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優哉遊哉地朝著戶部衙門的方向走去,感覺今天的陽光,格外的明媚。
至於昨夜酒後失言可能帶來的那點潛在風險?
早已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
眼下,看著計劃一步步順利推進,才是最重要,最讓人開心的事情。
……
禦書房內,檀香嫋嫋。
卻驅不散那股無形的威壓。
朱元璋端坐於禦案之後,麵色沉靜如水,目光深邃,仿佛在等待著什麼。
毛驤悄步而入,躬身低語:“陛下,秦王、晉王、周王等諸位殿下,已於宮外候旨。”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閃,臉上露出一抹難以捉摸,混合著審視與冷厲的正色。
他微微頷首,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讓他們進來吧。”
“宣——”
“秦王、晉王、周王……覲見!”
隨著司禮太監悠長的唱喏聲,以秦王朱樉為首,數位身著親王常服的皇子魚貫而入。
他們臉上或多或少都帶著一路風塵和得知太子病重後的憂慮。
進入這莊嚴肅穆的禦書房後,更是屏息凝神,不敢有絲毫怠慢。
“兒臣等,叩見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齊刷刷地跪倒在地,行大禮參拜。
禦案之後,一片沉默。
朱元璋並未像往常那樣立刻讓他們起身。
而是用那雙銳利如鷹隼的眸子,緩緩掃過底下每一個兒子的頭頂。
仿佛要透過他們的脊背,看穿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這異樣的沉默,讓跪在地上的諸位親王心中不由得打起了鼓。
不知道父皇此舉是何用意。
氣氛一時間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良久,朱元璋才緩緩起身,踱步到他們麵前,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這群跪伏在地的兒子們。
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沉重,仿佛蘊含著千鈞重量的意味:
“看到你們在這個時候,能趕到京城,咱……心裡很欣慰。”
他頓了頓,目光如同實質般壓在眾人身上。
“這說明,咱平日裡對你們的教誨,你們還算記在了心裡。”
“知道什麼是輕重緩急,什麼是……兄弟之情,君臣之分!”
這番話,如同雲山霧罩!
讓底下的秦王、晉王等人聽得一頭霧水,麵麵相覷,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錯愕與不解。
他們匆忙趕來,主要是因為聽聞大哥朱標病重,心中擔憂。
加之得知老四朱棣似乎早已抵京,生怕來得晚了顯得不夠關切,這才快馬加鞭。
至於父皇這番話裡更深層的“欣慰”和“記在心裡”從何談起,他們完全摸不著頭腦。
畢竟,雖然燕王提前抵達的消息他們有所耳聞。
但具體細節和其中隱含的凶險,他們此刻還一無所知。
朱元璋將他們臉上的困惑儘收眼底。
心中冷笑,卻並不點破。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要讓這群兒子們自己去發現,去體會,去警醒!
他沒有再繼續這令人費解的讚許,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都起來吧。”
“謝父皇!”
眾皇子這才如蒙大赦,暗暗鬆了口氣,紛紛站起身來,但心中的疑雲卻更濃了。
然而,朱元璋接下來的吩咐,更是讓他們猝不及防,驚愕萬分。
“你們一路辛苦,先去……看看燕王吧。”
朱元璋的語氣平淡無波,仿佛隻是在安排一件尋常小事,說完便轉過了身,負手望向牆上的輿圖,不再看他們。
“去看……四弟(四哥)?”
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等人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他們火急火燎地趕回京城,是因為聽說大哥病重,於情於理,覲見父皇之後,首要之事都應該是去東宮探視大哥才對!
為何父皇卻讓他們先去看燕王?
燕王怎麼了?
難道他也病了?
還是……
種種猜測瞬間湧上心頭。
結合剛才父皇那番意味深長卻不明所以的話,一股不安的預感悄然在所有皇子心中蔓延開來。
他們隱約感覺到,金陵的氣氛,似乎比他們想象的還要複雜和微妙。
但看著父皇那已然背過去,透著不容置疑意味的身影,沒有人敢出聲詢問。
眾人隻得壓下滿腹的驚疑,再次躬身,齊聲道:“兒臣等……遵旨。”
帶著一肚子的困惑與隱隱的不安,諸位親王依次退出了禦書房。
陽光照在他們華貴的親王袍服上,卻驅不散那籠罩在心頭的迷霧。
父皇反常的態度,以及那道先去探視燕王的奇怪旨意,都像一根根無形的線,牽引著他們。
將所有的疑問,都指向了那座此刻不知是何光景的燕王府。
或許,正如他們所隱隱預感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