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文學社的“第一次投稿”_我的青春印記:曉雨成長紀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的青春印記:曉雨成長紀年 > 第十七章 文學社的“第一次投稿”

第十七章 文學社的“第一次投稿”(1 / 1)

第十七章文學社的“第一次投稿”

十二月的風裹著碎雪粒,打在教學樓的玻璃窗上,發出細碎的“沙沙”聲。林曉雨把揣在羽絨服口袋裡的稿子又往裡塞了塞,指尖觸到稿紙邊緣被反複折疊的折痕,像摸到了自己亂跳的心跳——那是她改了三版的短文《舊書裡的陽光》,寫的是圖書館裡那本夾著銀杏葉書簽的童話書,還有學姐留在頁邊的軟筆批注。

文學社的活動室在教學樓三樓最東邊,暖氣比彆的教室弱些,推門進去時,還能聞到空氣中飄著的墨香和舊書味。社長周學姐正坐在桌前整理稿件,陽光透過結著薄霜的窗戶,在她攤開的稿紙上投下淡淡的光斑。“曉雨來啦?稿子帶來了嗎?”周學姐抬頭笑,指尖還夾著一支紅筆,筆杆上纏著圈舊紅繩,和曉雨那本童話書裡學姐批注的字跡一樣,透著股溫軟的勁兒。

曉雨把稿子遞過去時,手還是忍不住抖了一下。稿紙是她特意從文具店挑的米黃色稿紙,邊角被她用指甲捋了好幾遍,生怕有褶皺。“學姐,我……我寫的是之前跟你說的那本舊童話書,不知道行不行。”她站在桌旁,羽絨服的拉鏈沒拉到底,露出裡麵印著小太陽的毛衣——那是蘇晴去年送她的生日禮物,說“寫東西的時候穿,心裡能暖點”。

周學姐接過稿子,指尖輕輕拂過稿紙,紅筆在手裡轉了個圈。她看得很慢,眉頭偶爾會輕輕皺一下,曉雨的心跳就跟著漏半拍,手指無意識地摳著羽絨服的袖口,把絨毛都摳出了幾根。活動室裡很靜,隻有窗外的風雪聲和周學姐翻頁的輕響,牆角的舊書架上,幾本泛黃的詩集被風吹得輕輕晃了晃。

“文字很乾淨,感情也真。”周學姐終於抬起頭,把稿子遞回來,紅筆在稿紙邊緣畫了個小小的圈,“但有個問題——你寫學姐的批注,隻說‘溫暖’,能不能再具體點?比如她的字是什麼樣的?有沒有哪句話讓你突然愣了神?”

曉雨接過稿子,目光落在那個紅圈旁的批注上:“細節是故事的‘小鉤子’,要能勾住讀者的眼睛。”她突然想起第一次翻開那本童話書時的場景——學姐寫在《小美人魚》那頁的“勇敢不是不害怕,是怕的時候還敢往前走”,字跡偏圓,末尾的“走”字收筆帶了個小彎鉤,像片輕輕垂著的柳葉。可她寫稿子時,卻隻籠統地寫了“批注很暖”,把最該留的“鉤子”丟了。

“我……我再改改可以嗎?”曉雨的聲音有點低,指尖捏著稿紙的邊角,生怕學姐說“不用了”。

“當然可以!”周學姐把紅筆遞給她,筆杆上的紅繩蹭過曉雨的指尖,“下周五之前交給我就行,彆著急,慢慢改,把你當時真正想到的、看到的寫出來就好。”

走出活動室時,雪下得大了些,一片片粘在曉雨的劉海兒上,很快化成了小水珠。她把稿子抱在懷裡,像抱著團易碎的暖光——原來投稿不是“寫完就行”,那些藏在記憶裡的小細節,才是讓文字活起來的關鍵。就像學姐留在童話書裡的批注,不是因為“溫暖”兩個字,而是那個帶彎鉤的“走”字,那個夾在頁間的銀杏葉,才讓她記了這麼久。

接下來的幾天,曉雨把稿子鋪在書桌的台燈下,改得格外認真。台燈是暖黃色的,照在稿紙上,把她寫的字都染得軟乎乎的。她想起那天在圖書館,陽光落在童話書的紙頁上,學姐的批注被照得有點透明,她特意湊近看,發現“走”字的彎鉤裡還藏著個小小的點,像顆沒化開的糖。這些細節,她都一筆一筆添進了稿子裡,筆尖在稿紙上劃得太用力,好幾次都把紙戳出了小窟窿,又趕緊用膠帶小心地粘好。

“曉雨,還沒睡啊?”媽媽端著杯熱牛奶進來,杯子放在桌角,冒著的白氣把稿紙上的字都熏得模糊了些,“彆熬太晚,明天還要上學呢。”

“快了媽,再改兩句就睡。”曉雨抬頭時,才發現台燈把媽媽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牆上,像個溫柔的保護罩。媽媽沒再多說,隻是幫她把窗戶關嚴了些,又把桌上的外套往她身邊推了推——那是爸爸昨天剛洗好的,還帶著陽光和洗衣粉的味道。

蘇晴也來幫她出主意。周末下午,蘇晴裹著厚厚的圍巾,揣著本筆記本跑過來,筆記本上記著她聽來的“寫作技巧”:“我姐說,寫細節的時候可以加感官描寫,比如你看學姐的批注時,有沒有聞到什麼味道?比如舊書的味道,或者窗外的桂花香?”

曉雨愣了愣,突然想起那天圖書館裡飄著的桂花香——隔壁教室的窗沒關,桂花的甜香混著舊書的油墨味,落在她翻書的指尖上。“對!還有桂花香!”她趕緊拿起筆,在稿紙上添了句“風從窗外溜進來,把桂花香揉進字裡,連‘勇敢’兩個字都沾了點甜”。蘇晴湊過來看,笑著拍了拍她的胳膊:“這下肯定能中!我都想再讀一遍了!”

第二次交稿時,雪已經停了,陽光透過玻璃窗,在活動室的地板上灑下長長的光斑。周學姐接過稿子,翻到那處寫“桂花香揉進字裡”的地方,眼睛亮了亮:“這個細節加得好,一下子就有畫麵感了。”曉雨站在旁邊,心裡的石頭落了一半,卻又多了點新的期待——這次,能被選上嗎?

等待的日子像浸在溫水裡的糖,慢得讓人著急。曉雨每天放學都會繞到教學樓一樓的公告欄前,公告欄上貼著校刊的征稿結果通知,紅底黑字的名單,她來來回回數了好幾遍,都沒找到“林曉雨”三個字。一開始她還安慰自己“可能還沒貼出來”,可連著等了四天,公告欄上的名單還是那些熟悉的名字,雪粒落在名單上,很快化成了水,把字跡暈得有點模糊。

“曉雨,你在這兒乾嘛呢?”蘇晴跑過來,手裡拿著個烤紅薯,熱氣從塑料袋裡冒出來,“我到處找你,數學老師留的卷子你忘拿了。”

曉雨指了指公告欄,聲音有點發悶:“我投稿的稿子,好像沒中。”她以為自己會哭,可話出口時,隻覺得心裡空空的,像被風吹走了什麼——那些在台燈下修改的夜晚,那些添進去的細節,那些期待的心情,好像都白費了。

蘇晴把烤紅薯塞到她手裡,暖乎乎的溫度透過塑料袋傳過來:“沒中就沒中唄,下次再投!你寫得那麼好,肯定是他們沒眼光!”她拉著曉雨的手往教室走,雪踩在腳下發出“咯吱”的響,“走,我陪你再改改,下次投更好的!”

曉雨低頭咬了口烤紅薯,甜糯的薯肉在嘴裡化開,眼淚卻突然掉了下來,砸在紅薯上,暈開一小片濕痕。她不是怕失敗,是怕自己寫的東西,根本沒人喜歡;怕學姐說的“細節是鉤子”,根本勾不住任何人。

第二天午休時,周學姐突然找到教室來,手裡拿著本嶄新的校刊,封麵上印著“冬雪號”三個字,還沾著淡淡的油墨香。“曉雨,你怎麼沒去拿校刊?”周學姐把校刊遞過來,翻到目錄頁,用紅筆圈出了“舊書裡的陽光——林曉雨”幾個字,“我還以為你早就去公告欄看了呢!”

曉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手指抖著接過校刊,目錄頁上的名字像顆小小的星星,在她眼前閃著光。“學姐,這……這是我的?”她翻到正文頁,看到自己寫的文字變成了鉛字,那些加進去的細節——帶彎鉤的“走”字,揉進字裡的桂花香,夾在頁間的銀杏葉——都清清楚楚地印在紙上,連她當時不小心多寫的一個頓號,都還在。

“當然是你的!”周學姐笑著揉了揉她的頭發,“上次公告欄貼的是初審名單,終審結果昨天才印在校刊上,我還以為你知道呢。”她指了指稿子裡的一句話,“你寫‘銀杏葉的脈絡像奶奶縫衣服的線,把故事縫在了一起’,這句話我特彆喜歡,審稿的老師也說,這個比喻很靈氣。”

曉雨抱著校刊,手指反複摩挲著鉛字,油墨的味道混著校刊紙的清香,讓她鼻子一酸。她想起那些改稿的夜晚,媽媽端來的熱牛奶,蘇晴記滿技巧的筆記本,還有學姐留在童話書裡的批注——原來那些看似微小的努力,真的會像種子一樣,慢慢發芽。

“曉雨!你真的中了!”蘇晴從外麵跑進來,手裡也拿著本校刊,臉上笑出了兩個小梨渦,“我剛在樓下看到,就趕緊給你搶了一本!”她湊過來看曉雨的稿子,指著“桂花香”那句,“你看你看,我幫你想的細節,真的印上去了!”

教室裡的暖氣很足,陽光透過窗戶,落在校刊上,把鉛字都染得暖融融的。曉雨把校刊抱在懷裡,突然看到教室後門站著個熟悉的身影——淺棕色的長發,背著那個繡著小雛菊的帆布包,是圖書館裡那本童話書的主人!學姐對著她揮了揮手,嘴角彎起的弧度,和她批注裡的字跡一樣溫柔。

放學後,曉雨和學姐走在校園裡,雪已經化了,路麵有點濕滑。“我就知道你能寫好。”學姐手裡也拿著本“冬雪號”校刊,翻到曉雨的稿子那頁,“你寫我批注裡的‘走’字帶彎鉤,我都沒注意自己有這個習慣呢。”

曉雨有點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要不是你當時的批注,我也寫不出這篇稿子。”

“是你自己的文字有溫度。”學姐把校刊合起來,遞給她一支軟筆,筆杆上纏著和周學姐那支很像的紅繩,“以後多寫,文字就像陽光,能暖到自己,也能暖到彆人。”

曉雨接過軟筆,指尖觸到筆杆上的紅繩,突然覺得心裡滿當當的。她把校刊和軟筆都放進書包裡,書包裡還裝著那本舊童話書,書頁間的銀杏葉書簽,好像也跟著沾了點鉛字的墨香。

晚上,曉雨把校刊放在書桌最顯眼的地方,又翻開筆記本,在新的一頁寫下:“今天,我的文字變成了鉛字。原來所謂的‘肯定’,不是等來的,是改了又改,把細節藏進字裡,慢慢等來的。以後,要寫更多有溫度的故事。”台燈的暖光落在字跡上,她仿佛能看到,那些藏在文字裡的陽光,正慢慢照亮未來的路。


最新小说: 禦座上的現代思維:拐跑權臣計劃 警局團寵:智商最低,破案最猛 蒙冤入獄後,我懲惡徒兌萬物! 七零嬌小姐隨軍,驚豔家屬院 棲賢大陸 蛻凡記 未婚妻把我當狗,卻不知我是魔帝傳人 修仙界路人女主 形形色色 煉獄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