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期中考試的“逆襲”
十一月的風總帶著股清冽的霜氣,淩晨六點的路燈還亮著,把林曉雨的影子拉得又細又長。她懷裡抱著本物理筆記本,封麵邊緣被手指磨得發毛,露出發黃的紙芯,指尖觸到扉頁上“堅持”兩個字時,才覺得凍得發僵的手有了點暖意——那是上個月她卡物理題卡到哭時,蘇晴用紅筆寫在上麵的。
教學樓的鐵門還沒開,曉雨靠在冰冷的鐵欄杆上,哈出的白氣在空氣中散得很快。她翻開筆記本,紅色筆標著的重點公式在路燈下格外清晰,藍色筆寫的易錯點旁,還畫著小小的太陽示意圖——那是她怕自己記混受力分析,特意畫的“提醒符”。昨天晚上複習到十二點,物理最後一道大題還是沒搞懂,她揉著發酸的眼睛時,媽媽端來的熱牛奶還冒著白氣,輕聲說“彆太累,儘力就好”,可她知道,自己不想隻做“儘力”,她想證明給爸媽看,也想證明給自己看,喜歡文學和學好數理化,從來都不衝突。
“曉雨!”遠處傳來蘇晴的聲音,她裹著厚厚的羽絨服,手裡提著兩個肉包,跑過來時圍巾都歪了,“給你帶的,還是你愛吃的那家,熱乎著呢。”
曉雨接過肉包,指尖觸到溫熱的塑料袋,心裡也暖了半截。“謝啦,”她咬了口肉包,肉汁溢在嘴裡,“昨天那道物理題,你問老師了嗎?”
“問了問了!”蘇晴從書包裡掏出草稿紙,上麵畫滿了受力分析圖,“老師說關鍵是找對支點,你看這裡……”她的筆尖在紙上飛快地劃著,哈出的白氣落在草稿紙上,暈開一小片濕痕。曉雨湊近去看,突然覺得那些之前像“天書”一樣的線條,好像突然清晰了——就像上個月文學社社長說的“文字要找脈絡,解題也一樣,得找到藏在步驟裡的‘線索’”。
教學樓的鐵門“嘩啦”一聲被拉開,保安叔叔探出頭來:“倆小姑娘,這麼早來複習啊?快進去吧,外麵冷。”
兩人走進教室,暖氣還沒開,玻璃窗上結著層薄霜。曉雨把物理筆記本攤在桌上,借著窗外透進來的天光,跟著蘇晴的思路重新推導那道題。筆尖在草稿紙上沙沙地響,偶爾卡住時,她就抬頭看看窗外——梧桐葉落得差不多了,光禿禿的枝椏指向天空,像一道道努力向上的痕跡。她想起九月剛上初三時,第一次模考她排在年級六十多名,爸爸翻成績單時皺著的眉頭,媽媽偷偷跟班主任打電話時的語氣,還有她自己躲在房間裡,把錯題本翻了一遍又一遍的夜晚。那時她總覺得,年級前二十是遙不可及的星星,可現在,跟著蘇晴一起刷題,在文學社活動後補數學筆記,每天早起背英語單詞,她好像離那些星星越來越近了。
期中考試來得很快,第一場考語文時,曉雨坐在考場裡,看著作文題“那一刻,我懂了”,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圖書館看到那本舊童話書的瞬間——學姐的批注像一束光,讓她明白自己喜歡文字不是“不務正業”。她握著筆,筆尖在紙上流暢地滑動,把那些藏在心裡的感動,都寫進了作文裡。
考物理那天,窗外飄起了小雨,雨點打在玻璃窗上,發出輕輕的聲響。曉雨拿到試卷,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最後一道大題,居然就是她和蘇晴反複推導的那道!她深吸一口氣,指尖捏了捏筆杆,按照記得的步驟一步步寫,中途卡殼時,她想起蘇晴畫的受力分析圖,想起自己筆記本上的小太陽,很快就找到了思路。
考試結束後,曉雨和蘇晴在走廊裡對答案,越對越慌。“完了完了,數學最後一道選擇題,我好像選錯了!”蘇晴抓著頭發,一臉懊惱,“還有英語完形填空,那幾個空我都不確定……”
曉雨的心裡也沉甸甸的,她英語作文好像漏寫了一個要點,物理選擇題也有兩個拿不準。“說不定我們都對了呢?”她拍了拍蘇晴的肩膀,可自己的聲音卻沒什麼底氣。回到家,她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翻著課本,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她想起這兩個月的努力,每天早起背單詞,熬夜整理筆記,周末放棄看電影的時間去補數學,如果還是沒進步,怎麼辦?
接下來的幾天,曉雨總覺得心裡壓著塊石頭。上課的時候,她會忍不住盯著老師手裡的成績單,下課聽到同學議論排名,就趕緊躲開。周三下午的班會課,班主任抱著一摞成績單走進教室,曉雨的心跳得飛快,手心都出汗了。
“這次期中考試,咱們班整體進步很大,尤其是幾個同學,進步特彆明顯。”班主任笑著說,目光掃過全班,最後落在曉雨和蘇晴身上,“先公布年級前二十名的同學,大家掌聲鼓勵。”
曉雨的手緊緊攥著桌布,指關節都泛白了。她聽見班主任念出一個個名字,從第一名到第十九名,沒有她。蘇晴在旁邊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小聲說“沒事,咱們肯定進步了”,可曉雨的心裡卻越來越涼——難道真的白費功夫了?
“最後,還有一個驚喜。”班主任頓了頓,拿起最後一張成績單,臉上的笑意更濃了,“林曉雨,年級第十八名!”
教室裡瞬間安靜了一秒,然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曉雨猛地抬起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師,您……您說我嗎?”
“當然是你!”班主任把成績單遞給她,“你這次語文作文是年級最高分,物理也進步了二十多分,數學選擇題全對,非常棒!”
曉雨接過成績單,指尖觸到紙上的“18”,眼淚一下子就掉了下來。她想起那些早起的清晨,那些熬夜的夜晚,想起蘇晴陪她刷題的時光,想起爸媽悄悄放在她桌上的熱牛奶,原來所有的努力,真的會有回報。
蘇晴一把抱住她,激動地喊:“我就知道你可以!我這次也進步了,年級三十七名!”
班會結束後,曉雨拿著成績單,走在走廊裡,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她身上,暖暖的。文學社的社長迎麵走來,笑著說:“聽說你考了年級十八?厲害啊!我就說,你對文字的認真,用在學習上也一樣行!”
曉雨笑著點頭,心裡像灌滿了陽光。回到家,她把成績單遞給爸媽,爸爸接過成績單,反複看了好幾遍,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不錯不錯,看來文學社沒耽誤你學習,反而更有動力了!”媽媽端來剛燉好的排骨湯,把最大的一塊排骨夾給她:“快吃,補補腦子,下次繼續加油!”
晚飯時,曉雨看著爸媽欣慰的笑容,看著桌上冒著熱氣的飯菜,突然明白,所謂的“逆襲”,不隻是成績的提升,更是自己心態的成長。她不再是那個遇到困難就退縮的女孩,而是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平衡自己的熱愛和責任。
晚上,曉雨坐在書桌前,在筆記本上寫下:“十一月的風很涼,但努力的日子很暖。原來隻要朝著目標走,哪怕慢一點,也能靠近星星。”她合上筆記本,抬頭看向窗外,月亮亮得格外溫柔,好像在為她鼓掌。
接下來的日子,曉雨更加有動力了。她會在文學社活動後,抓緊時間補作業;會在周末和蘇晴一起去圖書館複習;會在遇到難題時,主動找老師請教。她知道,這次的逆襲隻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她,但她不再害怕——因為她明白,隻要努力,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十二月的第一天,曉雨收到了班主任遞來的一張獎狀,上麵寫著“學習進步之星”。她把獎狀貼在書桌前,看著上麵的字,又看了看筆記本上的小太陽,心裡充滿了力量。她想起學姐說的“文學點亮青春”,其實努力也能點亮青春,那些為了目標奮鬥的日子,都會成為最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