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約的血性慢慢沉澱成了日常的底氣,學堂裡的讀書聲也日漸響亮。但寨子裡幾百張口要吃飯,打造武器、配製火藥更需要源源不斷的原料,光靠寨子周圍那點山田和狩獵,還有之前繳獲的那點物資,坐吃山空可不是辦法。
“必須把商路搞起來!”向拯民在同盟的第一次正式議事會上,提出了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們守著大山,有獸皮、草藥、木材,缺的是糧食、鹽巴、鐵料,還有銅!造‘雪魄炮’需要銅,以後造更多火器也需要銅!”
道理大家都懂,可以往各寨子都是小打小鬨,拿點山貨跟偶爾過來的行腳商人換些必需品,價格被壓得很低,還不穩定。如今五個寨子同盟,需求量大了,更需要一條穩定、安全的商路。
“以往我們寨子也派人出去賣過皮子,路上不太平,經常被山賊水匪搶,有時候連本都回不來。”黑水寨的老寨主歎著氣搖頭。
“所以,我們這次不能偷偷摸摸地去。”向拯民早有準備,“我們要組織一支像樣的商隊,打出我們同盟的旗號!帶上我們的貨物,也帶上我們的護衛!”
他看向巴勇:“巴勇,你從火器小隊和各寨挑選三十名好手,配備十支突火槍,組成商隊護衛隊,由你帶隊。”
他又看向覃玉:“覃姑娘,麻煩你統籌各寨,把我們能拿得出手的貨物集中起來——上等的獸皮、阿朵她們炮製的草藥、還有我們新做出來的那些小玩意兒。”
向拯民說的“小玩意兒”,指的是他利用現有材料,指導寨民們試製出來的兩種新奇東西:火柴和肥皂。
火柴做起來相對簡單,將小木梗一頭蘸上硫磺和磷粉(從火柴頭刮下來的,量很少,極其小心地使用)混合的易燃物,晾乾即成。雖然不如現代火柴好用,但比起火鐮火石,取火方便了何止十倍!
肥皂則是用豬油和草木灰水(含堿)一起熬煮、冷卻固化而成,去汙能力遠超傳統的皂角,還能加入艾草等草藥製成驅蚊皂。
這兩種東西成本不高,製作也不算太難,但勝在新奇實用,向拯民指望著它們能打開局麵,換回急需的物資。
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寨收集來的貨物在巴寨堆成了小山:油光水滑的貂皮、狐皮,捆紮整齊的藥材,一匣匣用油紙包好的火柴,一塊塊切割整齊、散發著淡淡草木清香的肥皂。
護衛隊的人選也確定了,都是各寨身手矯健、膽大心細的漢子,由巴勇統一指揮。那十支閃著烏光的突火槍,更是給了護衛隊十足的底氣。
出發前,向拯民看著整裝待發的商隊,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讓雪魄也跟著一起去!
“向大哥,這……雪魄它也去?”巴勇有些遲疑,帶著一頭老虎走商路,是不是太紮眼了?
“就是要紮眼!”向拯民拍了拍雪魄的腦袋,笑道,“雪魄就是我們同盟的活招牌,白虎戰神的名聲已經傳出去了,有它在,既能震懾沿途宵小,也能讓潛在的貿易夥伴更重視我們。而且,有它預警,你們路上也安全得多。”
雪魄似乎聽懂了是要出門,興奮地低吼一聲,用大腦袋蹭著向拯民,顯得躍躍欲試。
商隊出發這天,寨子裡的人都出來送行。十幾匹馱馬滿載貨物,三十名精悍的護衛前後照應,隊伍中間,那隻通體雪白、威風凜凜的巨虎格外引人注目。那麵繡著咆哮白虎的同盟旗幟,在隊伍前方迎風招展。
“一路小心!”
“早點回來!”
“換多點鹽和鐵回來啊!”
在眾人的叮囑和期盼中,商隊緩緩離開了巴寨,沿著崎嶇的山路,向著第一個目標——一個與覃家寨有些交情、位於巴東地區的小土司寨子進發。
一路上,果然如同向拯民所料,雪魄成了最有效的“通行證”和“護身符”。
沿途經過一些小的村寨,村民們看到商隊,先是警惕,但當他們看到隊伍中那頭神駿非凡的白虎,以及護衛們身上那股精乾之氣和那幾支顯眼的突火槍時,無不麵露驚容,議論紛紛。
“快看!是白虎!”
“真的是巴寨那邊傳說的白虎戰神!”
“他們打的旗子沒見過啊……”
好奇和敬畏,取代了敵意。商隊得以順利通過,甚至在一些村子補充飲水和食物時,村民們都顯得格外客氣。
巴勇嚴格按照向拯民製定的規矩,買賣公平,絕不擾民,有時還會用幾塊肥皂或者一包火柴,換取一些新鮮蔬菜或雞蛋,進一步贏得了沿途百姓的好感。“白虎商隊”的名聲,隨著他們的足跡,慢慢傳開。
然而,山林之中,總有不信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