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南府如同一張拉滿的弓,弦已經繃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東邊宜昌城百姓的慘狀,像鞭子一樣抽在每個人的心上。複仇的怒火和拯救同胞的決心,化作了高漲的士氣和瘋**練的動力。
軍營裡,從早到晚,殺聲震天。巴勇吼得嗓子冒煙,帶著步兵營的士兵們反複演練著衝鋒、格鬥、結陣。汗水浸透了土布軍裝,肌肉在極限訓練中酸痛顫抖,但沒人叫苦。他們都知道,多流一滴汗,戰場上就可能少流一滴血。
但向拯民很清楚,光靠勇氣和血性,填不平與流寇之間的人數差距,也撞不開宜昌的城牆。他手裡真正的王牌,是技術,是超越這個時代的火力。
他首先找到了阿鐵。如今的阿鐵,早已不是巴寨那個圍著火爐打轉的鐵匠頭子,而是掌管著施南府龐大軍工坊的總負責人,手下工匠過百,儼然一副大匠師的派頭。
“阿鐵,我們的‘雪魄炮’,現在有多少門了?”向拯民直接問道。
阿鐵抹了把臉上的煤灰,眼中閃著興奮的光:“向師傅,按照您改進的青銅鑄造法和加固法子,咱們現在有十門‘雪魄炮’穩穩當當!炮身更結實,射程也穩定在一百二十步(約180米)左右!就是炮彈還得用實心鐵球,您說的那個***(爆破彈),裡麵的火藥延時和鑄鐵殼子還沒完全弄利索,怕炸膛。”
十門!這已經是傾儘目前銅料儲備和工匠心血的成果了。向拯民點點頭:“十門暫時夠用了。實心球就實心球,用來轟城牆、砸陣型,一樣夠勁!立刻把這十門炮編成獨立的‘炮隊’,挑選最沉穩、識數、膽子大的士兵進去,由你親自負責訓練他們操炮!”
“是!”阿鐵挺起胸膛,感覺重任在肩。
炮隊的建立,是向拯民軍事改革的重要一步。他不再將火炮簡單地視為守城武器,而是要將其作為一支可以伴隨步兵機動的進攻性力量。他親自為炮隊製定了訓練大綱:快速架設、瞄準、裝填、發射,以及……與步兵的協同。
“步炮協同”,這個對明末軍隊來說完全陌生的概念,被向拯民提上了日程。他召集巴勇和炮隊的骨乾,在地上用石子樹枝擺出簡易的沙盤。
“你們看,”向拯民指著沙盤,“當我們的步兵向前衝鋒時,炮隊不能閒著,也不能亂開火,免得誤傷自己人。炮火要在步兵前麵,為他們掃清障礙,轟擊敵人的弓箭手和密集陣型。等步兵接近敵人了,炮火就要延伸,或者轉向轟擊敵人的側翼和後方,阻止他們增援……”
他講得深入淺出,巴勇和阿鐵等人聽得似懂非懂,但又覺得豁然開朗。原來火炮還能這麼用!不是擺在城頭上當個固定樁子!
於是,訓練場上出現了新的景象。步兵營發起衝鋒演練,炮隊則在後方測算距離,調整射角,進行模擬射擊(不裝實彈)。一開始配合得磕磕絆絆,要麼炮火“覆蓋”了步兵的前進路線,要麼步兵衝得太快脫離了炮火支援範圍。但在向拯民不厭其煩的糾正和一次次演練下,默契慢慢形成。
與此同時,火器營的裝備也迎來了升級。之前製造的突火槍,雖然威力不俗,但畢竟是滑膛槍,精度有限。向拯民早就畫出了線膛槍的草圖(在槍管內刻上來複線,使子彈旋轉,提升精度和射程),隻是工藝要求太高,一直沒能量產。
這次,在充足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下,阿鐵帶著工匠中的佼佼者,經過無數次失敗,終於成功拉製出了帶有簡易來複線的槍管!雖然效率低下,成品率不高,但還是艱難地造出了第一批二十支“線膛槍”!
試射那天,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同樣是百步距離,滑膛槍能打中人體大小的目標就算不錯,而線膛槍竟然能精準地命中腦袋大小的木靶!精度提升了何止兩倍!
“神了!真是神了!”巴勇愛不釋手地撫摸著一支線膛槍烏黑的槍身,“有了這寶貝,老子專挑他們當官的打!”
憑借著改良的火炮和新式的線膛槍,向拯民將火器營的規模擴大到了五百人!這五百人,是從全軍乃至同盟各寨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不僅要求身體強健,更要求頭腦靈活,能熟練掌握火器操作和簡單的戰術指令。他們裝備著最新的線膛槍和部分精良的滑膛槍,成為了向拯民手中最鋒利的尖刀。
軍營裡的變化,自然也引起了雪魄的注意。它似乎對那轟鳴的炮聲格外感興趣。每次炮隊實彈訓練,它都會跑到附近的安全高地,蹲坐下來,饒有興致地看著那沉重的“雪魄炮”噴吐出火焰和濃煙,將遠處的土坡或者廢棄房屋轟得碎石飛濺。
它並不害怕那巨大的聲響,反而,當炮聲響起時,它會跟著炮聲的節奏,仰頭發出一聲聲低沉而充滿力量的咆哮!
“轟——!”
“嗷嗚——!”
“轟——!”
“嗷嗚——!”
炮聲與虎嘯,在山穀間交織回蕩,形成了一種奇特的、令人血脈賁張的協奏曲。
起初,士兵們還被這突如其來的虎嘯嚇了一跳。但很快,他們就習慣了,甚至喜歡上了這種伴奏。他們覺得,這仿佛是圖騰祖靈在為他們助威,在回應著他們駕馭的雷霆之力!
不知是誰先喊出來的:“虎嘯炮鳴,戰無不勝!”
這個口號迅速在軍中流傳開來。士兵們堅信,有白虎戰神相伴,有雷霆火炮開路,他們必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種強烈的信念和榮譽感,在軍中油然而生。
覃玉也沒有閒著。她知道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她為炮隊專門配備了由騾馬和民夫組成的“彈藥運輸隊”,確保炮彈和火藥能夠跟上部隊的機動。同時,她協調各方,為即將出征的軍隊準備了足夠消耗半個月的糧草和各類軍需物資。
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並初步具備了“步炮協同”作戰理念的新式軍隊,在施南府悄然成型。
向拯民站在點將台上,看著下方軍容嚴整的部隊,看著那一門門泛著青銅冷光的“雪魄炮”,看著士兵們眼中燃燒的戰意,再聽到身邊雪魄那與炮聲相和的威猛咆哮,心中豪情萬丈。
這支軍隊,不再是為了守護一寨一地的鄉兵,而是他實現“拯民”理想,在這亂世中劈波斬浪的利劍!
劍鋒所指,便是宜昌!便是那些荼毒生靈的流寇!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銳利如鷹,掃過全場,聲音通過簡單的鐵皮喇叭傳遍校場:
“全軍聽令!休整三日,檢查軍械!三日後,兵發宜昌,討逆安民!”
“討逆安民!”
“虎嘯炮鳴,戰無不勝!”
震天的怒吼,伴隨著雪魄石破天驚的咆哮,直衝雲霄,宣告著一支可怕力量的崛起,也預示著宜昌城下的流寇,即將迎來他們未曾想象的雷霆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