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景泰十八年。
太子朱見濟20歲,二皇子朱見澄18歲。
現在,他們除了每天按時上課之外,還要到六部實習。
三皇子朱見潡由於年紀太小,還沒有走到這一步。
朱見濟挑選的實習部門是禮部,他從小到大就對文化知識很感興趣。
如果你讓他背誦《帝經》,或許他背不出來。
但是你讓他默寫《詩經》,那是下筆如神速。
就連朱祁鈺都打趣道:“如果你不是出生在帝皇家,或許能成為一名名留千史的詩人。”
朱見濟則是搖搖頭回複:“父皇,即便兒臣是太子,也能吟詩作對的。”
明朝文人對於詩詞歌賦的態度,並沒有唐宋時期那麼狂熱。
根本原因在於科舉,八股取士的製度,專考四書五經,詩賦從此不再是必考內容。
既然都不考了,那文人也就沒有了琢磨的心思,導致"經義日盛,詩賦日衰"。
除此之外,戲曲小說的興起,間接的讓文人將才華轉移到新興題材。
作詩,你除了可以裝逼,能賺錢嗎?
但寫小說是真的可以。
據營部的統計,靠著連載小說賺取稿費的作者,目前全國多達2000萬人。
最先帶起這股風氣的,莫過於天書閣。
天書閣特彆預置一處區域,麵積還不小,上麵的書架擺放著琳琅滿目的小說。
除了不能寫當代即明朝),其他朝代的曆史,任你大膽發揮想象力。
最初,大都是類似《三國演義》這類的,夾雜著個人主觀的非正史類型小說。
後來,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一個天才,寫了一本《尋漢記》,穿越回去秦末,幫助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收服匈奴,建立千年門閥世家的頂級爽文。
此書一經發布,迅速火遍圈內。
於是,一本本穿越曆史小說出現了。
但是呢,這種小說看多了,總會產生審美疲勞,有些膩歪。
結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寫他穿越到五百年後的未來。
又或者,從五百年後的未來穿越回來。
這尼瑪,直接把朱祁鈺給乾沉默了。
心裡想著:“朕難道暴露了?”
......
朱見濟此次前往禮部實習,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加入基層,了解工作。
父皇給他們的任務依舊是有關於商業的,希望他們兩人能夠為六部擴充商路。
朱祁鈺敏銳的發現,現在六部的收入高低,最大的影響因素便是“天市坊”。
比如說,收入最高的,莫過於戶部官吏,其次是工部官吏,接著是營部、兵部、禮部,倒數第一是刑部。
不過,刑部賺錢又不靠“天市坊”賣貨,基本每個底層刑部官吏,都在外麵有兼職。
沒錯,就是“狀師顧問”,專門為平民老百姓解答《大明律》相關條例。
朱祁鈺對此並不多加乾涉,多多普及法律沒有問題,反正你不要親自出堂,或者幫人走後門就行。
如果有人膽敢知法犯法,抄家都算是輕判了。
民間檢舉的報酬特彆豐富,隻要有人舉報,大理寺和禦史台立即展開調查,一經查實,獎金最低都是千兩起步。
不要小看了群眾的力量呀。
禮部雖然有天書閣的存在,收入卻不上不下的。
因為,天書閣能不能賺錢,全看科舉,隻有在科舉的前一年,會有大量考生前來購買官方教材,打算臨時抱佛腳。
所以,朱見濟來到了禮部。
他是一個詩詞歌賦的忠實愛好者,打算開辦一期詩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