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太陽病脈症並治上篇1-8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辮太陽病脈症並治上篇1-8

辮太陽病脈症並治上篇1-8(2 / 2)

程知說:結胸症也有不可攻下的情況,應當審察脈象來進行治療。結胸是邪氣結聚在上焦部位,若寸脈浮,關脈沉或者沉緊,就表明病在裡,可以攻下。如果脈象浮大,那麼邪氣還在表,攻下會使邪氣更加結聚,所以會導致死亡。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注釋】結胸證悉具,是說胃脘部堅硬脹滿而且疼痛,邪氣結聚在膈的上下部位。所謂“悉具”,是指胸部以下、小腹部以上,左右兩脅,無不堅硬脹滿且疼痛。這種情況比一般的大結胸症更為嚴重,此時應當趕緊攻下,或許還有生機;如果再拖延,必然會導致邪氣強盛而正氣衰弱,形體與真氣相互分離,出現煩躁不安,此時攻下也會死,不攻下也會死。

【集注】方有執說:結胸證全部症狀都具備,本來就預示著死亡。如果再加上煩躁,即便不再攻下,也預示著死亡。

程應旄說:結胸症,胡亂攻下不行,錯過攻下時機也不行。關鍵在於把握合適的時機,那麼去除邪氣就是在扶正。

魏荔彤說:這一條是承接上條脈象出現浮大而言。必須是結胸證症狀都具備,脈象又兼見浮大,並且伴有煩躁,才可以推斷其死亡。不然的話,煩躁也隻是結胸症中的一個症狀,怎麼能馬上說會死呢!

有人問:病症有結胸和臟結,它們的症狀是怎樣的呢?答:按壓時有痛感,寸部脈象浮,關部脈象沉,這種情況叫做結胸。什麼是臟結呢?答:症狀類似結胸,但飲食如常,還時常腹瀉,寸部脈象浮,關部脈象細小沉緊,這種情況叫做臟結。如果舌頭上有白色滑膩的舌苔,就比較難治。

【注釋】邪氣結聚在三陽經,稱為結胸;邪氣結聚在三陰經,稱為臟結。兩者都是誤下之後,邪氣乘虛進入體內所導致的,但它們的脈象與症狀表現有所不同。胃脘部堅硬脹滿且按壓疼痛,這是結胸症的症狀。寸脈浮、關脈沉,這是結胸證的脈象。寸脈浮主胸部、主表,關脈沉主胃腑、主裡,由此可知邪氣是從胸部體表陷入胃腑而形成結聚。症狀類似結胸,飲食如常,還時常腹瀉,這是臟結證的症狀。寸脈浮、關脈細小沉緊,這是臟結證的脈象。細小沉緊的脈象主臟結寒痛,可知邪氣是從胸部體表陷入臟腑而形成結聚。臟結雖然也有堅硬脹滿疼痛的症狀,類似結胸,但結胸病屬於裡氣壅塞,必然不能正常飲食;臟結病屬於裡氣空虛,所以飲食如常。結胸屬於實熱證,所以堅硬疼痛、不大便,脈象沉實有力;臟結屬於虛寒證,所以堅硬疼痛、腹瀉,脈象細緊。舌頭上有白色滑膩的舌苔,可知胸中沒有熱邪。臟結屬於陰邪,出現這種舌苔屬於順症,還可以用理中湯之類的方劑溫陽散寒。結胸屬於陽邪,出現這種舌苔屬於逆症,不能用攻下之法,所以比較難治。

【集注】成無己說:氣機應當通暢,因為氣機阻塞所以疼痛。邪氣結聚在陽分,那麼陰氣就不能向下通行;邪氣結聚在陰分,那麼陽氣就不能向上通行,所以知道這兩種情況,按壓時都會出現疼痛、堅硬的症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方有執說:這裡通過設問答來闡明結胸和臟結的異同。臟結時常腹瀉,是因為陰邪結聚在陰臟,寒邪較重。因為寒邪重,所以脈象細小緊,這就是兩者的不同之處。大概結胸是陽邪結聚在陽經,臟結是陰邪結聚在陰經。

汪琥說:結胸症,患者原本胃中有食物,過早攻下,食物沒有完全排出,外邪反而侵入,結聚在胸中,所以按壓時疼痛,不能正常飲食。臟結證,患者胃中原本沒有食物,攻下太過,導致臟腑虛弱,邪氣侵入與寒邪結聚在陰分,所以症狀類似結胸,但按壓不痛,能正常飲食,時常腹瀉。

魏荔彤說:人們知道這一條是為了辨彆結胸,但並非隻針對臟結而論,卻不知道這正是說明臟結與痞證有相似之處,而與結胸確實有所不同。結胸是陽邪,痞證與臟結是陰邪。痞證還有陽氣浮於上,臟結則上下都沒有陽氣,這都是誤下、誤吐導致的過錯。

【按語】這一條中“舌上白胎滑者難治”這句話,前人的舊注都隻單獨針對臟結而言,解釋得不夠清晰,誤導了很多人。實際上,舌上有白色滑膩的舌苔,即使結胸症的症狀都具備,也是假實症;舌上有乾燥發黃的舌苔,即使臟結症的症狀都具備,往往隱藏著真熱。臟結屬於陰邪,出現白色滑膩舌苔屬於順證,還可以用溫散之法;結胸屬於陽邪,出現這種舌苔屬於逆症,不能用攻下之法,所以比較難治。由此可知,著書立論,必須親身經曆、深入體會,有真知灼見,才能對臨床有用。如果隻是依照書本上的陳詞濫調,牽強附會,那與按圖索驥又有什麼區彆呢?

患者脅下原本就有痞塊,連及臍旁,疼痛牽引至少腹部,甚至連及陰筋,這種情況稱為臟結,屬於死症。

【注釋】患有臟結病的人,如果脅下一直有痞塊連及臍旁,新病與舊病相合,疼痛牽引至少腹部,連及陰筋,表明邪氣又侵入了厥陰經,這屬於臟結的死證。

【集注】程知說:舊有的結聚邪氣與新產生的結聚邪氣相互交結而不能解除,痞塊連及臍旁,是脾臟結聚;疼痛牽引至下腹部,是腎臟結聚;從脅部連及陰筋,是肝臟結聚;三陰經所對應的臟腑都出現了結聚,所以預示著死亡。

臟結沒有陽證表現,不出現往來寒熱,患者反而安靜,舌頭上有滑膩舌苔,這種情況不可用攻下之法。

【注釋】臟結沒有三陽經病症的表現。不發熱,說明沒有太陽經病症;不往來寒熱,說明沒有少陽經病症;患者反而安靜,說明沒有陽明經病症。舌苔滑膩色白,表明胸中有寒邪,所以隻能用溫法而不可用攻下之法。

【集注】方有執說:舌苔滑膩本是由於丹田有熱、胸中有寒而形成。然而丹田屬陰,胸中屬陽。熱反而在陰分,寒反而在陽分,所以不可用攻下之法。

程知說:經典中對於臟結且舌苔滑膩的情況,隻說難治,並非說不可治。隻說臟結無熱且舌苔滑膩的不可攻下,並非說臟結有熱且舌苔不滑膩的也不可攻下。想來丹田有熱、胸中有寒的病症,必定有和解其熱、溫散其寒的方法。使體內邪氣暗中消散,外部邪氣逐漸解除,這大概就是良醫的苦心吧!

病在陽分,應當用發汗之法來解表,卻反而用冷水噴灑或澆灌,體表的熱邪雖然暫時被遏止,但終究不能去除,反而更加煩躁,皮膚上起雞皮疙瘩,想要喝水,但又不覺得口渴,這種情況應服用文蛤散;如果服藥後病症沒有好轉,就用五苓散。如果身熱、皮膚起雞皮疙瘩的症狀沒有解除,想要蓋被子自我保暖,此時若再用冷水噴灑或洗浴,會使熱邪更被遏止而不能散發出來,應當出汗卻不能出汗就會導致煩躁。假如出汗之後,出現腹中疼痛,就按照以下方法,用三兩芍藥。

【注釋】“病在陽”,是說病發於陽經而出現身熱。這種情況應當用發汗之法解表,卻反而用冷水噴灑或澆灌,那麼身體的熱邪雖然因冷水的作用暫時被遏止,但最終還是不能去除,所以煩熱的症狀更加嚴重。冷水的寒邪在體表束縛,肌膚的熱邪暫時凝聚,所以皮膚上會起雞皮疙瘩,熱邪入裡不深,所以雖然想要喝水,但又不是很渴,因此用文蛤散疏散肌表之熱。如果病症沒有好轉,就用五苓散解除體表水寒之邪;這樣皮膚起雞皮疙瘩和身熱的症狀就應當解除了。如果症狀沒有解除,而且患者怕冷,想要蓋被子保暖,這表明還有表證存在,應當用桂枝湯發汗解表。假如服用桂枝湯後,汗出熱退,皮膚起雞皮疙瘩的症狀也解除了,但腹中卻增添疼痛,這表明表證已解而裡氣未調,應當用桂枝湯並加倍芍藥的用量,通過調理裡氣來調和表氣。如果口渴想要喝水但腹中不痛,那就不需要調理太陰經裡氣,而仍然應當調理太陽經腑氣,所以還是應當用五苓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將這一味藥研成散劑,用滾開的水調和,每次服用一錢匕,所用開水為五合。

【按語】

文蛤就是五倍子。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玄幻最強反派:覺醒返利係統 重生1975,我靠趕海養嬌妻 將門棄女:戰王他日夜糾纏 我在民俗副本扮演玩家 星際奇遇記 卑微係統,在線謀生 霍總想複婚?太太已被禁欲大佬寵上天 病嬌們:失憶了?開騙! 閻王幼崽被找回,滅世親爹一心洗奶瓶 八零年代,我有因果律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