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過後,銀杏巷的風終於褪去了冬日的凜冽,裹著幾分軟乎乎的暖意,悄悄鑽進巷子裡的每一個角落。林夕是被窗台上的鳥鳴叫醒的——幾隻麻雀落在畫室的窗沿上,歪著腦袋啄食她昨天撒的小米,嘰嘰喳喳的叫聲混著晨光,把整個屋子都襯得亮堂起來。
她揉著眼睛坐起身,雪團早已蹲在窗邊,尾巴尖隨著鳥鳴的節奏輕輕晃動,粉粉的鼻尖幾乎要貼到玻璃上,顯然正和窗外的麻雀“對峙”。林夕笑著走過去,推開窗戶的瞬間,一股混著草木清香的風湧了進來,帶著巷口老銀杏樹抽芽的淡綠氣息,瞬間驅散了殘存的睡意。
“今天倒是起得早。”林夕撓了撓雪團的下巴,目光望向巷口——老銀杏樹的枝椏間已經綴滿了嫩黃的新芽,陽光透過葉片的縫隙灑下來,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張嬸正提著菜籃從巷口走過,菜籃裡裝著剛買的春筍,翠綠的筍尖還沾著露水;不遠處,幾個孩子正圍著李爺爺,手裡舉著彩色的紙鳶骨架,嘰嘰喳喳地討論著要畫什麼圖案。
“看來今天巷子裡有熱鬨。”林夕心裡一動,快速洗漱完,換上一件淺綠色的針織衫,抓起畫板就往外走。剛走到院門口,就看見王奶奶端著一個竹篩子從對麵走來,篩子裡曬著剛采的蒲公英,嫩黃的花盤在陽光下亮晶晶的。
“小夕,要不要嘗嘗新曬的蒲公英茶?”王奶奶笑著招手,把竹篩子往她麵前湊了湊,“春天喝這個敗火,我昨天剛采的,還新鮮著呢。”
“謝謝您王奶奶,我正好想喝點清潤的。”林夕接過王奶奶遞來的一小包茶葉,指尖觸到乾燥的蒲公英,帶著陽光的溫度。她想起去年春天,王奶奶也是這樣,給巷子裡每家都送了蒲公英茶,還教大家用蒲公英煮水洗臉,說能祛春痘。
“對了,你快去巷口看看,李爺爺正帶著孩子們做紙鳶呢。”王奶奶指了指巷口的方向,眼裡滿是笑意,“每年春分,李爺爺都要教孩子們做紙鳶,說是‘放掉晦氣,迎來福氣’,今年你也來湊個熱鬨?”
林夕眼睛一亮,連忙點頭:“我這就去!”她抱著畫板往巷口走,剛拐過彎,就看見老銀杏樹下圍了一圈人——李爺爺坐在小馬紮上,手裡拿著竹篾,正熟練地彎出紙鳶的骨架;陳老板蹲在旁邊,幫忙裁剪著彩色的宣紙;幾個孩子趴在石桌上,手裡拿著蠟筆,在宣紙上塗塗畫畫,有的畫小金魚,有的畫花蝴蝶,還有的畫了一隻圓滾滾的橘貓,看起來像極了雪團。
“小夕來啦!”李爺爺最先看到她,舉起手裡的竹篾笑著打招呼,“快來看看,孩子們正給紙鳶畫圖案呢,你要不要也畫一個?”
林夕走過去,看著石桌上的宣紙,心裡瞬間有了主意。她拿起一支細毛筆,蘸了點淡墨,又調了些嫩黃色的顏料,在一張空白的宣紙上輕輕勾勒起來——先畫老銀杏樹的枝椏,再在枝椏間添上幾片嫩綠的新葉,最後在樹底下畫了一個小小的身影,正舉著紙鳶往天上望,旁邊還蹲著一隻小貓,尾巴高高翹起,像是在追著紙鳶跑。
“哇!林姐姐畫的是銀杏巷!”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湊過來看,眼睛亮晶晶的,“這個舉紙鳶的人是林姐姐嗎?旁邊的小貓是雪團!”
林夕笑著點頭,剛想說話,就聽見身後傳來熟悉的腳步聲。她回頭,看見晨光穿著一件淺灰色的風衣,手裡提著一個紙袋,正站在不遠處看著她,眼裡帶著溫柔的笑意。“看來我來的正好,趕上了你們的紙鳶大會。”
“你怎麼來了?”林夕有些驚喜,她昨天跟晨光說巷子裡要做紙鳶,沒想到他真的抽時間過來了。
“今天公司沒什麼事,就想著過來陪你。”晨光走到她身邊,把紙袋遞給她,“給孩子們帶了些彩色膠帶和貼紙,還有你喜歡的草莓蛋糕。”
孩子們一聽到“貼紙”,立刻圍了過來,嘰嘰喳喳地要晨光分給他們。晨光笑著拿出貼紙,分給每個孩子幾張,還幫他們把貼紙貼在紙鳶的邊角上,瞬間讓紙鳶變得更精致了。李爺爺看著這一幕,笑著對陳老板說:“你看這倆孩子,多般配。”陳老板點點頭,眼裡滿是讚同。
林夕看著晨光和孩子們互動的模樣,心裡暖暖的。她低頭繼續畫紙鳶,晨光則站在她身邊,幫她遞顏料、洗毛筆,偶爾還會提出一些小建議——“可以在樹葉上加點露珠,會更生動”“小貓的尾巴可以再翹一點,更有活力”。在他的提醒下,紙鳶上的圖案漸漸變得豐滿起來,老銀杏樹的枝椏間仿佛真的有風在流動,舉紙鳶的小人也像是要從紙上走下來一樣。
“好了!”林夕放下毛筆,滿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李爺爺湊過來看了看,忍不住讚歎:“小夕這畫技真是越來越好了,把咱們銀杏巷的春天都畫在紙鳶上了,等會兒放上天,肯定是最特彆的一個。”
陳老板也笑著說:“我這就去幫你把紙鳶固定好,保證飛得又高又穩。”他拿起林夕畫好的宣紙,小心翼翼地粘在竹篾骨架上,又用細麻繩係好引線,動作熟練得像是做過無數次。
不一會兒,所有的紙鳶都做好了。李爺爺拿著一個畫著金魚的紙鳶,走到巷口開闊的地方,對孩子們說:“放紙鳶要順著風跑,等紙鳶飛起來了,再慢慢放線,記住了嗎?”孩子們齊聲應著,紛紛拿起自己的紙鳶,跟著李爺爺往巷口跑。
林夕也拿起自己的銀杏巷紙鳶,晨光幫她拿著線軸,兩人一起往風大的地方走。“我好久沒放過紙鳶了,不知道能不能放起來。”林夕有些緊張,手裡緊緊攥著紙鳶的邊角。
“彆擔心,有我呢。”晨光笑著說,他接過紙鳶,對林夕說:“你拿著線軸,等我喊‘跑’,你就往前跑,慢慢放線。”林夕點點頭,雙手握住線軸,眼睛緊緊盯著晨光手裡的紙鳶。
“跑!”晨光一聲令下,林夕立刻往前跑,手裡的線軸慢慢轉動,線一點點被放出去。風正好順著她的方向吹過來,紙鳶瞬間被風吹起,帶著銀杏巷的圖案,一點點往天上飛。林夕看著紙鳶越飛越高,心裡又激動又開心,忍不住加快了腳步,手裡的線軸轉得更快了。
“慢一點,彆跑太快,小心摔倒。”晨光追上來,輕輕拉住她的胳膊,幫她調整線軸的速度,“你看,這樣慢慢放線,紙鳶就不會掉下來了。”在晨光的幫助下,紙鳶漸漸穩定下來,在天上穩穩地飛著,嫩黃色的銀杏葉圖案在藍天下格外顯眼,引得巷子裡的人都抬頭觀看。
“林姐姐的紙鳶飛得好高!”孩子們圍過來看,眼裡滿是羨慕。林夕笑著把線軸遞給一個小姑娘:“你也來試試?”小姑娘開心地接過線軸,在晨光的指導下,慢慢放著線,臉上滿是興奮的笑容。
晨光走到林夕身邊,輕輕握住她的手:“你看,你的紙鳶把銀杏巷的春天帶到天上去了。”林夕抬頭看著天上的紙鳶,又看了看身邊的晨光,看著巷子裡熱鬨的場景——李爺爺正在教一個小男孩調整線軸,陳老板拿著相機給天上的紙鳶拍照,王奶奶坐在石凳上,手裡拿著針線,正在給孩子們縫補被風吹破的紙鳶邊角,心裡忽然覺得無比幸福。
中午的時候,大家都累了,王奶奶提議一起在巷口吃午飯。張嬸回家燉了春筍排骨湯,李爺爺炒了一盤香椿炒蛋,陳老板從店裡拿來了剛買的饅頭和鹹菜,林夕則把晨光帶來的草莓蛋糕拿出來,分給孩子們吃。大家圍坐在石桌旁,一邊吃著午飯,一邊聊著天,陽光透過銀杏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溫暖又愜意。
“小夕,你上次的畫展很成功啊,我聽我兒子說,報紙上都報道了。”張嬸喝了一口排骨湯,笑著對林夕說,“他還說,等周末要帶孫子來銀杏巷看看,說是想看看畫裡的老巷子到底長什麼樣。”
“是啊,我女兒也說要來看。”陳老板也跟著說,“上次展覽結束後,好多人來我店裡問銀杏巷的位置,還有人想在這裡租房子,說是喜歡這裡的氛圍。”
林夕聽了,心裡滿是成就感。她看著巷子裡的人,看著天上還在飛的紙鳶,忽然想起剛搬來銀杏巷的時候——那時候她還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是巷子裡的人給了她溫暖和支持,讓她重新找回了對畫畫的熱愛,也讓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對了,小夕,我有個想法。”李爺爺放下筷子,認真地對林夕說,“咱們銀杏巷這麼美,又有這麼多溫暖的故事,你不如再辦一次畫展,就叫‘銀杏巷的春夏秋冬’,把咱們巷子裡的四季都畫下來,讓更多人知道咱們銀杏巷的美。”
“我也覺得好!”王奶奶立刻附和,“到時候我們大家一起幫忙,我給你們做點心,張嬸給你們做飯,陳老板負責宣傳,肯定能辦得比上次更成功。”
林夕看著大家期待的眼神,心裡滿是感動。她轉頭看了看晨光,晨光輕輕點了點頭,眼裡滿是鼓勵。“好!”林夕笑著答應,“我一定會好好畫畫,把銀杏巷的四季都畫下來,讓更多人知道這裡的美,知道這裡的溫暖。”
吃完飯,大家一起收拾好碗筷,又繼續放起了紙鳶。林夕和晨光一起坐在石凳上,看著天上的紙鳶,手裡握著對方的手,心裡滿是甜蜜。“你說,我們的紙鳶會不會飛到天上去,把我們的願望帶給星星?”林夕輕聲問。
晨光笑著說:“會的。我的願望是,以後的每一個春天,都能陪你在銀杏巷放紙鳶,每一個夏天,都能陪你在河邊寫生,每一個秋天,都能陪你看銀杏葉飄落,每一個冬天,都能陪你看雪落滿巷口。”
林夕靠在晨光的肩膀上,看著天上的紙鳶,眼裡滿是幸福的淚水。她知道,她的願望也和晨光一樣——她想一直留在銀杏巷,和晨光一起,和巷子裡的鄰居們一起,度過每一個春夏秋冬,用畫筆記錄下這裡的每一個溫暖瞬間,讓銀杏巷的故事,永遠流傳下去。
夕陽西下的時候,紙鳶漸漸被收了回來。孩子們把自己的紙鳶小心翼翼地折好,說要帶回家掛在牆上,每天都能看到。李爺爺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模樣,笑著說:“明年春分,我們再一起做紙鳶,放紙鳶,好不好?”孩子們齊聲應著,聲音清脆得像春天的鳥鳴。
林夕和晨光一起走回畫室,雪團跟在他們身後,時不時停下來嗅一嗅路邊的花草,尾巴高高翹起,看起來很開心。回到畫室,林夕把今天畫的紙鳶掛在牆上,和之前畫的《銀杏巷四季》放在一起。晨光幫她燒了熱水,泡了兩杯蒲公英茶,兩人坐在沙發上,看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喝著熱茶,聊著天。
“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在銀杏巷見麵嗎?”林夕忽然問。
晨光想了想,笑著說:“當然記得,你當時在畫巷口的老槐樹,我不小心打擾了你,你還瞪了我一眼。”
林夕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你是誰,還以為你是來旅遊的遊客。”
“後來呢?”晨光追問,眼裡帶著笑意。
“後來我知道你是晨光,是那個很厲害的CEO,我還以為你不會再來銀杏巷了。”林夕說,“沒想到你後來又來了,還幫我修好了畫架,還陪我一起去寫生。”
晨光握住她的手,輕輕捏了捏:“我第一次來銀杏巷,就覺得這裡很特彆,後來見到你,就更覺得這裡有吸引力了。林夕,謝謝你,讓我找到了除了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東西。”
林夕看著他,心裡暖暖的。她知道,晨光說的“更重要的東西”,就是這裡的溫暖,是他們之間的感情。她靠在晨光的肩膀上,看著牆上的紙鳶,看著身邊的雪團,輕聲說:“晨光,我想一直留在銀杏巷,用畫筆記錄這裡的每一個春夏秋冬,記錄我們的故事。”
晨光緊緊握住她的手,在她的額頭輕輕吻了一下:“好,我們一起留在這,一起書寫屬於我們的故事。”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巷口的紅燈籠亮了起來,暖紅的光透過窗戶,照在林夕和晨光的身上,也照在牆上的紙鳶上。紙鳶上的銀杏巷,有春天的新葉,有舉著紙鳶的小人,有可愛的小貓,畫外的銀杏巷,也一樣——有溫暖的人,有甜蜜的愛情,有永遠說不完的溫暖故事。
林夕知道,以後的每一個春天,每一個四季,她都不會再孤單。因為她有晨光,有銀杏巷的鄰居們,有熱愛的畫筆,還有一個充滿溫暖和愛的家。而她,會繼續用畫筆,把這些溫暖和愛,一點一點地記錄下來,讓銀杏巷的故事,永遠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