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宇寰接到聖旨,在當地進行大範圍“焚書坑儒”,哪怕是埋在土裡的,全都挖出來統一燒毀。
這個世界不應該存在文化的多樣性,隻需要一種語言,就夠了。
長痛不如短痛。
質疑秦始皇,理解秦始皇,成為秦始皇。
漢文化的同化能力到底有多強?曆史已有結論。
總有一天,他們會感謝朕的。
經濟上,廢除當地貨幣,強製執行大明“新幣”的流通,壟斷貨幣清算體係。
建立單一生產結構,讓藩屬地區構成對大明的“產業鏈依賴”,比如說東南埡地區,就發展橡膠行業,其他製造品一律不允許生產。
甚至,你連種稻穀,種桑樹都不行!
想吃飯嗎?從大明進口吧。
如此一來,當地土司想叛出大明?先問問你們的民眾答不答應?
離開了大明,你們的貨還能賣出去嗎?
久而久之,被封印的產業技術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你們連種田都不知道怎麼種,如何生存?
讓宣慰司的當地百姓,對大明形成極致的依賴。
最基礎的衣食住行,一旦離開宗主國,你就要活不下去的地步。
軍事上,建立跨境生態聯防,在當地招募兵將,通過軍營文化使其認同且忠誠,與明軍聯合戍邊。
除此之外,修路是重中之重,隻有溝通交流增加,才能加強文化認同。
......
明朝除了先前設立的“三宣六慰”,即三個宣撫司:南甸宣撫司、乾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
六個宣慰司: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老撾宣慰司。
宣慰司級彆是高於宣撫司的,管轄範圍更大,明廷通過冊封、朝貢和軍事威懾維持控製。
景泰十六年,朱祁鈺大手一揮,將原來的“六慰”整合為一個,更名為【南庭宣慰司】,旗下設立“交趾宣撫司”。
又在李氏王朝所在的鮮朝半島,和小日子島,新設了【東海宣慰司】。
新建【北庭宣慰司】,管轄原屬瓦剌的領土,將原有的“奴兒乾都司”改名為“建州宣撫司”,並入北庭宣慰司,統一管理。
剛攻下來的阿三半島區域,設立了【西海宣慰司】,旗下,又有“天竺宣撫司”。
西海:鄭和下西洋,將阿三洋稱為“西洋”,明明邏輯類似“東海”、“南海”。)
在東南埡諸多島嶼,設立了【南海宣慰司】,此處地域成為了大明海商十分重要的運輸中轉站。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共有“五宣四慰”。
【景泰十六年】大明疆域
在這些宣慰司的統治區域裡,統一執行朱祁鈺製定的管理規則。
即“中華文化圈”、“經濟共同體”、“軍事聯防製”。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