教化暗合!

何須日日耳提麵命?

甚至隱晦指出,

若一味空談教化而忽視農桑根本,

猶如築廈於流沙,終是虛妄…

這觀點…不能說是錯的,

甚至細想之下,頗有幾分道理,

跳出了純粹道德說教的窠臼,

帶上了幾分務實和…

近乎法家“循名責實”的味道?

但又包裹在儒家“順天應人”的外衣之下。

這絕非一個終日隻知鬥雞走狗、

連《孟子》都背不利索的紈絝子弟能有的見識!

更不像他那種浮躁心性能寫出的沉靜文字!

趙明遠撚著胡須,眉頭緊鎖。

文章中還有幾處用典,

雖不算生僻,但也絕非縣學蒙童常涉獵的範圍。

尤其是將《齊民要術》中的農耕之法與《禮記》中的秩序觀念隱隱勾連,

這需要相當的閱讀量和融會貫通的能力。

“奇哉…”

趙教諭喃喃自語。

“這張誠…何時有了這般眼界和心思?

莫非真是老夫看走眼了?

還是…”

他心中疑竇叢生。

科舉場中,請人捉刀代筆並非新鮮事,

但大多尋的是辭藻華麗、

合乎規範的文章,以求穩妥。

這般帶著個人見解甚至略顯“離經叛道”的槍文,

風險極大,絕非尋常槍手所為。

而且此文整體水平起伏不定,

前後文風有細微差異,

像是…像是兩個人寫的?

但沒有證據。

字跡是張誠的(雖然略顯緊張僵硬),

文章結構也符合他的水平(前半部分),

那些出彩的觀點更像是“靈光一閃”。


最新小说: 魅魔孝子,哄堂大孝 全宗門都在嗑我和死對頭的CP 玲瓏塔下的愛情 重啟人生從帶娃開始稱霸 前夫重生娶白月光?我換親嫁他哥 山居日常 隨機直播間 大明:我洪武爺親弟! 逆鱗弑魂 重生體製,從鄉鎮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