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一次“反抗”父母
十月的傍晚總裹著層溫軟的風,從廚房窗戶溜進來時,還帶著剛燉好的排骨湯香。林曉雨坐在餐桌旁,指尖反複摩挲著書包裡那張折得方方正正的紙——文學社的招新報名表,油墨印的“文學點亮青春”幾個字,被她的拇指蹭得微微發毛。
“曉雨,發什麼呆?快盛湯。”媽媽端著最後一盤炒青菜過來,瓷盤磕在餐桌上發出輕響,她圍裙上還沾著幾點排骨湯的油星,“今天物理小測怎麼樣?上次你說的那道力學題搞懂了嗎?”
曉雨的手頓了頓,筷子尖戳在米飯上,劃出一道淺痕。她原本想趁著吃飯時提文學社的事,可話到嘴邊,又想起上周爸爸說“初三就是跟時間賽跑”的嚴肅語氣,喉嚨裡像堵了團溫軟的棉花。“嗯……搞懂了,老師又講了一遍。”她低頭喝了口湯,熱湯滑過喉嚨,卻沒暖到心裡。
爸爸坐在對麵,手裡翻著晚報,版麵上“中考倒計時240天”的標題格外紮眼。他呷了口熱茶,目光從報紙上抬起來,落在曉雨身上:“下周末的數學補習班,我已經跟老師約好了,還是周六上午,彆遲到。”
“哦。”曉雨應著,筷子在碗裡撥弄著米飯,突然想起昨天文學社招新時,社長遞報名表給她的樣子——學姐笑著說“你上次投的短文我看過,很有靈氣,一定要來試試”,指尖遞來的報名表還帶著陽光的溫度。她深吸一口氣,攥著桌布的手指悄悄用力:“爸,媽,我們學校……有個文學社招新,我想報名。”
空氣突然靜了下來,隻有廚房裡抽油煙機還在低低地轉。爸爸翻報紙的手停住了,指腹捏著報紙的邊角,慢慢折出一道硬痕。媽媽剛拿起的湯勺頓在半空,湯汁滴在桌布上,暈開一小片油漬:“文學社?曉雨,你沒開玩笑吧?”
“不是玩笑,”曉雨的聲音比預想中輕,卻帶著點沒底氣的堅定,“社長說可以鍛煉寫作,而且……我喜歡寫東西。”
“喜歡能當飯吃嗎?”爸爸把報紙放在桌上,聲音沉了些,“初三了,彆的同學都在補數理化,你倒好,想去搞這些‘閒情逸致’?萬一耽誤了學習,中考怎麼辦?”
曉雨的臉一下子熱了,指尖掐進掌心,有點疼。“不會耽誤的,”她抬起頭,看著爸爸嚴肅的臉,“我會先完成作業,周末去參加活動,數學補習班也不會缺……”
“不行。”媽媽打斷她,擦桌子的抹布被她攥得皺巴巴的,“你以為我們不知道?文學社不就是一群人湊在一起聊聊天、寫點沒用的東西?上次你為了寫一篇作文,熬到半夜兩點,第二天上課都打哈欠,這還沒耽誤?”
曉雨的鼻子突然有點酸。她想起那篇作文,是寫圖書館裡的舊童話書,她熬到半夜,是因為想把學姐批注裡的“故事要暖”寫進文字裡。可在爸媽眼裡,那些她珍愛的文字,都成了“沒用的東西”。“那不是沒用的,”她的聲音有點發顫,卻還是堅持著,“老師說我作文進步很大,而且……文學社裡有很多喜歡文學的人,我們可以一起交流……”
“交流能幫你考上重點高中嗎?”爸爸的聲音又提高了些,他站起身,客廳的頂燈照在他臉上,沒什麼表情,“我跟你媽商量好了,初三這一年,所有跟學習無關的事都彆碰。等你考上高中,想乾什麼不行?”
“可是高中就晚了……”曉雨的眼淚差點掉下來,她想起學姐說“熱愛要趁現在”,想起自己在筆記本上寫的那些句子,像一顆顆藏在口袋裡的糖,現在卻要被人硬生生掏走。她猛地站起來,椅子在地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響:“我不!我就要去文學社!寫東西不是耽誤學習,是我喜歡的事!”
這是她第一次跟父母說“不”。說完這句話,她自己都愣了,手指還僵在桌布上,心跳得飛快。媽媽的眼睛紅了,指著她的手有點抖:“你現在翅膀硬了是不是?敢跟我們頂嘴了?為了一個破文學社,你要跟爸媽吵架?”
“我不是吵架,我隻是想讓你們懂我……”曉雨的眼淚終於掉下來,砸在餐桌上,暈開一小片濕痕。她轉身跑進房間,“砰”地關上房門,把爸媽的聲音和排骨湯的香味都關在了門外。
房間裡很靜,隻有書桌上的小台燈亮著,暖黃的光落在攤開的作文本上。那本作文本裡,夾著學姐送她的銀杏葉書簽,葉脈清晰,還帶著淡淡的黃。曉雨趴在桌上,眼淚打濕了作文本上老師的紅批——“情感真摯,文字有溫度”。她想起上周月考,她的語文作文得了全班最高分,老師在班裡念的時候,她偷偷看了眼窗外的梧桐葉,覺得那些文字好像真的有了生命。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然後是門把手轉動的輕響。曉雨趕緊擦乾眼淚,假裝在看作文本。媽媽端著一杯熱牛奶走進來,杯子放在桌上時,還冒著白氣。“彆跟你爸置氣,他也是為你好。”媽媽的聲音比剛才軟了些,她坐在曉雨身邊,手指輕輕拂過作文本上的銀杏葉書簽,“這是……上次你說的那個圖書館學姐送的?”
曉雨沒說話,隻是點了點頭。媽媽拿起作文本,一頁一頁地翻著,指尖劃過那些曉雨熬夜寫的短文,有的是寫教室後窗的秘密基地,有的是寫海邊和蘇晴的約定,還有一篇,是寫她第一次在圖書館看到那本舊童話書的心情,結尾寫著“原來有些東西,能讓心裡像曬了太陽一樣暖”。
“這些……都是你自己想寫的?”媽媽的聲音有點輕,曉雨抬頭時,看到媽媽的眼睛裡好像有淚光。她突然想起,上次她熬到半夜寫作文時,媽媽悄悄進來給她蓋過毯子;她語文考高分時,媽媽偷偷跟鄰居阿姨炫耀過。原來媽媽不是不懂,隻是怕她累。
“嗯,”曉雨的聲音軟了下來,“我寫這些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很開心。而且……我沒有耽誤學習,這次月考我的總分比上次進步了五名,語文還得了第一。”她從書包裡拿出月考成績單,遞到媽媽手裡,紙上的紅色分數,像一顆顆小小的星星。
媽媽接過成績單,看了很久,然後輕輕歎了口氣。她把作文本放回桌上,指腹蹭了蹭“文學點亮青春”的報名表——那是曉雨剛才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媽媽撿起來時,還把折角撫平了。“我跟你爸,不是不讓你喜歡,是怕你初三壓力太大,顧不過來。”媽媽的手指有點涼,輕輕拍了拍曉雨的手背,“你爸剛才在客廳,還偷偷查你們學校文學社的情況呢,說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我說的那樣‘沒用’。”
曉雨愣住了,心裡像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暖暖的。她想起剛才爸爸嚴肅的臉,原來他不是真的反對,隻是在擔心。
這時,門外傳來爸爸的咳嗽聲,然後是他有點不自然的聲音:“曉雨,出來一下,我有話跟你說。”
曉雨跟著媽媽走出房間,看到爸爸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裡拿著一張紙,台燈的光落在紙上。曉雨走近一看,是一張校刊的征稿啟事,上麵還有爸爸用鉛筆做的標記——“學生優秀作品專欄”。“我剛才問了你們班主任,”爸爸的聲音有點生硬,卻沒了剛才的嚴肅,“她說你這學期作文進步很大,還說文學社確實能鍛煉寫作能力。”他把征稿啟事遞給曉雨,手指有點粗糙,蹭過曉雨的指尖,“這個……你要是想投稿,也可以試試。”
曉雨接過征稿啟事,眼眶又熱了。她看著爸爸不太自然的表情,看著媽媽手裡拿著的文學社報名表,突然明白,原來“反抗”不是吵架,而是讓爸媽看到自己的熱愛,看到自己的堅持。“爸,媽,”她深吸一口氣,聲音堅定又帶著點哽咽,“我保證,我會安排好時間,不會耽誤學習。文學社的活動我隻周末去,平時每天都會先完成作業,數學補習班也不會缺課。”
媽媽笑了,眼角還有點紅,她把報名表遞給曉雨,拿起筆:“那我們就相信你一次。不過,要是下次月考成績掉了,可就不能去了。”爸爸也點了點頭,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嘴角悄悄向上揚了揚。
台燈的光落在報名表上,媽媽的字跡有點歪,卻寫得很認真。曉雨看著“同意”兩個字,還有爸媽的簽名,突然覺得心裡像曬了太陽一樣暖。她想起學姐說的“熱愛要自己爭取”,原來第一次反抗,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讓最親近的人,懂自己心裡的光。
那天晚上,曉雨在台燈下填寫文學社的入社申請,筆尖在紙上寫得流暢又輕快。窗外的月亮升起來了,灑在書桌上,和台燈的光疊在一起,溫柔得像媽媽的手。她在“入社理由”那欄寫下:“我喜歡文字,因為它能裝下我所有的小心思,也能讓我看到更大的世界。我會帶著這份喜歡,好好努力,不辜負爸媽的信任。”
寫完最後一個字,曉雨把報名表放進書包裡,又拿出那本舊童話書,翻到夾著銀杏葉書簽的那一頁。學姐的批注還在:“勇敢一點,你的故事值得被看見。”曉雨笑了,指尖拂過那些字跡,覺得這個十月的夜晚,比任何時候都要溫暖。她知道,這是她第一次為了自己的熱愛“反抗”父母,也是她第一次明白,堅持不是固執,而是讓愛你的人,看到你眼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