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帝為弘農王,立靈帝少子陳留王,是為獻帝。卓遷相國,封郿侯,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又封卓母為池陽君,置家令、丞。
——《三國誌?董卓傳》
—————————————————————————————————
相國,起源於春秋晉國。
最初,稱之為相邦,是戰國秦及漢朝廷臣最高職務。
秦國的最後一個相邦,是呂不韋。
呂不韋被免職後,始皇帝嬴政認為相邦權力過大,於是暫時廢除了相邦職務。
漢王劉邦繼天子王位後,又重新設立相邦職位,後代為避諱,改稱相邦為相國。
漢朝的第一個相國,是韓信。
然後是曹參、傅寬、蕭何、樊噲、周勃、呂產。
呂產之後,大漢的兩三百年裡,再無人擔任相國職務。
相國二字,塵封已久。
直到東漢末年,董卓就任相國,世人才驚覺。
原來三公之上,有相國!
……
“恭喜相國,賀喜相國!”
“恭喜相國,賀喜相國!”
“恭喜相國,賀喜相國!”
……
王允舊宅,新任大漢相國,董卓府邸,大擺筵席,宴請朝中文武百官。
“人來便好,人來便好……”
董卓大馬金刀,端坐高堂,望著絡繹不絕的賓客,耳中聽著知客連綿不絕的禮單頌讀聲,心中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這一切,皆源自賈詡之前所獻的,分而化之計策。
效果,很顯著。
如今,大漢朝堂上的世家大族,很是涇渭分明的,分為了兩大陣營。
一方,是以汝南袁氏為首。
一方,是以弘農楊氏為首。
原本鐵板一塊的世家集團,為了換取董卓的支持,進而壓過對方一頭,挖空心思,極儘諂媚之事。
舉董卓為相國,是楊彪所奏。
讚拜不名,劍履上殿,係袁隗所奏。
封董卓老母,為池陽君,乃楊彪門下所奏。
董府置家令、丞,為袁隗指使門生所奏。
……
總之,一方搞出一個花樣,另一方,必定是變著花的,再搞出一個更大的花樣來!
兩邊人馬,就仿佛是賭紅了眼的賭徒,杠上了。
賭注麼,自然是給董卓的投名狀。
坐享漁人之利的董卓,很是感慨。
上一世,他也當過相國。
但那是他拿刀子,將洛陽城殺了個血流成河,逼出來的。
有多少人,真的認他這個相國,他自己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沐猴而冠,說的就是他了。
這一世,除了王允一家,董卓還真沒有下過狠手。
可尚未大開殺戒的董卓,突然發現,他目前得到的,已經完全不比上一世,來的少了。
不!
甚至,還遠遠超出了上一世!
望著前來恭賀的那些,道貌岸然,飽讀詩書的世家子們,滿臉笑意的董卓,眼底,卻是一片淡漠。
賈詡獻計時,曾說過,再堅硬的鐵塊,一旦內部出現了裂痕,那便離分崩離析不遠了。
這些所謂的百年世家,在強大的外力脅迫下,會抱團。
這個團,可以比鋼還硬,比鐵還強。
可是,一旦區彆對待,不再一棒子打翻,那便能收獲到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