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循,出生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江西吉安府人,祖籍浙江溫州府。
如今是景泰十三年1462年)。
也就是說,陳循今年已經七十七歲高齡了。
小時候的陳循聰慧過人,書過三四回便能背誦,算得上過目不忘。
在他十歲的時候,父親病逝,一家人失去了頂梁柱,生活雪上加霜。
陳循生命中有一個貴人,就是他的從叔堂叔父)。
建元元年1399年),十五歲的陳循開始跟著從叔重新學習。
永樂三年1405年),陳循參加鄉試落榜,首戰失利。
永樂六年1408年),因病未能去參加科舉。
永樂九年1411年),第二次參加鄉試,因為病痛隻考了第一場。因為文筆突出,文章被考官刻為上錄,結果發現這小子居然後麵都沒考?
永樂十二年1414年),陳循吸取教訓並戒了酒,第三次鄉試奪魁,成功上岸。
永樂十三年1415年),陳循前往京師參加會試,首戰就高中“會元”,並在殿試中取得“榜眼”的優異成績,太宗文皇帝親自賜他冠服銀帶。
縱觀陳循的科舉之路,簡直可以用絕世天才來形容。
後來的仕途也一帆風順,仁宗、宣宗都對他有所提拔。
從正統元年開始,陳循一直擔任科舉會試考官,後來更是成為了殿試讀卷官。
朱祁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種通過非法手段登基的皇帝,在古代人看來屬於大逆不道,絕大多數文臣武將都是看不慣的。
懂得審時度勢的陳循,卻跪得很快。
......
景泰元年,陳循從翰林院學士正五品),被提拔為內閣大學士正五品)。
朱棣稱帝之後,正式設立內閣,選拔翰林院官員入閣,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經過三任皇帝的運營,到了正統年間,內閣地位進一步提高,首輔首席大學士)逐漸成為實際宰相。
朱祁鈺沒有更改官製,依舊延續朱祁鎮的規矩,不過,後來在景泰二年,他將內閣大學士的官階修正為正一品,算是名正言順。
陳循在這個位置,一坐就是十三年。
期間,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論什麼事情都辦得完美。
在這麼多大臣裡,朱祁鈺罵得最少的,隻有陳循,哪怕是在微末之間便追隨他的宋氏十三兄弟,該罵還是罵。
至於罵得最多的大臣是誰,相信大家都能猜得到了。
朱祁鈺當初之所以對陳循破格提拔,是因為曆史。
在他死後,朱祁鎮南宮複辟,命令陳循和徐有貞草寫詔書。
結果,陳循和其他五部尚書不認明英宗,立即辭職。
朱祁鎮複辟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算舊臣,六科以“迎立外藩”的罪名,彈劾於謙、王文、陳循等人。
最後,於謙、王文被處死,陳循罰杖刑一百,戍守鐵嶺衛,實則貶為奴隸流放。
難以想象,一個72歲老人是如何扛下一百杖的?
直到天順五年1461年),陳循才被釋放,恢複平民身份。
也許是夙願已了,第二年,陳循離開人世。
在朱祁鈺看來,陳循對自己真的很不錯,擔得上“忠誠”二字。
陳循明知道結局,依舊誓死不從。
前世遭受了那麼多苦難,他理應配得上更好的結局。
朱祁鈺是一個懷舊的人,所以他力排眾議,重用陳循,寬容有加。
......
“老陳,你的意思是,你要辭官?”朱祁鈺臉色凝重,他緩緩地放下筆,從龍椅走下來,親自將跪在地上的陳循扶到一旁的茶桌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