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正支起糖畫擔子,見陸襄過來,連忙停下手裡的活。
“咱們小陸襄來啦?這福字我得貼在糖畫擔上,保準今年生意興隆!”
巷子裡的百姓都熟悉陸襄,有的接過福字就往門上貼,有的塞給她塊糖,陸襄的小兜裡很快就裝滿了。
她依舊跑得歡,旗袍裙擺掃過積雪濺起雪粒,也不在意。
時念站在院門口看著,淺醉和晚晴已收拾好拜會的年禮。
淺醉繡的“海晏河清”帕子、晚晴整理的《藍星故事集》增補本,還有吳嬸剛蒸的芝麻糖,都裝在精致食盒裡。
“該去永安侯府了,彆讓侯爺等久了。”
三人坐著馬車往侯府去,車簾掀開時,能看見街麵的熱鬨。
穿新衣的孩童追著跑,賣年貨的攤販吆喝著,空氣裡飄著糖瓜的甜香。
到了侯府門口,管家早已等候。
引著她們穿過栽滿臘梅的回廊,李睿正坐在書房裡,案上攤著本《泉州府誌》。
“阿念來了,快坐。”
李睿笑著起身,指了指桌上的木盒:
“這是給暖夏和阿福的年禮,裡麵是塊赤金長命鎖,還有些安胎補品,都是老字號的東西。”
時念接過木盒連聲道謝,李睿又道:
“泉州蘇氏舊宅我也讓人重新修繕了一遍,開春天氣暖和些,你若是想去泉州小住,也行。”
“宅子裡的老物件我都妥善收著,等你去了再清點。”
這話讓時念心裡一暖,淺醉在旁補充:
“念姐,若是你想回去告慰老爺和夫人,盛京這邊我們能看好。”
李睿笑著附和:“如今你們倒也是能撐起來了。”
拜彆李睿,時念又帶著淺醉、晚晴去了順天府。
陳立威剛送走拜年的同僚,見她們來,連忙請進書房,桌上還擺著文盛之會的初步安保方案。
“時老板來得正好,我正想跟你確認使臣接待的安保細節。”
陳立威展開方案,指著路線圖:
“十四國公使分三批進京,北徐、西疆走西門,滇國、小倭走南門,高麗、西域走東門,每批派十名差役護送,驛館周圍加派錦衣衛巡邏。”
“你們怡紅院作為主要展示點,我會安排五名差役常駐,應對突發情況。”
時念湊過去仔細瞧了瞧,發現已經部署的十分完善,但也提了一點自己的意見。
“使臣裡有西疆牧民代表,怕他們不習慣盛京氣候,能不能在驛館備些禦寒的薑湯?”
“還有使臣忌羊肉,飲食上得提前跟驛館交代清楚。”
“還是你細心!”
陳立威執筆記錄下來,邊寫邊問:
“我會命人去將每個國家使臣的飲食禁忌、習俗偏好都列好,然後讓順天府的人跟驛館、怡紅院兩邊對接,保證不出錯。”
晚晴連忙拿出紙筆,把這些細節記下來,說回去整理成“使臣接待須知”,分發給院裡的夥計。
等回到怡紅院,已是午後,陸襄還在巷口跟孩童們玩鬨,兜裡的糖撒了一地也笑得開心。
吳嬸正扶著暖夏在院裡散步,見時念回來,笑著招呼:
“剛煮了些甜湯,快過來喝點暖暖身子。”
初二的晨光剛漫過窗欞,怡紅院就熱鬨起來。
時念和喬章林坐在堂屋的八仙桌前,麵前攤著厚厚的“各國使臣接待清單”。
喬章林手裡拿著鴻臚寺送來的使臣名冊,逐一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