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協作_朱顏執鼎_线上阅读小说网 

三十三 協作(1 / 1)

趙玉琸踏入翰墨齋時,林仲杏正伏案校勘新刊印的詩集。聽聞腳步聲抬頭,見是他掀簾而入,手中朱筆一頓,放下手中的宣紙。

“趙公子今日怎會有空過來?莫不是‘雲織坊’又有新品,想讓翰墨齋幫忙題詩?”

“此次前來,並非為布料之事。”趙玉琸走到書案前,語氣沉了幾分,“林東家可知,隴中連月大旱,河渠乾裂見底,地裡的莊稼儘數枯死。有流民逃到州府,說當地百姓已開始挖草根、剝樹皮充饑,孩童餓得哭聲連片,甚至有流民為搶半塊乾糧爭鬥,慘狀難以言表。”

林仲杏握著朱筆的手微微收緊,眉頭蹙起:“竟已嚴重至此?此前隻聽聞隴中旱情,卻不知百姓已到這般境地。”

“正因如此,我才來求林東家相助。”趙玉琸前傾身子,目光懇切,“翰墨齋的刊印的《垚都文抄》,上至士大夫,下至商賈百姓,人手一冊,影響力無人能及。我想請林東家刊文,將隴中災情如實寫出,再號召都城商賈捐資助災。”

他看著林仲杏,繼續說道:“這並非隻做善事。翰墨齋肯為災民發聲,既能彰顯書坊‘憂國憂民’的擔當,讓百姓覺得翰墨齋不止刊印詩文,更心懷天下。日後提及翰墨齋,眾人想起的不僅是典籍,還有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這對書坊的聲望,可是長遠的益處。”

林仲杏抬眸,想起上次雅集上,趙玉琸幫自己駁斥守舊派的模樣,心中已有決斷:“上次雅集,你為我解圍,我還未道謝。此次賑災本就是分內之事,即便沒有這些益處,翰墨齋也該出力。”

她起身走到書架前,取出一冊空白刊紙,鋪在案上:“百姓受難,本就該有人站出來。明日一早,我便讓夥計加印刊文,不僅寫災情,還要附上你牽頭募捐的消息,再動員常來書坊的文人墨客題詩撰文,為賑災造勢。”

趙玉琸鬆了口氣,拱手道謝:“有林東家這句話,受災百姓便多了一份希望。”

林仲杏揮揮手,叫來管事:“即刻召集書坊的文人,就按周公子所說的災情,寫一篇《賑災募捐疏》,用詞要懇切,既要讓百姓知曉艱難,又不可過於悲戚,免得亂了人心。”

隨後,趙玉琸又拜訪了都城出名的幾位富商,包括錦繡莊的周自安。周自安得知此事後,點了點頭,笑著說道:“賢侄能有此決策擔當,實屬難得。錦繡莊願捐助三萬兩,另外,我會聯係江南的織造商,讓他們也出一份力。”

不到一日,翰墨齋便刊印成文,散遍全城。趙玉琸先是邀請都城各大商行的主事,在琸玉商行門口召開募捐大會。會上,他將旱澇災害的慘狀一一說明,又展示了劉執徐提供的災區奏折與百姓畫像。

“諸位,隴中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同是大垚子民,雖不能親赴災區,但捐資助災,援助同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趙玉琸舉起五萬兩銀票,“琸玉商行願率先捐出五萬兩白銀,希望各位能伸出援手。”

一番義正言辭,在場的商賈們和路過的百姓深受觸動。加之劉執徐暗中派人傳話,承諾日後會在稅收、政策上對捐款的商賈予以關照。眾人紛紛響應,有的捐出一萬兩,有的捐出五千兩。

借著,趙玉琸又在都城街頭設立募捐點,號召百姓捐糧捐物。百姓們見商賈們紛紛捐款,也踴躍參與。有的捐出家中餘糧,有的捐出衣物,有的甚至捐出自己的積蓄。

短短兩日,趙玉琸共募集到三十萬兩白銀與十萬石糧食。他親自將糧款送往戶部,交由劉執徐處理。劉執徐立刻派人將糧款運往隴中,以解災區的燃眉之急。

趙玉琸隨劉執徐離京那日,天剛蒙蒙亮。二十輛馬車在晨光中排成一列,車轅上掛著的“朝廷賑災”木牌隨著車輪顛簸輕輕晃動,馬車後廂堆滿了這幾日從都城募捐來的粟米、藥材,還有他油紙包裹的銀票。

劉執徐掀開車簾,看了眼站在車旁的趙玉琸,招手道:“上來吧,這一路,有的是時間說話。”

趙玉琸躬身上車,剛坐穩,劉執徐便問道:“此次去隴中,你準備如何做?”他指尖摩挲著茶盞邊緣,目光掠過窗外的還未開張的鋪麵,語氣平淡卻帶著審視。

“在下認為應先理清隴中各州府的災情輕重。”趙玉琸挺直脊背、端坐在馬車內一側,條理清晰地回應,“抵達後先對接當地官員,核查流民數量與糧倉庫存,按‘重災多補、輕災少補’的原則分配糧款。另外,在下已聯合都城的各大商行聯係隴中周邊商行,約定以低於市價三成的價格收購糧食,填補朝廷撥付的缺口。”

劉執徐聽後微微頷首,隨即又搖了搖頭:“你隻考慮了‘物’,沒考慮‘人’。隴中百姓已斷糧近兩月,餓極了便容易生亂,你既要讓他們吃飽,更要穩住人心。還有當地知州,魏昌茂雖是兩袖清風的好官,但他手下的人未必乾淨,糧款經手時,必須派心腹全程監督,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趙玉琸連忙記下,又問:“劉大人,朝堂撥付的五十萬兩白銀與十五萬石糧食再加上咱們募集的,按隴中五十萬災民算,最多支撐一個月。若後續糧款跟不上,該如何應對?”

“這便是我帶你同行的原因。”劉執徐端起茶盞淺酌一口,“你路子廣,腦袋靈活,可聯絡隴中及周邊的富戶,以‘朝廷授予榮譽匾額’為誘餌,鼓勵他們捐糧捐物。至於官場上的阻礙,有我頂著。”

馬車一路向西,兩人每日除了歇息,其餘時間都在商議賑災細節。從如何設立粥棚、如何登記流民信息,到如何防範官員貪墨、如何應對突發狀況,事無巨細。趙玉琸原本對官場規則一知半解,經劉執徐點撥,漸漸摸清了其中門道。

一個月後,馬車隊終於抵達隴中境內。車窗外的景象,讓趙玉琸心頭一沉。

往日印象中肥沃的農田,如今乾得如同百歲老人臉上的皺紋,裂隙寬得能塞進拳頭。地裡的莊稼早已枯死,隻剩下枯黃的秸稈在風中殘敗搖曳。

路邊的流民衣衫臟汙襤褸,一個個麵黃肌瘦,有的孩子甚至餓得連哭的力氣都沒有。大家隻是睜著空洞的眼睛,看著過往的車輛。

“這便是隴中。”劉執徐的聲音帶著幾分沉重,“奏報上隻寫了‘旱情嚴重’,卻沒說百姓已到了易子而食的邊緣。”


最新小说: 絕對權力 柯學世界中的忍者 直播反串:我一笑傾城,掰彎全網 平妻?狗都不當,滿塘大佬不香嘛 遮天:我自仙古來 元力災變:我靠雙重覺醒殺穿末世 食鬼獵人 三年婚姻冷待,葬禮上渣夫紅眼下跪 古穿今之暗衛重生在娛樂圈殺瘋了 鬥羅:我生物學者,覺醒器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