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姐,昌阿公,你們來了!”
“我去年中舉後,就申請來交易署做事……”
本來是想著留在盛京的交易署,後來因為泉州缺人,便跟了過來。
因為他也想要瞧瞧,他生命裡的那束光,最初出現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模樣。
時念笑著點了點頭,想起當年他當年的模樣。
如今……
竟也成了守護公平的署員。
時念的眼中滿是欣慰:
“做得好,漁民們有你幫忙,我們也更放心了。”
正說著,頭發花白的李伯捧著十斤鯧魚過來,王思哲麻利稱重算錢,遞過去一百文。
“李伯,您點點,十斤鯧魚,一百文。”
李伯接過錢,笑得眼角皺成褶:“不用點!有你在,錯不了!”
他對時念感慨:“我這老骨頭,終於能靠捕魚給孫子買糖吃了!”
交易署裡笑聲此起彼伏,漁民們有的商量買蒙學班筆墨,有的說添新衣裳,曾被壓得抬不起頭的模樣,早已被舒展取代。
昌阿公拄著拐杖轉了一圈,看著賬本上的記錄、漁民手裡的銅錢,渾濁的眼睛裡閃著光。
“好,好啊,這樣才像泉州灣該有的樣子。”
離開交易署,眾人往蒙學班走。
蒙學班設在蘇家舊宅旁的小院,是陳立威特意修繕的。
院裡種著桂樹,和盛京怡紅院的遙相呼應。
剛到門口,就聽見清亮的讀書聲: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
推開門,十幾個孩子坐在青石桌前,握著木筆跟著老秀才念書。
老秀才停下課,笑著介紹:
“這些都是漁民的孩子,以前沒錢上學,現在蒙學班免費還有先生教,都是托了時老板和交易署的福。”
孩子們好奇地圍過來,陳阿牛的兒子陳鐵蛋舉著紙跑到時念麵前:
“小小姐,您看我寫的字!”
紙上歪歪扭扭寫著“公平”“正直”,墨汁還沒乾。
“鐵蛋寫得真好!”
時念蹲下摸他的頭,“以後想當幫百姓做事的官嗎?”
鐵蛋用力點頭:“想!老夫子說,時爺爺就是幫百姓的好官,我也要像他一樣!”
老秀才引著眾人往院角走,那裡設了“時舟紀念角”。
牆上掛著時舟當年“走私揭發信”的抄本,旁邊擺著舊毛筆。
還有幾幅孩子們畫的“時爺爺保護漁民”的畫,稚嫩筆觸裡滿是崇敬。
“老夫每天給孩子們講時主簿的事,”
老秀才指著揭發信:
“老夫也想讓他們知道,做人要正直,要敢為百姓說話,哪怕難,也不能退。”
有個小女孩怯生生地問:“夫子,時爺爺當年不怕壞人嗎?”
老秀才蹲下,溫柔摸她的頭:
“怕啊,但他更怕漁民們沒飯吃,怕泉州灣被壞人占了。”
“因為正直的人,心裡裝著彆人,就不怕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