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賢卿說得對_逃生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逃生三國 > 第11章 賢卿說得對

第11章 賢卿說得對(1 / 2)

汴梁春寒料峭,紫宸殿的銅鶴香爐吞吐著龍腦香,卻驅不散殿內的肅殺之氣。趙禎握著《論語》批注的手微微發顫,眼前跪著的少年正是包拯的親侄子包勉——半月前他繞過開封府,直接下旨召這孩子入宮伴讀。

"陛下可知,"殿外驚雷炸響,包拯玄色官袍上還沾著雨水,一步一叩撞開殿門,"您一道口諭,險些要了臣嫂半條命!"他鐵麵染著寒霜,烏紗帽上的長翅隨著劇烈喘息晃動,"嫂娘臥病在床,以為是包勉犯了死罪,當場昏厥!"

趙禎霍然起身,禦案上的朱砂筆滾落:"包卿誤會了!朕隻是見包勉聰慧,想......"

"想試探臣的私心?"包拯猛地扯開官服前襟,露出內裡打滿補丁的中衣,"臣七歲喪母,是嫂娘用米湯把臣喂活!如今您不經臣手召走包勉,與謀人性命何異!"他腰間的龍頭鍘紋玉佩撞在青磚上,發出清越卻刺耳的聲響。

殿內文武百官屏息噤聲。趙禎望著包拯通紅的眼眶,忽然想起三年前包拯在黃河決堤時,也是這樣紅著眼眶連審十七日貪官。此刻少年包勉跪在一旁瑟瑟發抖,懷裡還緊緊抱著未寫完的課業。

"朕......朕不知包卿家中......"趙禎喉頭發緊,突然想起包拯每日寅時上朝,申時又回開封府斷案,從未提過家中有需要侍奉的長輩。

"陛下若要英才,"包拯突然重重叩首,額角撞出血痕,"臣願舉薦天下飽學之士!但求陛下收回成命,放包勉回家!"

雨聲愈發急促。趙禎望著地上蜿蜒的血跡,忽然想起自己幼年喪母,由太後撫養長大的歲月。他快步走下玉階,親自扶起包拯:"是朕孟浪了!即刻命太醫隨包卿回府,朕......朕也親自去給老夫人賠罪!"

當趙禎的龍輦停在包府門前時,簷下的紙燈籠在風雨中搖晃。他捧著太醫院的名貴藥材跨過門檻,正聽見內室傳來包嫂虛弱的聲音:"勉兒沒事就好......可彆衝撞了陛下......"

趙禎的腳步頓住,回頭看向跟在身後的包拯。隻見那素來鐵麵無情的禦史中丞,此刻正望著內室方向,抬手悄悄抹了把臉。

雨幕將包府中庭澆得白茫茫一片,青石板上積起的水窪倒映著趙禎明黃龍袍的殘影。包拯撐著廊柱緩緩起身,額角被門檻磕出的血痕還在滲血,與簷角滴落的雨水混在一起,在粗布衣襟洇出深色痕跡。

趙禎捧著太醫院的藥箱僵在廊下,鎏金箱角硌得掌心生疼。方才他帶著禦醫疾步入院時,正撞見包拯跪在昏迷的嫂子床前,將頭埋在布滿補丁的被褥間,那從未有過的慌亂模樣,此刻還刺得他眼眶發燙。

"陛下既知臣嫂如母,"包拯忽然抬起頭,雨水順著他棱角分明的下頜線墜落,眼底翻湧的怒潮幾乎要衝破鐵麵,"為何還要......"話音戛然而止,兩人的目光在雨簾中轟然相撞。

趙禎本能地後退半步,後背撞上雕花廊柱。他見過包拯在朝堂上直麵權臣的冷冽,見過他在刑場鍘奸佞時的果決,卻從未見過這般帶著血絲的眼睛——像被人剜去心頭肉般的痛,又混著對君上的失望與質問。

簷角銅鈴在風中亂響,驚起廊下避雨的麻雀。包拯粗重的喘息聲混著雨聲,每一下都似敲在趙禎心上。皇帝攥著藥箱的手指關節發白,突然想起幼年被狸貓換太子時,也是這樣不敢直視救命恩人的眼睛。

"包卿......"趙禎張了張嘴,卻被包拯轉身離去的袍角掃碎話語。看著那道玄色身影消失在雨幕中,他低頭瞥見藥箱邊緣蹭上的血跡,忽然覺得這象征聖意的鎏金,燙得他再也捧不住。

雨勢漸歇,簷角垂落的水珠砸在青石板上,濺起細碎水花。趙禎立在廊下,望著包拯背對自己的身影,明黃龍袍的金線在陰雲下泛著冷光。他攥著藥箱的手指鬆開又收緊,終於往前半步,喉結艱難地滾動:“此事是朕有欠考量,愛卿說的對。”

包拯握著廊柱的指節驟然發白,粗布衣襟還在往下滴水。他從未想過,天子會在這簡陋的包府廊下低頭認錯。雨聲漸疏,遠處傳來包嫂蘇醒後的輕咳,混著公孫策寬慰的低語,在寂靜中格外清晰。

“陛下萬金之軀,”包拯轉身時,鐵麵已褪去怒色,隻剩沉沉疲憊,“若因臣家事驚擾聖駕......”

“不是家事!”趙禎突然提高聲音,將藥箱輕輕放在廊間石案上,金漆表麵倒映著他泛紅的眼眶,“是朕忘了,包卿的嫂娘,也是大宋的恩人。”他想起方才在屋內,看見老婦人枕邊放著包拯幼時的舊書,線裝書角被摩挲得發亮,“若沒有她含辛茹苦,哪來今日的包青天?”

廊外的玉蘭樹抖落滿身水珠,幾片殘瓣飄落在藥箱蓋上。包拯望著天子鄭重的神色,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個在刑場下跪求他鍘殺親侄的少年皇帝。時光流轉,兩人都已不再年少,唯有這君臣相知的情義,在風雨中愈發清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臣替嫂娘,謝過陛下。”包拯撩袍跪謝,額頭觸到濕潤的青磚時,聽見頭頂傳來趙禎伸手攙扶的衣袂聲。天光穿透雲層,將兩道身影籠罩在柔和的光暈裡,遠處包府的炊煙嫋嫋升起,與天邊初現的虹光融作一片。

雨霽初晴,包府廊下青苔泛著水光,趙禎指尖摩挲著藥箱上的鎏金紋路,忽然朗笑出聲:"當今大宋,能有希文、寬夫、君實與希仁,實乃大宋幸事。"話音未落,簷角殘珠墜落,在石案上濺起晶瑩水花。

包拯剛要起身的動作微微一頓,鐵麵下泛起幾分怔忪。範仲淹的憂樂之歎、富弼的安邦之策、司馬光的治世之學,此刻與自己的名字並列,竟讓這位素來鐵麵的禦史中丞喉頭微哽。他望著天子袍角繡著的十二章紋在風中輕揚,忽然想起昨夜雨中,自己怒闖紫宸殿時幾乎要掀翻烏紗的衝動。

"希文剛直敢諫,寬夫老成謀國,君實博古通今,"趙禎俯身拾起一片飄落的玉蘭,花瓣上的水珠折射出細碎光芒,"而希仁......"他將玉蘭花輕輕放在藥箱上,"是朕的明鏡,是大宋的脊梁。"


最新小说: 元力災變:我靠雙重覺醒殺穿末世 食鬼獵人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 諸天永恒 小司機的美女總裁老婆 送外賣的我,開局被天災附身 俠客行無敵石破天亂殺三界六道 金牌尋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