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觀與淨土破障篇第三集_禪觀與淨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禪觀與淨土 > 禪觀與淨土破障篇第三集

禪觀與淨土破障篇第三集(1 / 2)

《禪觀與淨土》破障篇,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麵,我們看甲二的內破魔境。

我們這次的主題,是講到佛教的破障法門。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追求的是一種臨終無障礙的環境。因為我們佛號,在臨終必須是一種無障礙的環境現前,這個佛號才是一個穩定的佛號,才有辦法感應道交。如果我們累積了很多的障礙,那麼對我們臨終是非常不利的,佛號變成躁動不安。所以淨土宗的往生,它的基礎就是創造一個無障礙的環境,無障礙的環境是我們透過平常的修學,還有預防成就的。

我們要麵對兩種障礙,第一個叫做業障,第二個叫做魔障,每一個人都要麵對的。第一個、業障是我們要第一個麵對,它是可預測的。就你平常就能夠慢慢的觀察出來,不像魔障是不可預測,你隨時要保持警戒。業障的產生並不是說,我們今天造了一些罪業就馬上產生障礙,不是的。它要有一定的相續,它是一個長時間的積累,而你自己一直沒有發覺,到臨命終一次爆發出來。這個相續的問題,在《楞嚴經》它是一個重點。因為《楞嚴經》主要是破相續,它開顯真如本性,一定是破三種相續:

一、果報的相續

我們生命當中,第一個、要注意的是果報的相續。我們的生命從前生到今生,有些因緣是變化了,但是有些果報是相續了。就好像說,我們今天從第一個舊房子破了以後,我們買一個新房子。從舊房子到新房子,我們有些家具,是把它帶過去的。就是有些家具、有些裝飾品是繼續使用。雖然房子換了,但是家具是相續的。你這個房子用了幾十年以後,從B房子又換成C房子,你可能又會從B房子裡麵的家具,又帶過去。

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其實生生世世的輪回,有些曆史是不斷重複的。從好的方麵叫善根。你看有些人布施善根強,他遇到任何環境,不會障礙他布施的心。所以他的果報當中,就有一種布施的富貴的果報相續。你看他前生很有錢,他今生也很有錢,他來生也很有錢。雖然其他的生命,可能他從男眾變成女眾,從女眾變成男眾,他的果報產生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隱隱約約從變化當中,看到某種的相續。你看有些人長得很莊嚴,他上輩子很莊嚴,這輩子也很莊嚴,來生也長得很莊嚴,不管他變成什麼動物,就特彆莊嚴。忍辱波羅蜜,他有忍辱的善根。

二、業力的相續

所以果報的相續來自於業力的相續。就是我們雖然生命當中果報不斷的變化,但是每一個人在造業的時候,他有一定的傾向。不是每一個人都一定會把殺、盜、淫、妄所有罪業都造滿,不是的。有些人特彆喜歡殺生,他瞋心重,看到小動物就非殺不可;有些人喜歡偷人家的東西,占人家的便宜;有些人他是容易犯邪淫的罪;有些人喜歡打妄語。眾生的造罪也是有一定的趨勢,叫業力相續。

三、妄想的相續

果報的相續來自於業力的相續,業力的相續來自於妄想的相續。

每一個人各打各的妄想,有一種堅固妄想。業障也是這樣,業障就是你在過去生,已經養成某一種習慣性的等流的妄想,而這個妄想已經是累積很多生。所以累積很多的業力,剛好到今生即將成熟。我們就必須要把它找出來。為什麼這種業障不容易麵對,因為它是很多生的累積,不是你三天、兩天的懺悔,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要百日懺悔,因為它業力特彆的堅固,要一百天的懺悔,然後把它徹底的給調伏下來。

就是我們臨命終第一個環境,就是一個無業障礙的環境。你臨命終不能讓業障現前,因為你臨命終的時候,所有的病痛突然間產生,在加護病房急救,你怎麼往生呢?或者你發生災難,發生車禍,這都是要避免的。就是你不能在晚年累積太多業障。你應該在年輕,身體狀態好的時候,就要把你無始所累積的業障,就要把它處理乾淨了,不能等到晚年。晚年你沒辦法處理了,你精神體力羸弱了。所以要趁年輕的時候拜懺,為你的臨命終著想,創造一個無業障的往生環境,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相對業障來說,業障還是比較好處理,因為它是可預測,你隻要稍微靜下來,你就知道,你的人生當中你的問題,你的毛病在哪裡?你的業緣在哪裡?你未來的果報的障礙在哪裡?你會能夠看得出來。

但是我們今天開始講的魔障,就不可預測了。而且魔障的可怕是,它是隨時出現,它是變化性、不可預測的。而出現以後,它對我們的傷害遠大於業力的傷害,因為它直接破壞你的菩提善根。魔障你沒有處理好,是破壞你的菩提根本。業障不會破壞菩提根本。雖然業障現前的時候讓你很痛苦,但是你頭腦是清楚的,你知道你要往生,你知道你要念佛,你的菩提善根,念佛的善根是不會被業障所破壞。但是魔障,它的可怕是——直接破壞你的思想,直接破壞你的正見,讓你起顛倒。你這個人一旦被魔障所控製,你已經不是佛弟子了。

所以我們要花兩天的時間來談魔障的問題。因為它來的是很突然,而對我們的傷害是根本上的傷害。這個地方是值得我們注意。

甲二、內破魔境(分三:乙一、總標五陰之相;乙二、正明五陰魔境;乙三、結示迷悟得失。)

乙一、總標五陰之相(分三:丙一、五陰相狀;丙二、迷真起妄;丙三、破妄顯真。)

好,我們來看甲二的內破魔境。這地方有三段,一、總標五陰之相;二、正明五陰魔境;三、結示迷悟得失。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陰有關係,跟五個元素有關係——色、受、想、行、識。所以我們要把這個五陰弄清楚。因為魔境都是從這五個地方出來的。好,我們看丙一的五陰相狀。請合掌。

丙一、五陰相狀

色陰,堅固質礙;受陰,領納感受;想陰,取相分彆;

行陰,造作遷流;識陰,了彆集起;五種生命的作用。

有情生命在輪回的時候,我們講一個生命體的產生,是五大元素構成的。五大元素其實可以分成兩大類:一個是物質的世界,一個是心靈的世界。

一、色陰—堅固的質礙

物質的世界,我們叫做色陰,就是一種堅固的質礙,簡單的說就是你正報的色身。你如果是個男眾的身體,你就是一個男眾的色身;你一個女眾的身體就是女眾的色身;這個色身就是你的色陰,這是一個沒有明了性、沒有分彆性的一個物質世界。

二、受陰—領納感受

心靈世界有四塊:最初的是受,一種感受。我們的心跟外麵的人事接觸,第一個產生的作用就是感受。感受跟你所接受的教育沒有關係,跟想象也沒有關係,它完全是業力的碰撞,產生的直覺的反應。你看到他感到很高興,這個事有沒有理由!第一念是沒有理由的,就你過去跟他結善緣,如此而已,因為你那個時候想象沒有產生作用。所以我們人對一件事情的直覺反應,第一個完全就是業力,你過去跟他結的業緣。

三、想陰—取相分彆

那麼這個感受活動結束以後,下一個會帶動我們的想象。這就比較複雜了——取相分彆,感受的時候,我們心中沒有相狀,等到想陰的時候,它第一個於境取相。它取到一個相狀,然後不斷的分彆它。比方說榴蓮,榴蓮是一個很極端的植物,很極端的水果,喜歡的很喜歡,討厭很討厭。你看我們每一個人,第一個對榴蓮感受的時候,接觸可能有過去的業力。但是更多的是你的想象,你的人生經驗開始分彆它。有些人跟榴蓮有過去美好的經驗,他就用不同美好的名詞來讚美榴蓮,這個味道特彆甜美。如果你過去生,可能前生或者今生小時候,跟榴蓮結下惡因緣的,你就會用不好的名言來嗬責它,說這個味道真是臭。

榴蓮如果會講話,它會說冤枉啊,我就是這樣子了,你們每一個人對我的評價不同。那就是想陰,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會對事情提出他的分彆,這跟你的教育有關係,跟你的生活經驗有關係,你小時候的生活經驗有關係,那麼這個想陰很重要,想陰等於主導整個五陰身心。

四、行陰—造作遷流

當一個人從感受到想陰的時候,他下一個就行陰,就落入一種執取了。他生命開始做取舍。他會告訴自己,我什麼東西要取,什麼東西我不要,開始產生取舍,而這種取舍是一種相續的遷流。因為想陰是點狀的,它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但是一旦落入行陰的時候,它變成堅固的執取。

五、識陰—了彆集起

最後變成一種業力的儲存,識陰的了彆集起。

整個五陰當中,這五個元素裡麵最重要的當然就是想陰。佛法對想陰有兩個態度: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一個人會墮落三惡道,這個五陰裡麵,就是你的想象錯誤。你把錯誤的東西想成功德相,你把不好的東西想成好的。你想象錯誤你才會造業,你才會做出錯誤的追求,所以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但是換一個角度,你為什麼會往生西方呢?也是靠你的想象力。因為你從來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他也沒有去過極樂世界,我也沒有去過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透過對佛法的學習,如理的思惟而念想西方。七寶池八功德水,誰也沒看過。所以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力,去構建自己的極樂世界的藍圖,所以諸佛正遍知海也是從心想生。

人生有無量的潛力,他為什麼敢發菩提心,他因為想象力。為什麼畜生道不能夠發菩提心?因為畜生道的想陰薄弱,畜生沒有想象力。牠完全靠直覺,就肚子餓了,牠就是直覺要吃東西。所以畜生道的可怕就是,牠沒辦法改變牠的生命,牠沒有辦法學習,因為牠想陰薄弱。

所以想陰,祖師給它兩句話,它是眾禍之門;一切的災難就是你錯誤的想象,但它同時也是一個眾妙之門;你彆忘了,你今生能夠發菩提心,你一個生死凡夫,你敢發菩提心,你敢發成佛的心,你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也是靠你的想象力的學習。所以在五陰當中,善用想陰是正確的。

好,那麼我們在談到魔境的時候,當然五陰都有魔境,但是最關鍵都是用想陰來破。就是不管什麼魔境,一定透過如理思惟來破這個五陰魔境,所以整個就是靠這個想。就是當你入五陰魔境的時候,可能侵入點是一個色陰;魔境先從物質世界,它變現一個你喜歡的境界來誘惑你,它切入點是一個單點。但是它一旦侵入以後,五陰會互相牽動,你的色陰被攻破以後,你的受想行識全部受到傷害。

而這個時候,你冷靜下來。第一個、要把想陰帶動起來。就是你在佛法裡麵學習的正念正知——唯一的救拔,就靠想陰救拔你。就是當五陰被魔境攻擊的時候,是五陰全部沉淪。魔境,它可能第一個是破你的色陰,但是它一旦進去你的身體以後,它五陰都控製,沒有一個幸免。那麼這個時候,唯一反轉就是透過你想陰的思惟來救拔你,你先記清楚。

所以遇到魔境的時候,第一件事情,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反應太快;因為你反應太快,你就很容易中招,你落入感受、直覺。因為它一定創造一個美好的感受來誘惑你。你一定要讓你的反應變慢,變成用想陰來主導你,你才有解脫魔境的希望。所以遇到魔境,《楞嚴經》告訴我們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動。先不要動。不動,讓你自己有很多的如理思維,要爭取判斷的時間。因為魔境,它就是要你快速跟它反應。所以在五陰當中一定要記住,你的生命的反轉救拔,就靠想陰的救拔。好,我們看丙二的迷真起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迷執故有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陰本妄想

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那麼我們在破五陰魔境之前,要知道五陰的本質,它到底是真還是妄。我們把真、妄做一個說明,這是更高的層次了。你學佛以後,要做兩種判斷:

第一個、判斷什麼是善、惡?這個是基本功。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什麼事情會讓你痛苦?什麼事會讓你快樂?比方說殺、盜、淫、妄,這是過失相,這個會讓你痛苦的,你越少做越好;布施、持戒、忍辱這是功德相。所以你要學佛,第一件事情先判斷善、惡。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這是你學佛的第一個基本功。

第二個就更深了,你要了解什麼是真、妄。那麼真、妄的基本定義就是,真實的東西,它要永恒不變,它不能改變;虛妄的東西它是暫時的,它變來變去的。我問你,從這個道理你的五陰身心是真是妄?當然是虛妄,你今生長這個樣子,你今生是一個人,你有人的感受;你作為一個女人,有女人的想法;那你來生變成一個男人,你就不是這個五陰了。五陰,它是因緣生暫時有的,所以叫虛妄。虛妄不是不存在,而是它是暫時存在,暫時存在這叫虛妄。


最新小说: 段老板的寶貝 老宅通異界,我的農家樂火了! 一念韶華 網遊之暗夜行者 【快穿】嬌軟炮灰又被反派抱走了 渣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瘋了 這個明星在深山種田 影帝大人請簽收 重生後,天道選擇了我你拿什麼贏我 意外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