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年間,政治製度與永樂年間大差不差,沒有什麼改變。
宣德年間,朱瞻基這個老登,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偷懶,賦予內閣獲得“票擬權”,直接讓內閣代皇帝批閱奏章擬意見。
直至成化年間,內閣的權力逐漸上升,開始淩駕於六部之上。
在嘉靖以後,內閣首輔就相當於宰相了,掌握人事、財政大權,隻不過換個名稱。
內閣的權力膨脹,會帶來什麼後果,想必大家心知肚明。
朱祁鈺不可能容許這個隱患存在,於是改革,讓通政使司直接將奏章呈遞給皇帝審閱,跳過內閣。
哪裡有秘書替老板做主的規矩呀?
後來,內閣的作用,幾乎隻剩下整理奏章,編撰《明實錄》等瑣碎之事,逐漸邊緣化。
既能減輕工作壓力,又能掌控朝政,朱祁鈺都佩服自己,居然如此機智?
......
景泰十一年1461年),五月三十。
朝堂相安無事,攻打倭國由於要跨海作戰,不會那麼快。
“朕,打算重修曆代帝王廟。”
朱祁鈺突如其來蹦出一句話,讓殿下的群臣愣住。
明朝的帝王廟,分為皇家宗廟太廟)和曆代帝王廟兩種。
太廟,就不需要改了,自己才第七代皇帝,位置足夠。
隻求以後不要出現哪個孝子,把我給移出去就行。
明初唯一一次更改太廟的,就是朱棣將建文帝廢除,本應該進入太廟的朱允炆,直到萬曆年間才恢複廟號“惠總”。
朱祁鈺不可能吃飽飯沒事做,去加入朱允炆,其實他也覺得這個先祖挺廢物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至於曆代帝王廟,曆史上隻有嘉靖年間有改動,其餘時間一直保持原樣。
所以,朱祁鈺的心血來潮,受到了百官的阻攔。
彆管你改了什麼,反正你要改,就是不對!
“君父,不可!此舉乃違背祖宗之意呀!”
又拿這個說事了,朱祁鈺撓撓耳朵,你們這群文官,能不能換個說辭?
整天把老祖宗掛在嘴邊,朕登基以來,違背祖訓的事,乾得還少嗎?
多的不說,就說“分紅”吧,要不你們也反對一下?
朱祁鈺直接無視他們的上諫,而是索性將改動規則宣布。
沒有移除,隻有新增。
新增帝皇名單:【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昭烈帝劉備、隋文帝楊堅、唐宣宗李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世宗完顏雍】
這個名單一出來,朝廷瞬間爆炸!所有大臣都徹底繃不住了。
......
【昨天看到新聞,震驚到我了。不是,殲10,在我的印象裡,好像在國內連上桌吃飯的資格都沒有,居然這麼猛?等一下,你說這還是暢玩版?】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