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陽明病脈症並治全篇2-3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辮陽明病脈症並治全篇2-3

辮陽明病脈症並治全篇2-3(1 / 1)

陽明病,反而沒有出汗,且小便通利,患病二三天時出現嘔吐、咳嗽,手足厥冷的,必然會頭痛難忍;如果不咳嗽、不嘔吐,手足也不厥冷,那麼就不會頭痛。

【注釋】陽明病,按照常理應該多汗,現在反而無汗且小便通利,這是寒邪向內侵襲的表現。到了二三天,出現嘔吐、咳嗽,這是寒邪向上逆行;手足厥冷,是寒邪在四肢顯現;寒邪之氣向上逆行,就會咳嗽且頭痛難忍。如果不咳嗽、不嘔吐、手足不厥冷,那麼就不會頭痛。在這個病症中,頭痛是標證,咳嗽、嘔吐、手足厥冷才是本證。

【集注】程知說:無汗、小便通利、嘔吐、咳嗽、四肢厥冷、頭痛,為什麼不認為是太陽病呢?因為剛開始沒有頭痛等表症,這裡的頭痛是二三天後因嘔吐、咳嗽、厥冷所導致的,並非因為頭痛而引發嘔吐、咳嗽、厥冷。嘔吐、咳嗽這兩個症狀,太陽病和少陽病都可能出現。如果表證未解,就屬於太陽病;如果有寒熱往來的症狀,就叫做少陽病。厥冷,厥陰病會出現,但不會有嘔吐和咳嗽。

張璐說:陽明病無汗,伴有嘔吐、咳嗽、手足厥冷,這是因為營衛都受到損傷,邪氣入裡較深。然而小便通利,說明邪氣不在體內而在體表,不在下焦而在上焦,所以知道必然頭痛難忍,此時仍適宜用小青龍湯主治。如果不嘔吐、不咳嗽、不厥冷且小便通利,邪氣必然順著水道排出,怎麼會有上攻巔頂的道理呢!

林瀾說:必須知道陽明病也會有手足厥冷的症狀,這是因為胃主四肢,中焦虛寒、陽氣不足所導致的。但頭痛劇烈且咳嗽,自然與陰寒證單純的厥冷不同。這一類的幾條條文是最難理解的。

吳人駒說:嘔吐、咳嗽、手足厥冷、頭痛,都是因為反而無汗的緣故。

陽明病,隻是頭目眩暈,不惡寒,所以能夠進食,並且咳嗽,患者咽喉必然疼痛,如果不咳嗽,咽喉就不會疼痛。

【注釋】陽明病,應當惡熱不惡寒,如果是從傷寒傳變而來,就不能進食,現在是從中風傳變而來,所以能夠進食。傷寒挾帶寒邪,就會有頭痛的症狀,現在中風挾帶風邪,所以會有頭目眩暈的症狀,這是符合常理的。寒邪屬陰,如果兼有水飲就會咳嗽並嘔吐,現在不嘔吐但咽喉疼痛,是因為風屬陽邪,風病往往兼夾火熱,所以咳嗽且咽喉疼痛,這是同類相從的道理。

【集注】方有執說:頭目眩暈,是風邪旋轉導致眼睛昏花,因為中風所以不惡寒且能進食。咳嗽,是氣逆的表現。咽門是胃的係帶,胃熱且氣逆上攻咽喉,就會咳嗽且咽喉受傷。

程知說:陰邪向下走,所以無汗且小便通利;陽邪向上行,所以不惡寒且頭目眩暈。寒邪致病會嘔吐不能進食,風邪致病則能進食;寒邪會導致頭痛,風邪會導致咽喉疼痛,這就是風寒入胃的區彆。

程應旄說:陽明病以下行為順,氣逆則向上行,所以中寒會有頭痛症狀,中風會有頭目眩暈症狀。從不惡寒且能進食,可以知道是鬱熱在裡。寒邪上攻,會導致咳嗽,這種咳嗽兼嘔吐,所以不能進食且手足厥冷;熱邪上攻,也會導致咳嗽,但這種咳嗽不嘔吐,所以能進食且咽喉疼痛,因為胃氣向上與肺相通,而咽喉是胃腑的門戶。咽喉疼痛一般隻有少陰病會出現,現在是因為咳嗽損傷導致疼痛,如果不咳嗽咽喉就不痛,況且還有頭目眩暈、不惡寒的症狀,更可以辨彆這是陽明經的鬱熱。

病人本身胃中有寒,又再次發汗,會使胃中寒冷,必然會嘔吐蛔蟲。

【注釋】病人有寒,指的是胃中有寒。複發汗,是說發汗之後又再次發汗。胃寒又發汗,陽氣會更加微弱,胃中寒冷加劇,蛔蟲無法安於胃中,所以必然會嘔吐蛔蟲,適宜用理中湯送服烏梅丸。

【集注】程應旄說:汗由水穀精微所化生,是胃中陽氣所釀。胃中有寒又再次發汗,可知胃陽在內已經無法恢複,蛔蟲怎麼能安於胃中呢?

發汗之後,水和藥都不能入口,這是治療失誤導致的逆症,如果再發汗,必然會嘔吐不止。

【按語】“必吐下不止”中的“下”字,應當是衍文多餘的字)。

【注釋】這一條承接上條,說明錯誤的治療一誤再誤,必然會導致病情惡化成為逆症。胃中虛寒,本就是因為誤汗所致,水和藥不能入口,一入口就嘔吐,這就是逆症。如果再發汗,那麼胃氣上逆會更加嚴重,胃不能正常容納,不但水和藥入口時會嘔吐,而且會無時無刻不嘔吐。

【集注】成無己說:發汗之後,水和藥不能入口,這就是嘔吐的逆症。發汗導致陽氣損耗,胃中虛冷;如果再發汗,就會進一步損傷陽氣,胃氣極度虛弱,所以嘔吐不止。

程應旄說:發汗後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發汗之前,這個人就已經是中焦虛寒,所以一次失誤就不能再承受第二次失誤。

脈象浮而遲緩,表現為體表有熱,內裡有寒,出現腹瀉,糞便中夾雜未消化的食物,這種情況用四逆湯主治。

【注釋】患陽明病,脈象浮而遲緩,浮脈主表熱,遲脈主裡寒。如今患者出現腹瀉,糞便中夾雜未消化的食物,這表明裡寒極為嚴重,按照治法應當溫裡散寒,適宜用四逆湯主治。

【集注】汪琥說:陽明經的病症,脈象應當是長脈,現在脈象僅浮,這是表熱凝結的表現。陽明腑的病症,脈象應當是數脈,現在脈象過於遲緩,這表明裡寒非常嚴重,所以出現腹瀉且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所瀉下的穀物,顏色不變、氣味不臭,也就是完穀不化,這說明裡寒已經到了極點,所以用四逆湯治療。

陽明病,將要解除的時段,是從申時下午35點)到戌時下午79點)之間。

【注釋】凡是陽明病,無論病在經還是在腑,必然會在陽明經氣旺盛的時候解除。申時、酉時、戌時,是陽明經氣旺盛的時段。當經氣旺盛時,邪氣自然會消退,所以病症會解除。

【集注】張誌聰說:經典中記載:太陽西下時陽氣衰退,這是陽明經所主的時段。從申時到戌時,是陽明經主氣的時間,表裡的邪氣想要外出,必然會隨著經氣旺盛的時段而解除。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華娛1997:公知粉碎機 我在星際擺攤養豬 婚後,他的暗戀藏不住了 綠茵重構者:從裡爾崛起的傳奇 重生之魔君的囚妃 萬相閾限 離婚半年才懷,賀總,娃真不是你的 落魄資本小姐,撿個軍官當贅婿 結婚三年不回家,離婚他卻跪哭了! 世界入侵,一不小心成了女魔頭!