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太陽病脈症並治上篇1-2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辮太陽病脈症並治上篇1-2

辮太陽病脈症並治上篇1-2(1 / 2)

若患者經常自汗出,這表明營氣本和。營氣雖和,但體表仍不調和,原因在於衛氣不能與營氣和諧共處。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此時再次發汗,促使營衛調和,病就會痊愈,適宜用桂枝湯治療。

【注釋】這是進一步闡釋上條中營衛為何不調和的緣由。意思是,有的患者時常自汗出,這說明營氣已然調和。然而,即便營氣調和,發熱症狀卻仍未消退,這是因為衛氣在外不調和,不能與營氣共同維持和諧狀態。所以,儘管營氣已和,卻仍時常自汗出,疾病也未能痊愈。這是由於營氣在脈中運行,衛氣在脈外運行,衛氣不調和,即便營氣調和,疾病也難以解除。因此,需再次發汗,以抑製衛氣並調和營氣,使營衛調和,疾病自然就會痊愈。同樣適宜用桂枝湯。

【集注】方有執說:此條與上條意思相近。上條說的是時而如此,這裡說的是經常如此,即無時無刻不是這樣。上條提到“臟”,臟屬陰主裡;這裡提到“營”,營也屬陰主裡。由於上條說的是偶爾情況,所以表述簡略;這裡說的是經常情況,所以表述詳儘,兩條相互闡發,意義並無不同。

喻昌說:這是闡明衛氣遭受風邪侵襲,營氣自汗出的機理。但凡汗出而營氣調和,但發熱症狀卻未緩解,這是衛氣強盛而不與營氣調和。再次發汗,使風邪從肌表孔竅外出,這樣衛氣就不再強盛,從而與營氣調和。就如同飲酒過量而發狂,酒氣消散後,人就恢複平靜。營氣受到寒邪侵襲,不與衛氣調和,適宜用麻黃湯,道理也是如此。

吳人駒說:上條症狀發作有一定時間,而此條症狀發作沒有固定時間。即便不自汗出,但發熱症狀不緩解的,同樣屬於營衛不調和。因為營衛相互協調才叫調和,營氣不能獨自稱為調和。

張錫駒說:衛氣的作用是使腠理致密,掌管開合,保衛體表並起到堅固作用。如今衛氣受到風邪侵襲,無法保衛體表,所以經常自汗出且發熱症狀不緩解,這是營氣調和而衛氣不調和。

魏荔彤說:之前用桂枝湯解肌,是為了調和衛氣,使時而發熱的症狀停止;這裡用桂枝湯發汗,是為了調和衛氣,使經常自汗的症狀停止。通過發汗使表邪解除,發熱症狀也就隨之緩解。所以總結來說:營衛調和,疾病就會痊愈。

患太陽病,初次服用桂枝湯後,反而出現心煩且病症未緩解的情況,應先針刺風池、風府穴位,之後再服用桂枝湯,病症就會痊愈。

【注釋】患太陽病,服用桂枝湯後,若體表病症未解除,可再次服用。如今初次服用後,不僅病症未緩解,反而增添心煩症狀,這表明表邪過於強盛。若立刻再次服用桂枝湯,恐怕會使煩熱症狀加劇。所以應當先采用針刺療法,疏泄在經絡中的邪熱,然後再服用桂枝湯,發散肌腠間的風邪,使內外調和,自然就會出汗,病症也隨之解除。

【集注】方有執說:桂枝湯的療效關鍵在於服用方法,發汗務必遵循經文所述。若服用方法不當,出汗不符合要求,疾病必然無法解除,所以會反而心煩。“反”即轉變的意思,指轉而出現熱悶症狀。風池穴在耳後凹陷處,按壓時可牽連到耳內,是手足少陽脈的交會處,針刺可刺入同身寸的四分。風府穴在項部,入發際一寸處,大筋內側凹陷中,是督脈、陽維二經的交會處,針刺可刺入同身寸的四分。

張誌聰說:風池、風府雖不屬於太陽穴道,但屬於太陽經脈循行的部位,所以針刺這兩個穴位,可削弱太陽經的病勢。

魏荔彤說:擔心人們誤將此症狀當作已經傳變的躁煩,所以特意指出以告知眾人。這裡說病症未緩解,表明太陽病的症狀都還存在,隻是增添了心煩症狀,由此可知這並非傳至裡的心煩,而是表證未解所導致的心煩。

疾病若要自行痊愈,必然會先出現心煩,之後才會出汗而病症解除。如何知道會這樣呢?因為脈象浮,所以知道會出汗而病症解除。

【注釋】出汗後病症未緩解且心煩,若太陽病症狀仍在,表明表邪強盛;若出現陽明病症狀,則表明裡熱強盛。然而,也有疾病即將自行痊愈,但在痊愈之前先出現心煩的情況,這是因為正邪相互抗爭,是將要出汗的征兆。在心煩的時候,病症是否會解除,原本難以確定,但診察其六脈都呈現浮象,就可知邪氣想要返回體表,應當會出汗而病症解除。

【集注】程知說:天地間濕氣鬱蒸就會降雨,人體煩悶就會出汗,應當通過脈象浮來判斷。假如脈象不浮,那麼心煩又可能是邪氣入裡的表現。

程應旄說:如果診察到脈象浮,這就是邪氣返回體表的征兆,千萬不要隨意治療心煩症狀,以免阻礙出汗,使原本應當解除的病症反而無法解除。

沈明宗說:疾病自行痊愈的情況,有的通過鼻出血而解除,有的通過下血而解除,有的通過腹瀉而解除,有的通過小便逐漸排出病邪而解除,這隻是太陽病戰汗的一種情況。有的從脈象辨彆,有的從症狀參詳,仲景的精妙含義,散見於各篇之中,務必綜合參考才能全麵了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疾病發展到六七日,若手足部位的三部脈象都出現,患者出現劇烈心煩,牙關緊閉不能言語,同時躁擾不寧,這是疾病將要解除的征象。

【注釋】疾病發展到六七日,手足部位的陰陽三部脈象皆出現且呈浮象,突然出現劇烈心煩,牙關緊閉無法言語,身體躁動不安,這是正氣與邪氣都強盛,正邪相互爭勝,即將作汗的表現。所以說,疾病必然將要解除。

【集注】成無己說:手足三部脈象皆出現,表明正氣強盛,即便邪氣極為亢盛,疾病也必然將要解除。

若脈象平和,患者出現劇烈心煩,眼睛沉重,眼瞼內際發黃,這也是疾病將要解除的征象。

【按語】此處“臉”字應當為“瞼”字。瞼,即眼弦,寫成“臉”字是錯誤的。

【注釋】脈象平和卻出現劇烈心煩,此時疾病能否解除尚難以判斷。若患者出現目重瞼,也就是眼瞼下垂,眼睛想要閉合,這是陰氣前來濟陽的征兆。而眼瞼內際發黃,是胃氣恢複的征象,所以說,這是疾病將要解除的征象。

有人問:對於疾病,想要知道它是否痊愈,該如何區彆呢?回答說:寸口、關上、尺中這三處,脈象的大小、浮沉、遲數相同,即便仍有寒熱症狀未解除,這表明脈象陰陽平和,即便病情嚴重也應當會痊愈。

【注釋】脈象偏盛則表明疾病存在,脈象平和則意味著疾病將愈。如今寸口、關上、尺中三部脈象,其浮沉、遲數、大小均相同,呈現出陰陽平和的狀態,即便有寒熱未解除的病症,即便病情嚴重也應當會痊愈。

【集注】《內經》說:寸口與人迎兩者脈象相應,如同牽引繩索,大小相等的,稱為平人。

程知說:大小、浮沉、遲數相同,指的是三部九候脈象無偏差。大致來說,大不過分大,小不過分小,浮不過分浮,沉不過分沉,遲不過分遲,數不過分數,呈現出衝和平等的脈象。


最新小说: 讓你入職殯儀館,你把媳婦帶來了 墨總,你的白月光回來了 長安日記 靈泉雙璧:異世同輝 修仙從冰山聖女開始模擬 古龍群俠:從滿級嫁衣神功開始 鳳臨異世將軍的刁蠻王妃 請說服我體內的怪物 盜墓:我是九門第十門 猴神記外傳之冥魂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