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二皇子朱見澄,他另辟蹊徑,來到了六部最窮的刑部。
刑部尚書那叫一個熱淚盈眶啊,終於來人拯救他們了。
看著隔壁部的同事賺大錢,那叫一個心癢癢。
太好了,還是個皇子。
刑部尚書董方對朱見澄尤為熱情,親自拉凳子,倒茶。
雖然這是身為大臣應該做的,但這不一樣,都是發自真心。
“二皇子,請問,有何高見?”
朱見澄一臉老道的回複:“董尚書,你相信孤嗎?”
“二皇子的經商能力,老臣自然是信服的。”
在商圈混的人,都知道高端茶葉和景泰藍這兩件頂奢產品,究竟是誰的大手筆?
儘管董方不是商圈人士,但到了他這個地位,有些事情肯定知道。
“既然如此,董尚書,你願意配合孤嗎?”
“萬分願意!”
“好!”朱見澄“啪”的一聲合上紙扇,輕笑道,“董尚書,你立即去民間廣泛招募小說作者。”
“乾啥?”董方有點懵逼,他堂堂一個刑部的,乾嘛要用到禮部的手段?
“讓那群作者寫,刑偵小說。改編普法戲曲。”
董方是個聰明人,他一下子就懂了!再也不方了。
可惡,怎麼之前沒有想過這條路呢?
禮部能讓人寫小說,寫那些什麼“寒門小狀元”之類的幻想型題材小說。
我刑部怎麼就不行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董方的腦海中,瞬間冒出來很多想法。
什麼《大理寺神探》,《神探狄仁傑》,《重生之我是大唐小神探》......
刑偵小說的市場還是有的,在明朝以前,有很多文學典籍裡都有此類內容。
比如說《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子產斷伯有之獄",通過分析死者傷口破獲凶案;
《韓非子·內儲說》"董閼於察盜",利用犯罪心理學破案;
除了史籍,民俗小說裡麵也有相關情節。
比如說《搜神記》的"嚴遵辨哭",以及《世說新語》的“周處除三害”。
到了唐宋時期,更加專業的探案文本出現。
《謝小娥傳》,《折獄龜鑒》,《錯斬崔寧》等等。
相關戲曲更是數不勝數。
隻不過,因為景泰初年的《三國演義》此類曆史小說霸占了市場,刑偵小說逐漸退出視線。
“絕對大有可為呀!”
董方由衷的感歎一聲。
其實,朱見澄跟他的皇兄差不多,同樣喜歡看書。
隻不過,他看的都是小說,經常讓太監出去天書閣借書。
看著看著,覺得這群狗作者寫的一坨,然後自己動筆。
他用筆名“澄海山西”,寫的第一本小說,名叫《滅宋》。
大概內容就是,一個穿越者利用未來知識,推翻宋朝統治,建立一個強大的架空王朝。
以大膽創新的腦洞,扣人心弦的文字,開創了未來穿越現在的新風向!
朱見澄寫這本小說的時候,他很窮,他要籌備建造“環球遊輪”的啟動資金。
......
喜歡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請大家收藏:()土木堡之變後,我發動奪門之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