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父,老臣年邁,自覺難堪大任。”
七十七歲,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算得上高齡了。
朱祁鈺認真的看著他,隨後笑道:“怕不是,想要去參加排位賽吧?”
“哪有?”陳循老臉一紅。
“哈哈哈。”朱祁鈺朗聲大笑,“罷了,既然你一心致仕,那朕就送你最後一程。”
“對了,既然你要離開,得向朕推舉一人,接你之位。”
陳循輕抿一口熱茶,眯起眼睛笑道,“君父,不是心中早有人選了嗎?”
“老臣,你曆經五朝,德高望重,你的意見也很重要。”
陳循思索一番後回道:“倒是有三個人選。”
“王文,剛正不阿,但做事強勢。”
“蕭鎡,謹慎守成,卻優柔寡斷。”
“商輅,善謀大局,但性子剛直。”
朱祁鈺一邊加水一邊不經意的問道:“如果非要你選一個呢?”
陳循不假思索的回答:“商輅!”
朱祁鈺表情波瀾不驚,看不出任何表情變化。
......
第二天,十月十七日。
這是陳循最後一天參加早朝,朱祁鈺為他隆重送行。
王騰手捧聖旨,高聲朗誦。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朕惟國家之治,端賴輔弼之臣。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陳循,曆事五朝,翊讚景運。自朕嗣位以來,夙夜匪懈,竭誠輔政。十有三載,綱紀肅清,朝野寧謐。今以年高請老,朕雖眷留,然念其勞勩,特允致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循忠勤體國,謀猷深遠,著加授“光祿大夫”,蔭一子入國子監,賜金百兩、彩緞二十端,仍令有司歲給祿米,以彰殊榮。
翰林院學士商輅,器識宏遠,學行純正,昔在講幄,啟沃良多。今特晉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繼陳循之後,總領樞衡。爾其益勵忠貞,讚襄治理,用副朕倚毗之重。
欽此!】
明朝沿襲唐宋散官製度,光祿大夫分正一品、從一品)是文官最高階散官,是文臣的最高榮譽稱號。
也許有彥祖會疑問,“上柱國”呢?
上柱國是武勳的最高榮譽稱號,雖然陳循參與過京師守衛戰,也算立了戰功。
不過這樣封賞,倒符合朱祁鈺一貫堅持的“文武分家”作風。
除了封賞陳循之外,朱祁鈺還為石璞翻案,將其進封為資政大夫,恢複祿米。
石璞,景泰元年開始擔任工部尚書,雖然辦事效率不高,但是沒有犯錯。
你要知道,朱祁鈺是個完美主義者,他的要求一向苛刻,能做到如此,已是不簡單。
直到景泰七年發生了工廠大爆炸的嚴重事故,他身為工部尚書難辭其咎,被罷了官。
如今算是肯定了石璞為朝廷做出的貢獻。
......
聽聞聖旨,低頭跪著的於謙眼神一變。
壞了,這老匹夫要上大分!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